职业学校管理团队的身心状态与对策
2017-06-02陈军王向东杜迎新
陈军 王向东 杜迎新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由于学校自身要跨越发展、弯道超越、又好又快,加上家长期望值高,社会矛盾焦点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不发展就是退步,发展慢了也是退步”和日益繁重的绩效考核、评估、验收、视导,导致学校管理团队出现身心俱疲的状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工作经历,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学校管理团队出现身心俱疲的状态表现
1.“攀登的累”——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
这种累有的是主动追求的,也有的是被迫应战的。总之,是学校或部门为了工作有所作为,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而必须进行的一些研究探索、资料整理、创新创优等工作,且这些工作有一定的困难或复杂性。让人有一种负重前行、攀登高峰的感觉,似心中的一块石头始终落不下来。
2.“转圈的累”——工作停滞不前
(1)工作思路不清晰、盲目推进、野蛮施工、返工不断、做无用功,吃力不讨好,从而让人心烦、意乱、身疲。
(2)工作进入平台期,类似于所谓的“高原”现象。工作没有突破、没有进展,机械重复的工作,导致工作乏味,没有新鲜感、且日复一日。始终处于量的积累过程,质的飞跃遥遥无期,前途渺茫,雾里看花,焦躁不安。
3.“内耗的累”——管理团队内部互相煎熬
(1)同事关系紧张、内部不和谐,导致心情不愉悦,工作很痛苦,经常产生负面情绪,身心疲倦在所难免。
(2)团队氛围或文化消极,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算的。自己不干,却对别人评头论足、说三道四,团队合作氛围较差,不是相互补台,而是相互拆台。奉行的口号是:我不行绝不让你行,我不好你也别想好。
二、学校管理团队感觉身心俱疲的原因
以上的种种迹象,都是导致身心疲倦的客观因素。从主观因素分析,导致的因素也有很多,如:个性的特征、个人的修为、做人的格局,抗压能力的差异等。
在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里,理智、情绪、意志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相对稳定,意志型性格特征的人因为行为积极、目标明确、意志坚强,能较好地防御导致身心疲倦的成因,表现出较强的“耐驮性”,而理智型或情绪性性格特征的人对身心疲倦的感受性会更强烈一些。
还有个人的修为与格局不同。格局大的人更倾向于从更高的认知层面看待事情的本质,对事情的把控与平衡能力较强,而修为不够的人思維往往出现偏差,更容易敏感与偏激,所以面对相同情况时的心理反应与感受不同。
个人工作能力与心理抗压能力的差异。工作能力强的人能更好地处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举重若轻,且工作效率高,成效好。反之,因为个人能力不够导致工作混乱、低效、受攻击。心理抗压能力的不同导致个体在面临打击、困境时表现出的抗打击、压力等差异也比较明显。
三、如何改善管理团队身心俱疲的现状
在这些主客观因素中,有的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完善机制改变的,更多的因素想要改变,可能是一个庞杂的工程,想要完成恐怕只能再添几份累。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的自我调节有许多方法与技巧,不同的心理学流派还有自己的心理学依据,且操作难度大、效果不明显。所以,笔者觉得应该用最有效的、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身心疲倦这一问题,思来想去,引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要有诗与远方。
1.要心怀“远方”
心怀远方就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因为那里有希望的田野、有收获的喜悦,如果有些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还不如迎面而上,变消极的“累”为积极的“累”,这样虽然身体累,但心中是温暖的或是有慰藉的,病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就是这种感觉。过程的苦与结果的甜比起来,结果比过程重要。
2.生活中要有“诗”
这里的“诗”代表一种放松元素、快乐因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理营养,用流行的语言,就约等于是心灵鸡汤。适当的休闲,适度的交往、适时的旅游都是放松心理,调整状态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每个人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卧石听涛声、有人喜欢种菊东篱下,还有人觉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总之是把握好自我调节的节奏,缓解或化解累的状态。
在当今的工作节奏下,导致身心疲惫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而身心疲倦的状态是主观感受的,但是生命的主宰还是各人自己,每个人都必须完成全方位的修炼,全方位的学习,不仅智商要提高,情商、逆商也要加强,才能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