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西文化差异
2017-06-02孙军
孙军
摘 要: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涉及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便于人们更好地去学习、认识和掌握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文化的长处以弥补自我文化的不足,只有不断的深入去了解文化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利用西方文化,以便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关键词:中西文化;产生的基础;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宗教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产生的基础差异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种文化产生的基础与背景的不同,而决定了中西方文化从产生的那一刻起,便会存在许许多多的差异,对中国而言,文化开始于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由于封闭,缺少对外的交流,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再者,农耕时代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方式,人民以土地为生命的基础。其次,中国古代一共出现了82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其中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由于王朝的建立,顺势而产生了封建主义,人们开始有了阶级之分,人开始划分三六九等,这无疑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以及影响甚大。对西方而言,海洋性的地理环境,便于航海业的发展,正是由于西方航海业的发达,造成西方文化表现出的一种探索自然的特色。历史上,古希腊文明的产生以及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对西方文化的基本形状有了初步的描绘,资本主义应运而生,造成了西方文化表现出的思想开放、民主和竞争的特质。海洋文明的孕育產生了工业,工业时代以及工业革命的推动,导致西方文化又包含了探索、独立自由的一种精神。综上,两种文化由于产生的基础之上的巨大差异,而决定了如今的中西文方文化的差异会如此之大,但显然,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才有今天的多元文化的格局。
二、思维方式在中西方上表现的差异
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本民族文化的渲染,其思维方式会逐渐形成并且处于稳定。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人们就会在这种他所惯用的方式中去思维,并去指导其行为。中西方文化由于各自各个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特征是模糊性。而西方文化则表现出的是其追求的精确性,例如,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极少有严格的定义和界说,明确其内涵以及外延,这与西方人严格的定义以及推理、论证、得出结论明显不同,这也正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下的中西方人的差异所在之处。同时,中国的传统思维重视悟性直觉思维,而对西方而言,西方传统思维更加重视理性逻辑思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另一重要区别是,中国传统思维注重整体,有机性、辩证性突出,而西方传统思维注重具体、机械性、形而上学明显。此外,中国人思考问题,做事比较全面,很少走极端,而西方传统思维喜欢把事物分解开来,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以及最终的实验验证。最后,中国人思考问题以及研究问题时习惯采用归纳法,所以中国古人把宇宙间的各种现象归纳为五行八卦等等,而西方则一般采用假设演绎法,所以西方人把宇宙间各种现象分出了各个学科,以至于到如今,越分越细。
三、中西方语言特点的差异
中西方语言的差异首先表现在语音的差异之上。语音分为语调、音调、音节。中国语调有感叹,疑问,陈述,反问等语调之间差异明显,音调的不同读起来抑扬顿挫,响亮好听,有规则;西方的语言讲究的是开音节、闭音节,并且存在单音节、多音节之分。这些导致了中西方语言的根本差异。中国诗与外国诗差异也甚为明显。中国诗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使得诗文朗朗上口,意蕴无限,而英文诗歌则不讲究押韵,只是存在韵脚的变化,这使得诗歌的艺术效果相对减弱,感染力较中国诗歌减少甚大。中国的文字最开始起源与象形文字,以类似形状记事实象形文字的最大特点,而西方文字则非立体性结构,只是一种流线型符号化了的字母、文字,没有象形可言,同时,各种各样的符号强调的是一种智力的运行规律、轨迹。此外,中国的语言文字简单的组合即可创造一种意境,这种意境美是中国语言所特有的特色,而西方语言却很难达到一种意境美,更多的是一些枯燥无味、直白的翻译。
四、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随着近年来因宗教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这使得我们很有必要去研究、了解西方宗教与中国宗教的差异。西方宗教通常指的是基督教,讲究的是人生而有罪,全人类都有罪,人来到世间就是为了赎罪,同时,人也会因为有罪而死亡,不难看出,基督教将事物分为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而中国宗教则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注重此岸世界,明显的将人生一切问题局限于人本身之内,以人为中心来加以解决,同时便出现了“人定胜天”之类的说法,显然,这与西方宗教的人神相分迥然不同。
中西方间的文化由于各个方面的差异,各有特色,平分秋色,如果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国家,必须从文化入手,正是由于文化的交流是打开通向成功大门的钥匙,为共同的繁荣,让我们携手共同了解彼此的文化。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贺毅.《中西文化比较》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
[2]王瑾瑾.《中国文化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3]《中西文学比较》五洲传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