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傲慢与偏见
2017-06-02
4月刚刚开始的时候,作为华为智能手机部门当家人的余承东心情应该是很不错的。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近几年的高歌猛进让华为智能手机成为了市场上的大赢家,上一代的旗舰手机P9卖了1 200万台,Mate 9更是凭借惊艳的设计和出色的性能指标让华为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站稳了脚跟。如今,智能手机市场越来越惨烈,华为不希望自己成为赔钱赚吆喝的主,今年实现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利润双丰收的重任就放在了P10身上。3月下旬,这个P9和Mate 9的“混酿版”旗舰在中国高调上市,其出色的设计、靓丽的外观和高端的配置立刻引起用户的热烈追捧,销售节节攀升,看趋势很有希望打破P9的销售记录。
本来,一切都按照理想的剧本进行,直到一些华粉们帮强大的P10跑了一次分。本来跑分应该是华为P10的强项,但有人意外地发现P10不同产品之间内存、闪存的读写速度存在很大差异,部分P10手机远远没有达到UFS2.1的标准。根据测试,同样的P10机型读写速度在测试中出现了700MB/s~800MB/s和500MB/s~600MB/s的不同结果,甚至有的手机最低居然只有200MB/s~300MB/s!于是,有部分网友开始怀疑,华为可能为P10采用了eMMC 5.1、UFS 2.0、UFS 2.1等3种规格不相同的内存,甚至有的P10没有使用DDR4而可能使用了LPDDR3内存,而人们此前一致性的看法是,P10手机将全部使用UFS2.1。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对P10、对华为的质疑扑面而来。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华为终端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了一封声明,先是强调P系列手机的出色摄影体验(看不出和内存有什么关系),然后强调“我们面临的是全球千万量级销售的产品,如果对核心元器件使用单一解决方案供货,将导致新品上市供应的不足”。这就直接承认了华为在为P10选在内存的时候,明知道有不同的选型,但为了满足快速供货的需求,还是致性能差异于不顾,采用了所谓“业界通用的办法”,选择多种闪存方案来满足旗舰手机P10瞬间爆发的需求。 紧接着,华为手机的当家人余承东也在自己的微博里解释说, P10系列手机闪存同时采用UFS和eMMC兩种方案,其核心原因是供应链闪存的严重缺货,但同时强调在软硬件的联合优化设计上,已经确保了即便使用eMMC存储,仍然会保持良好的实际使用性能体验。
但华为的解释没有获得媒体和消费者认可,质疑声反而越来越大。严格意义上说,华为并未宣传P10的内存型号,而且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下不同的内存表现差别也并不像跑分那么明显,但华为的做法显然出现了偏差,错误在于将自己的出货量和快速占领市场当做了优先目标,在元器件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未告知消费者而发售内存配置不一样的手机,自然引起了“偷工减料”的质疑。
这是一个很遗憾的结果,因为华为的路本不用赶得这么急。几年来的高速成长,华为收获了领先的市场份额,积累了良好的品牌美誉度,但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不要忘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古训。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一定都是好事情,当企业及其决策者被身不由己带入一个快速轨道,上上下下的任务都被销量和利润所驱使的时候,傲慢与偏见也就随之而来。所谓的傲慢,就是将自己的任务当成了消费者的任务,而所谓的偏见,就是将所谓“业界通用做法”变成了转嫁困难的理由。
如今,内存门如同覆水难收,想彻底解决已经很难。本月评话截稿之时我们看到了余承东的“深刻反省”,他承认华为在信息的公示上不够严谨,在面对消费者质疑时更多把自己的困难和诉求摆在前面。但面对已经装配了不同内存的P10,显然难以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只能“在五一劳动节里带领团队走到零售和服务店,与消费者近距离沟通。”看来,华为最后的解决办法是“沟通”,但不知道华为团队加班加点劳模式的沟通,能得到消费者的谅解吗?
既然不能召回或者更换内存,那么只有依靠沟通,如果沟通的效果不理想,那只有依靠时间来淡化消费者心里的不满和创伤。问题是,商场如赛场,赢得暂时领先的华为其实并没有彻底与对手拉开距离,在快速奔跑的赛道上,华为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消费者的谅解吗?
我们能不能和AI一起愉快地玩耍?
4月底, GMIC 2017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主会场上,各路精英们屏住呼吸,静静听着来自当今世界上最智慧的大脑、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的视频演讲,但这一次,他的声音是如此的令人不安:“人工智能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危险。”
近年来,霍金被公认为“人工智能威胁论”的主要提出者之一,他在欣赏人工智能取得的成果的同时,冷静地看到了隐含的危机,不断向人类提示风险。霍金认为AI是一把双刃剑,人类需高度警惕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威胁,因为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将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而人类则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发展的速度无法与AI竞争,从而有被取代、甚至被奴役的危险。“人工智能是有根除疾患和贫困的潜力的,但是研究人员必须能够创造出可控的人工智能。”
如果说霍金这样的科学家只是在表达对AI的担心,那企业家们已经开始行动了。埃隆·马斯克,这个硅谷的钢铁侠和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从来不掩饰对AI快速发展的警惕与担忧。马斯克视 AI 为人类的终极权利,因而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如果有人制造出一根魔杖,而这根魔杖会赋予掌握它的人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权利,甚至阻止任何其他人再制造魔杖的权利,那么危险就随之而来。马斯克的解决方案就是创造一个开放、合作、透明的“魔杖实验室”,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实现了突破,则会将这一突破公布给所有人,让更多的人免费借鉴和利用这些成果,用于各自的研发。马斯克为此创立了一家叫做OpenAI的公司,这是“一家非营利性的AI研究企业,致力于研发和制定实现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的路径”。
不仅如此,马斯克还希望尽快加强人类的力量。既然自然进化太过缓慢,那就想办法把AI植入人体,让人类变得更加强大。马斯克于是组建了另外一家公司,名字叫Neuralink,公司的目标是“加速全面脑机接口(whole-brain interface)时代的到来”。 全面脑机接口是一个理想的世界脑机接口,可以让大脑的所有神经元都能够与外部世界进行无缝通信。不知道这些想法是不是借鉴于 Iain Banks 的科幻小说《文明》系列中描绘的“神经织网”(neural lace)的概念——一个无缝、稳定、可以直接与大脑通信的全脑接口。但无论如何,马斯克已经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首批的Neuralink 团队招聘是非常严格的,他从1 000人中筛选的9人,最后一个就是他既是 Neuralink 的CEO,也是团队的一员。马斯克组织这些人完成着对未来的使命,那就是实现一种人类全新的存在方式:与AI人机合一。
一旦人机合一,我们就不用担心AI对人类的威胁了,因为那个时候人类既AI,而AI既人类。你与植入你体内的AI会慢慢互相了解,互相感知,最后做到在认识和感知上完美同步,这就意味着人类的智慧将完美嫁接在AI体系上,并可以利用AI超凡脱俗的记忆力来实现人脑性能的大幅度提高,使我们实现过目不忘的强大功能。那个时候,找到与自己的AI和平共处、共同玩耍的方式,会是每一个人努力的方向。
余承东:我们在很多信息的公示上,还是太过粗线条,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我们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意见,习惯于将自身的境遇、所做的努力以及行业的特性作为第一诉求来回应,态度傲慢,缺乏谦卑。我们要深刻自省,消费者已经支付了全部的信任与热爱,他们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鞭策我们继续向前的力量!我们要把它转化成团队勇往直前的动力!我们一定要真正地听进去不同的意见,做出最真诚的回应,并迅速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