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落子亚欧大棋局

2017-06-02张恒

看天下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一带习近平俄罗斯

张恒

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一年后,2013年10月24日-25日,中国召开了一场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自1949年新政权建立,中国从来没有举办过这么高级别的外交工作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高度,习近平也再次强调了他不久前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三年多过去,“一带一路”的影响范围已经扩大到智利、新西兰、英国甚至北极地区,获得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举办,2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接近半数来自周边国家。甚至连最近因核武危机与各国关系紧张的朝鲜,都派出了代表团。

亚洲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旋转的轴心正在转移——转回那个让它旋转千年的初始之地,丝绸之路。”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俄罗斯,都把中国周边的中亚、南亚作为战略重点。美国、日本甚至比中国更早提出复兴丝绸之路的想法,只是它们都消失在两国政府的文件堆里了。

这次,中国要挑起这一新战略的大梁。

两条弧线

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是由其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创建的,到访的外国领导人经常到这所大学演讲。2013年9月7日,学生们见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在当天的演讲中,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不到一个月后,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赶到印尼国会参加演讲,提出另一个倡议:使用中国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6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首批中国商船从这里出海,将货物运往中东和非洲。巴基斯坦《黎明报》13日称,“随着瓜达尔港正式启用,中巴经济走廊正逐渐梦想成真”。

这显然不是碰巧,更与历史契合。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就是经新疆进入哈萨克斯坦,再往西、向南抵达罗马的。1414年,明成祖派吏部官员陈诚带团出使中亚地区的帖木儿帝国,就是沿伊犁河支流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穿越十多个国家抵达其首都哈烈城。回国后,在陈诚建议下,明成祖在新疆、甘肃等地设市,允许各国商队进行贸易,受其影响,帖木儿帝国也重修了因战火而废的伊朗古驿道,这条驿道最终通往埃及地区。

六世纪左右,中国南方地区通过海上航线与波斯帝国建立了联系,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繁盛,印尼所在的岛屿由此成为东西方商品重要集散地,一侧的马六甲海峡,成为海上生命线。据阿拉伯人航海游记《印度珍异志》记载,一名阿拉伯商人要通过海峡赶往中国,当地一位总督向他征收20000第纳尔金币作为过境税。

民间的自由贸易,也要依靠政府力量的保障,而跨国贸易,更需要国家间达成安全、关税等方面的共识,自古如此。上千年历史中,这两条横贯东西的弧线,就不止關乎贸易,还关乎政治、文化和宗教。火药、印刷术也通过这两条弧线传到西方,枪炮等热兵器又沿着原路返回。

“它对世界的影响与哥伦布交流同样深远。”在美国汉学家米华健看来,“丝绸之路最盛的时代,是欧亚大陆边缘定居国家,以及大草原上游牧联盟两者相对集权的时代。中央集权的国家和联盟促进了贸易和外交,并投资于交流和经济基础设施(安全的道路、水站、客栈,可靠的货币制度以及标准度量衡)。”

习近平想要与其他国家一道重建的,就是这两条弧线。它不但可能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也有可能如老丝路一样,改变世界的格局。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自由贸易遭到重创,这给发展中国家造成极大压力。按2015年世界银行的标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绝大多数属于中等收入国家,极少数属于低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也为数不多。也就是说,“一带一路”不但会成为推动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力量,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机遇。

因为自由贸易,世界才发展成现在的样子。如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所言,“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

美版“丝路”战略

4月7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里,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第二场正式会晤,两个人谈了很多问题,期间,习近平向特朗普提起了“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欢迎美国参与“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

自2013年提出这个倡议后,习近平在很多重大场合谈到这个话题。据《人民日报海外版》不完全统计,单是2016年,习近平就在至少14个场合提到这个话题。

特朗普听到这个提议,没有给出明确回应。

对美国政府来说,“丝绸之路”并不是个陌生字眼,在国务院历史档案中,存在着大量美国版丝绸之路相关文件。201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印度金奈发表外交政策演讲,提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三个月后,美国国务院向驻有关国家大使馆发去电报,要求他们将美国的中亚政策、南亚政策统一命名为新丝绸之路战略,并向外国伙伴通报此这一战略。当年11月,新丝绸之路部长级会议就在纽约召开了,2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外交部长、高级官员参加了会议。

希拉里在自己国务卿任上,一直大力推进这个计划,她和当时的奥巴马政府希望能借此建立一个以阿富汗为中心的贸易市场,不但能为阿富汗提供经济动力,也能维持自己在中亚、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但美国政府显然并未打算把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参与者考虑进来。

“新丝绸之路战略有明显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含义。它排斥俄罗斯、伊朗和中国,”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华胜分析道,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是因为经济上缺乏合理性,而是因为中俄的政治身份。“事实上,新丝绸之路的地缘政治目标是防止中亚完全为俄罗斯和中国所控制,它的地缘经济目标是使中亚不对俄罗斯和中国形成依赖。”

而在更早之前的1997年,日本就提出过丝绸之路外交策略,对中亚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投资道路、机场、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本《读卖新闻》曾发表文章认为,在毗邻中俄两大国的地区培养“亲日国家”,将增加日本的发言权,日本的目标就是为了牵制中俄。

这倒也符合历史的另一面——频繁的贸易之外,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也冲突不断。秦汉一直与匈奴断断续续交战,到了唐朝,对手变成了在中亚不断扩张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蒙古帝国入主中原后,更是靠武力把其版图拓展到欧洲。到了战争仍未止息的近代,纳粹德国打算入侵苏联,一个原因就是觊觎东欧、中亚地区的资源,尤其是可以获得令德国人填饱肚子的小麦。

武装战争时代正在远去,但政治上的暗战却从未停止。《参考消息》引述俄罗斯媒体的文章称,华盛顿力促阿富汗与印度结盟,从而掣肘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印度与中国存在边境上纠纷,而且作为亚洲大国,这只南亚的老虎一直也把崛起的中国作为假想敌。就在奥巴马大力推行其“重返亚太”战略时,印度将自己的“东进政策”与其结合。日本也从未放弃自己的“丝路”计划,2014年,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访问中亚五国,与这些国家的外长会谈,有分析认为其目的是“遏制共同的邻居中国”。

发生在亚洲版图上的这一系列博弈仍在继续,但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似乎已经伴随着奥巴马任期结束而终止了。虽然特朗普没有当面回应习近平的邀请,但一个月后,就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前,美国突然派出总统特别助理、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波廷杰出席峰会。日本也派人来了,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更早一步抵达北京,安倍晋三还请他带了一封写给中国领导人的亲笔信。

这显然会受到中国欢迎。“‘一带一路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在G20峰会上向各国介绍这个倡议的目的时说,“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世界正在过渡时期

2011年10月3日,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在《消息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欧亚新的一体化计划:未来诞生于今天》。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基础上建立欧亚联盟的设想。随即,他开始了第三个总统任期,陆续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讨论在经贸、关税等领域的合作。2014年5月29日,这三个国家最终签署条约,成立欧亚经济联盟。

“中国已经成为中亚国家最大的经济伙伴,俄罗斯忧虑中俄在中亚地区可能在某些利益问题上形成正面冲突”,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王灵桂发现俄罗斯一开始对“一带一路”倡议忧虑重重。因为乌克兰问题,俄罗斯遭到西方制裁,不愿错过“一带一路”的机会,但又担心参与其中会拖延自己重新构建“欧亚帝国”的计划。

“这导致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上遇到了巨大的障碍。”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最初计划绕过俄罗斯修建铁路和油气管道,但这令一些俄方人士担心中国是在与俄罗斯竞争,“后来重新修改的方案是铁路和油气管道都要经过俄罗斯,因为只有经过俄罗斯,它才能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部分。这样才改变了俄罗斯的警惕态度,使得周边国家不处于中俄竞争、自己必须选边站的困境”。

这也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的灵活性与包容性。2015年5月,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一份联合声明,俄方表示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中方则表示支持俄方积极推进欧亚经济联盟,并启动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方面的谈判。

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归于沉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资金。“那基本上是一些有趣、有点前途但缺乏资金的区域连通性想法的集合”,《国与国边界的动力》一书作者乔治·加夫里利斯对比两个“丝路”计划时说,北京的倡议则得到大量资金的支持。

据人民银行透露,2014年,中国拥有外汇储备3.84万亿美元。也是在这一年,习近平提出利用中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丝路基金,资金规模为400亿美元。之后,中国还倡议筹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募集资金向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这一度引来美国反对,奥巴马政府极力阻止西方盟友加入,在最重要的盟友英国率先表示加入亚投行的意愿后,白宫怒而指责英国“几乎没有与美国磋商”就做出了这一决定。一名白宫官员说,“我们对于那种不断迁就中国的倾向十分警觉,这不是同一个崛起中的强国打交道的最佳方式”。

2016年1月16日,亚投行开业仪式上,习近平向外界承诺,除按期缴纳股本金外,中国还会准备特别基金出资5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欠发达成员国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准备。他也再次谈到“一带一路”的包容性问题:“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欢迎包括亚投行在内的新老国际金融机构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在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的支持下,以亚欧为中心,变化已然发生。中国的资金沿着两条丝绸之路,注入各国的基础建设中。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一条经济走廊正在建设,它与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另外五条经济走廊已经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柱。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表示,“如果说‘一带一路是一首惠及多个国家的交响乐,那么中巴经济走廊就是这首交响乐的甜蜜开场 曲。”

中东的迪拜利用基金的投资,建起了第一个清洁煤电站。作为亚投行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阿曼拿到了2.65亿美元贷款支持,推进当地经济特区的港口建设。印度安得拉邦省也得到了一笔亚投行与世界银行联合融资的贷款,用来改善电力系统……中国工人和资金,正涌入蒙古、马来西亚、伊朗甚至非洲国家,修建公路、桥梁、港口和高速铁路。

一个新的自由贸易通道逐渐顺畅起来。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5%,在沿线国家新投资设立企业2905家,增长34.1%。一波企业家正涌入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交界的偏僻边疆,兴建基础设施。一场“经济革命”在中亚、南亚酝酿。

真正有吸引力又长久的是自由交易与流动。

不过合作之下的沖突当然也没有停止。阿富汗的战火,给中亚地区的安全蒙上阴影,朝鲜核问题令东北亚局势异常紧张,中印、印巴之间的领土纠纷也给“一带一路”带来些许阻力。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在乌克兰地区的角力还没结束,双方在土耳其的暗战又已经开始。不过,在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看来,这“似乎都是一个新世界在诞生过程中的分娩阵痛”。在他看来,“当我们在思考下一个威胁将来自何方,思考如何应对宗教极端主义,如何与那些无视国际法的国家谈判,如何与那些常常被我们忽视的民族、文化及宗教建立各种联系的同时,亚洲屋脊上的交流网络正被悄然编织在一起,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被重新建立起来”。

猜你喜欢

一带习近平俄罗斯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标题党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