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兵器城兵器珍品巡礼(三)红色天幕
2017-06-02王笑梦
王笑梦
1950年代引进苏联S-60型牵引高炮技术仿制的国产59式单管57毫米高射炮
国产57毫米口径高射炮基型炮是上世纪60年代研制装备的59式57毫米牵引高射炮,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66式57毫米双联装舰炮、76式57毫米双联装舰炮、80式57毫米双联装自行高射炮,这是国产高射兵器中少有的家族化产品。其中,除了76式57毫米双联装舰炮是其他厂另起炉灶自行研制的外,其余三种型号57毫米火炮均由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负责研制生產,因此在北方兵器城景区中都能够一一找到。
国产高射兵器早期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利用优势空中力量对中国城市和军队实施空袭,造成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惨案。面对日本的狂轰滥炸,中国地面防空部队根据战局发展变化,艰苦转进,死力苦撑,但因无法实现高射炮等防空兵器的自主研制和生产,不得不依靠少量进口武器支撑危局,在遂行要地防空任务时尚能勉强应付,但在野战防空上却由于小口径高射炮严重匮乏,往往只能使用高射机枪甚至是战士们手中的长短枪支来打击空中来犯之敌,效果非常差。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从战争年代走来的中国领导人清新地认识到,要在未来的对敌斗争中取得胜利,必须为我们的战士撑起一顶牢固的防空保护伞。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初大量购买苏联成套防空武器装备的同时,更将自行生产放在了首要位置。在此背景下,我国在苏联大力帮助下逐步实现了防空武器装备的制式化,先后仿制了苏式12.7毫米、14.5毫米两种口径的高射机枪和37毫米、57毫米、100毫米三种口径的高射炮以及配套的指挥仪、炮瞄雷达、瞄准具、测距机和相关弹药,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高射兵器体系,在国土防空、抗美援越等作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这些源于二战的苏式武器系统机动性差、射速低、火力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对现代防空作战的不适应。根据《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记载,1967年赴越作战部队座谈会后,国防科委即召开了以推进高射兵器研制为主的“七五〇”会议,研究和部署了高射兵器新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向全天候、全自动方向发展的要求。一批以71式20毫米高射炮、72式85毫米高射炮、74式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77式12.7毫米高射机枪为代表的新型高射兵器系统相继研制成功并列装部队。此外,还研制成功了具有自动连续解算火炮方位角和射角修正量的57毫米高射炮修正仪,以及具有跟踪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的晶体管化小型860雷达等。
70年代后,我国将重点放在开发中小口径高射炮系统, 1980年末期还研制成功了火力系统、火控系统和运载系统三位一体的88式37毫米双联装自行高射炮系统,填补了部队装备的空白。
鲜为人知的苏德渊源
中国57毫米高射炮来源于苏制57毫米高射炮体系。而苏制57毫米高射炮是二十世纪40年代末苏联为陆军和海军共同研制的一个新型高射炮系列,以取代二战中广泛装备的37毫米高射炮。苏联57毫米高射炮体系中包括作为基型的陆军S-60型57毫米牵引高射炮系统,以及改进型S-68型双联装57毫米自行高射炮系统,舰载型ZIF-71单管57毫米高射炮、ZIF-31(B)双联装57毫米高射炮、SM-24-ZIF双联装57毫米高射炮(潜艇用)、ZIF-75四管57毫米高射炮等多个型号。
这些火炮系统的核心都是陆军的S-60型57毫米牵引高射炮,这也是1950年代苏军主要的师属防空兵器,北约将其称为AZP S-60高射炮,AZP是俄文АЗП的英文发音,代表“自动高射炮”,我国按照其俄文发音将其称为“斯”-6057毫米高射炮。
S-60(俄文С-60)型高射炮由苏联设计师格拉宾以战争末期缴获的德国Flak Ger?t 58型55毫米/77倍径高射炮原型炮为基础研制。Flak Ger?t 58型高射炮研制初衷,正是为德国陆军和海军共同研制一种通用高射炮,该炮采用5发弹夹供弹设计,单管射速120~150发/分。海军主要将其用于“1942年C型(1944年型)”驱逐舰计划(舰号Z52-Z56,有资料称Z52-Z58),这是德国海军在二战中开发的一种防空驱逐舰,主要武器为3座双联装128毫米C41M高平两用炮和新研制的单管55毫米、30毫米高射炮。该舰于1943年下达建造命令,但由于材料短缺和盟国轰炸影响无法执行建造计划,1944年6月14日建造计划被取消,材料挪为他用。在陆军方面,Flak Ger?t 58型高射炮主要打算用于装甲部队的野战防空,以对付苏联人的伊尔-2强击机,同时弥补小口径高射炮和大口径高射炮之间的火力空白。该炮除了单管牵引式外,还以双联装构型被安装在一个敞开炮塔里,计划装在战损返厂维修的“豹”式中型坦克底盘上,以生产出适应野战机动防空作战需要的自行高射炮系统。当然,该计划与战争末期很多德国武器研制计划一样最终夭折,只生产出来了2门Flak Ger?t 58型高射炮原型炮,最后为苏联红军缴获。
S-60是苏联以战争末期缴获的德国Flak Ger?t 58型55毫米高炮原型炮为基础研制的一型牵引高炮
S-60型牵引高炮一直是苏联师属防空的主力武器
冷战时期S-60型牵引高炮大量出口,这是东德人民军正在使用S-60型高炮训练
在苏制57毫米高射炮设计过程中,格拉宾除了以Flak Ger?t 58型高射炮为原型外,还充分参考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缴获的德制50毫米Flak 41型高射炮的炮架设计,并选用了具有苏联特色的57毫米身管口径。苏联最终于1946年年底设计制造出了新型57毫米高射炮样炮,并通过现场测试,1950年1月该炮定型生产装备苏联红军。苏联时代,S-60型高射炮出口到了37个国家,在越南战争中更是北越460米~1500米低空空防的牢固基石。
炮口采用57毫米高炮标志性的冲击-作用炮口制退器(俗称胡椒瓶制退器)
59式57毫米牵引高射炮
1955年4月,苏联出售给中国64门S-60型57毫米牵引高射炮,装备了2个高射炮团。1957年,我国从苏联引进该炮,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在此基础上仿制生产了59式57毫米高射炮,并大量装备我军部队。北方兵器城的树林间,就散落着多门59式57毫米牵引高射炮。这些高射炮简称“59-57高”,是国产57毫米高射炮系列的基型炮。
仿制历程 回顾59式57毫米牵引高炮的仿制生产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奋斗史。
该厂建厂的最初设计目标是建成生产四种主战装备的综合性工厂。这四种装备分别是仿制KS-9M2型100毫米高射炮、D-10T型100毫米线膛坦克炮(包括TI-1型稳定器)、S-60型57毫米高射炮、S1-2型导弹发射架(S-75/“红旗”-2防空导弹用)。其中,S-60型57毫米高射炮最开始是由重庆望江机械厂负责仿制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后转交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负责。
59式高射炮防盾上部可以翻下,以降低运输状态炮车高度
国产57毫米炮管采用了708低镍炮钢,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每吨炮钢节约10千克镍,每支火炮身管可节约镍33.25千克
从1955年年底开始,苏联提供的三种火炮型号近40万张产品图纸和工艺资料陆续到厂(S1-2型导弹发射架资料在中苏交恶前未来得及全部发送,苏联撤走专家后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自行试制成功)。因为这些图纸资料数量大、时间紧、翻译复制任务异常繁重,工厂遂集中2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翻译、描图人员,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埋头苦干。到1957年2月,已经完成全部资料、图纸的译制、修改和补充任务,开始型号试制工作。但由于最初优先试制的是100毫米牵引高射炮,因此到1960年,仅100毫米高射炮进行了试制且尚未定型,而57毫米牵引高射炮仅处于前期工装准备阶段,尚未正式投产试制。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后,57毫米高射炮的试制工作面临极大困难。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职工,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勤俭建国”的方针,攻坚克难,首先在加强工具工装生产上下功夫,最快时间使其成龙配套。到当年6月,工装配备已经达到了93.6%,保证了57毫米高射炮试制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工装准备。1963年8月,57毫米高射炮投入试制,项目代号WA700,年底总装完成4门。1965年,该厂完成57毫米高射炮生产线建设,实行封闭式流水作业生产。
炮車底盘上电源插口,用于与雷达、指挥仪、随动机构电力单元连接,实现多门火炮同时射击
1966年至1978年,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火炮产量除了1970年至1972年出现两次高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外,在此期间,由于规章制度废弛、管理混乱,产品质量问题十分严重,大批产品返修。1971年至1978年工厂先后返修57毫米高射炮1440门(次),对150门57毫米高射炮进行重新组装。文革后,相关生产才又恢复了正规。1980年6月,炮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生产定型,正式命名为“1959年式57毫米高射炮”。同年底,该炮获得国家银质奖。
技术革新 为了适应实战需要,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在仿制中对产品增加了电击发机构、16发弹箱、E-18瞄准具、转炮器、人工后坐器、炮车牵引杆限位器、瞄准具行车固定器,改进了刹车装置、方向机密封机构,并用本厂研制的708钢代替镍三炮钢,有效提高了产品战技性能。
708钢是强度等级为P-80的一种低镍炮钢,其研制目的是代替铬镍钥钒炮钢,制造57毫米高射炮身管毛坯。1966年年初,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技术人员提出设想,以铬镍钥加强炮钢为基础加钒来试制57毫米高射炮身管,以节约贵重原材料镍。在初期模拟试验的基础上,10月转入整炉试验,并锻制出了合格的57毫米炮管。经三年研制,1969年3月,用708钢制成的57毫米炮管进行了射击试验,身管寿命与原钢种近似。同年,五机部正式批准使用708钢制造57毫米高射炮身管,后又将其用于制造高射炮闩体。该厂用708钢代替铬镍钥钒炮钢,每吨钢能够节约镍19千克,每支57毫米高射炮身管可以节约镍33.25千克,降低成本660元(1960年代币值)。
电解加工技术也是59式高射炮试制过程中首先使用到的新工艺。所谓电解加工技术,就是利用金属在导电溶液中阴极溶解原理使其成型的一种工艺,具有精度高、光洁度好、生产效率高、工具不磨损等突出优点,其应用是对机械加工身管膛线的一次革命。1964年,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首先提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解加工成型规律理论,其研究成果率先应用到了59式57毫米高射炮身管膛线加工上,生产效率提高了4~5倍,表面光洁度大幅提升,1978年3月该成果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59式57毫米高射炮采用4发弹夹供弹,由于高炮射击消耗弹药多,部队对弹夹的需求也非常旺盛。但这种弹夹本体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按照老方法难以满足大批量装备后的部队需求。1970年,该厂采用新技术,运用行星机构和蜗轮传动,用卧式八头铣床8个动力头组成弹夹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3.7倍,这一改进获得了五机部技术改进成果二等奖,大大缓解了部队对弹夹这一耗材的需求。
此外,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还加强与院校和兄弟工厂的合作。1972年5月,华东工程学院研制的高射炮“1041”单向400周可控硅随动系统在57毫米高射炮上调试成功。1976年,学院师生下厂开门办学,同工厂一起开展压弹机科研改造,提高火炮射击速度,解决压弹机工作时的挤弹现象。1980年,五机部首先组织力量,江西某厂1次装填16发炮弹的自动供弹机改制成功,使外贸57毫米高射炮的射速从普通59式高射炮的实际射速50~60发/分一下接近甚至达到理论射速100~120发/分。此外,该炮还升级了瞄准具,使59式高射炮装定航速从240米/秒增加到了350米/秒,并增加了电发火装置,解决了多门火炮同步发射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火力密度。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还针对实战和训练需求,研制了59式57毫米高射炮禁区停射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火炮操作安全性。
外形结构 北方兵器城这门59式57毫米高射炮保存比较完好,炮身由身管、炮口制退器、炮身托环等组成。身管内有药室和2条等齐右旋膛线,射击时赋予弹丸正确的飞行方向。该炮最大膛压3100千克/厘米?,炮管前方安装有一个冲击-作用炮口制退器,俗称胡椒瓶制退器。其结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腔室,一般大于口径的1.3倍,拥有分散但密集的圆形侧孔,火药燃气进入腔室后进行第一次膨胀加速,但由于不存在大面积腔室,气流不能直接膨胀至极低的压力,因而侧孔仍起到第二次膨胀加速和分配流量的作用,使这种炮口制退器兼有冲击式和反作用式两种炮口制退器的结构特点。59式这个炮口制退器能够消耗后坐能量30%以上。
从后看去,炮闩是纵动式旋转闭锁炮闩,压弹时将炮弹阻留在输弹线上,发射时输弹入膛,闭锁炮膛撞击底火,开闩时抽出药筒,压弹机安装在炮身的左侧。反后坐装置由液体节制杆式的驻退机和弹簧式复进机组成,节制复进速度,减小对摇架的冲击。高低机采用蜗轮单齿外啮合式,用于方向瞄准,手摇瞄准有两种速度,快速是13°/转,慢速是6.5°/转。E-18瞄准具是向量瞄准具,装定目标诸元后,能够自动求出射击诸元,用于对空中目标直接瞄准射击,也可以对地面和水面目标进行瞄准射击。
整门火炮安装在4轮牵引炮车上,行军状态长8.6米,宽2.07米,高2.46米,行军状态全重4.7吨,战斗状态全重4.5吨。炮车由炮床、前后车体、行军战斗转换器和刹车装置组成。行军时炮车是托车,最大行军速度60千米/时。射击时,炮车还是火炮的基础,使火炮稳定。
作战性能 59式高射炮是一种同雷达、指挥仪和电站联合使用的全天候高射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对付中低空目标。全炮由7名炮手操作,发射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被帽穿甲弹,可对付斜距6000米以内,航速350米/秒以下的空中目标,必要时也可对地面或水上目标实施射击。
正常情况下,59式高射炮采用自动瞄准对空射击,由瞄-9、瞄-12式雷达捕捉目标、跟踪目标,由指挥仪解算射击诸元,随动系统根据指挥仪输入射击诸元,带动火炮瞄准。自动瞄准可以保证对目视观察不到的空中目标实施射击。配套的59-03式高炮射击指挥仪可以管理8门57毫米高射炮,这是国产第一代高射炮指挥仪,曾经随59式高射炮系统参加抗美援越作战,击落敌机600余架。自动瞄准速度为方向0~24°/秒,高低0~15°/秒。
當指挥仪出现故障时,还能够利用半自动瞄准仪按自动瞄准具诸元控制随动系统进行半自动瞄准,瞄准速度为方向0~30°/秒,高低0~18°/秒。而当随动系统出现故障,指挥仪仍然能够运作时,可用零位指示器,手摇瞄准机构对针瞄准射击,瞄准速度为高低6.5°~13°/秒,高低5.07°/秒。当指挥仪和随动系统都出现故障时,可用自动对空瞄准具,手摇瞄准机构实施直接瞄准射击。
该炮配有重6.47千克的定装式曳光杀伤榴弹,用于对付空中目标,也可对付地面或水上非装甲目标,保险在离炮口30米后开启,并配有自毁装置,飞到一定距离后会自毁,以免对空射击弹丸落地伤害友军。另外一种炮弹是定装式曳光被帽穿甲弹,弹种6.45千克,弹丸重2.8千克,用于对付地面装甲目标,弹丸上焊有韧性较好的被帽,可以保护弹丸和提高穿甲效果。该弹在1500米距离上,命中角60°,能击穿7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对付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等轻装甲目标绰绰有余。该炮炮口初速1000米/秒,最大射高8800米,最大射程12000米,有效斜距6000米,发射速度100~120发/分,高低射界-5°~+87°,方向射界360°。
66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
在北方兵器城的人工湖内,停泊着一艘水泥景观炮艇,舷号447。水泥艇前甲板上安装了一门巨大的66式双57毫米舰炮,这是57毫米高射炮家族中特殊的一员,也是特殊历史时期陆炮海用的典型。这一当时看来的应急产品却因其可靠的性能最终获得海军的信任,在保卫海疆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而原定的正主——自行研制的76式57毫米舰炮却因为设计缺陷、可靠性不足等诸多原因未能正式列装。
夭折的自研方案 1958年,海军当时拥有的苏制舰炮或者打算仿制的舰炮主要是25、30、100和130毫米四种口径的舰炮。但当时从口径系列化方面考虑,发现30~100毫米中间空档太大,在已经逐步使用导弹的情况下,比较适宜发展中小口径舰炮。经过对比,认为37毫米和57毫米比较适合,即可以当成小艇主炮,又能够做大舰副炮。同时,考虑到当时苏制85毫米舰炮太重,决定自行发展57毫米舰炮,并提出对海火力要能够压制国民党使用的美制76毫米舰炮,对射程和射高方面要比同口径陆炮大25%~30%。
新型57毫米舰炮研制工作随即展开,由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共同负责新炮设计。196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弹道炮并进行了试验。在系统研制过程中,借鉴了苏制S-68自行高炮设计,1960年代中期生产出第一门样炮,较苏联S-60/59式57毫米高炮最大射程和最大射高都要高出一大截,并采用了新弹种和全自动供弹系统。但由于关键技术一时未解决造成项目拖延,至1968年才安装在037型猎潜艇上试验。后为配套051型导弹驱逐舰的研制,新型双57毫米舰炮又研制出了二代样炮,于1970年代安装在首批的幾条051型驱逐舰上试用,但出现了射击精度差、结构震动大、自动机和扬弹机故障多等问题,不得不进行改进。1976年该炮定型,命名为“1976年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并要求对遗留问题进行进一步改进。
1983年,76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自身的问题逐一解决,攻关工作宣布结束,但该舰炮组成的防空武器系统却仍存在问题,不能满足051型导弹驱逐舰的按期配套,且弹种无法与陆用同口径火炮通用,1985年该舰炮系统停止了系统研制,火炮也停止生产。051型导弹驱逐舰最终选择了更加成熟、系统性更好的66式双联装37毫米舰炮。
成功的改造方案 与消逝在历史迷雾中的76式舰炮相比,更加老旧简单但可靠有效的66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却依然装备在大量小型水面舰艇和登陆舰艇上,成为火力打击的有效手段。说起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的66式舰炮,其实是该厂建厂以来的第一个新产品.但与重起炉灶、从无到有的76式舰炮相比,66式舰炮本质上是59式高射炮的双联装舰用版,具有扎实的基础,也使其生命力更加长久。
根据《火炮历史的见证——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藏火炮集萃》记载,1962年,由于国产自行研制的57毫米舰炮进度难以满足配装需要,海军装备部代表前往正在仿制S-60型57毫米牵引高炮的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调研,希望尽快研制一批适合中小舰艇装备的半自动双联装57毫米舰炮,以满足海上军事斗争急需。工厂随后进行了方案论证。1963年5月,三机部和海军召开方案审查会议,同意在59式57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改装研制周期较短的双联装57毫米半自动舰炮。10月,五机部和海军联合下达战术技术任务书。1963年年底,工厂成立总设计组和57毫米舰炮设计室。1964年10月开始全面进行舰炮设计,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工作,完成4500张部件工作图纸的设计。1966年年初组装出2门样炮,并在靶场进行了4次小型射击试验,5月,样炮被运至旅顺口进行海上漂靶射击试验,射击炮弹343发,试验结果显示精度良好。1968年,在对原炮进行完善后,成功研制了第二代样炮3门,当年安装在上海求新造船厂的037型猎潜艇上进行试验,情况良好。1970年根据五机部指示,又生产了15门装舰使用。通过实装使用,暴露出了若干新问题,对此于1974年进一步完善试生产了第三代样炮10门。1975年年初,在这10门第三代样炮中抽取2门进行国家靶场定型试验,试验表明火炮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基本达到指标要求,1977年5月又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补充定型试验。1978年5月,国务院国防工办和海军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命名为“1966年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简称“66式双57舰炮”。同年,该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1980年年初,该炮投入批量生产,并在生产中不断改进。1983年8月,海军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该炮生产定型。
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在研制66式舰炮时,以S-60型高射炮国产型号59式单管57毫米牵引高射炮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苏制S-68型自行高炮炮架结构,设计研制适合中小型舰艇装备的半自动双联装57毫米舰炮,设计代号WA605。将北方兵器城水泥艇上这门66式舰炮与岸边的59式高射炮作对比,可以发现,该炮其实是将两门59式高射炮并联在一起,除了自动机部分不变外,其余部分均为了适应装舰和海上作战需求重新设计了,并增加了扬弹机部分。该炮全重8吨,初速1000米/秒,最大射程12000米,最大射高8000米,双联装射速200~240发/分,方向射界±180°,高低射界-10°~+85°,采用半自动瞄准,瞄准速度为方向上30°/秒,高低上25°/秒。炮手8人,供弹采用人力弹夹供弹,有扬弹机,炮座外有胸墙式防盾,可以看出其炮塔护板上沿前后齐平,折角锐利,炮塔上还有防雨帆布的支架。
难忘的对越作战 66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广泛装备037型猎潜艇、072型登陆舰以及“郑和”号训练舰等战舰,巡视万里海疆,立下赫赫战功。
1974年1月15至18日,南越海军先后派遣驱逐舰“李常杰”号(舷号16)、“陈庆瑜”号(舷号4)、“陈平重”号(舷号5)以及排水量约800吨的护航舰“怒涛”号(舷号10)侵入我国西沙永乐群岛之甘泉岛海区。17日至27日,037型艇2艘(舷号281、282)与6604型猎潜艇2艘(舷号271、274)、扫雷艇2艘(舷号396、386)一起,对入侵南越海军进行了自卫反击,这是我人民海军舰艇第一次同外国海军作战,史称“西沙自卫反击战”。我6艇分成3个编队,其中2艘猎潜艇上各装有2座66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战斗中6604型艇和扫雷艇与4艘敌舰激战1小时,南越海军4艘军舰受伤。037型两艇编队作为增援兵力用4座66式舰炮对负伤的敌“怒涛”号进行了3次齐射,使其当即起火爆炸,2小时以后沉没,敌另3艘驱逐舰受伤逃走,毙、伤敌100余人。我方一艘扫雷艇重伤,另一艘扫雷艇和一艘猎潜艇轻伤,但成功控制了西沙海域,保障协同登岛部队收复了被南越占领的甘泉、金银、珊瑚三岛并俘敌49人。
该役中,66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发挥了巨大威力。该炮的原型59式高射炮本身具有较强的反装甲能力,配备了定装式曳光杀伤榴弹和定装式曳光被帽穿甲弹。同根同源的66式舰炮继承了这一特性,虽然半自动舰炮在防空作战时无法和雷达指控的59式高射炮相比,但对海作战能力影响不大,近距离具有强大的火力密度和强度,将小口径速射炮难以击沉的敌水面舰艇迅速击毁,为保卫祖国立下了战功。
此外,“郑和”舰也将66式57毫米舰炮作为随舰主炮。为了操练学员的基本炮术能力,所以选用了传统意义更强的66式舰炮。另一种大量装备66式舰炮的舰种是072型大型坦克登陆舰。在早期的072型登陆舰上,前后左右共装备有4座66式舰炮,具有超强的对陆对空打击能力,12000米的最大射程可以有效掩护水陆坦克和冲锋舟泛水冲滩。
唯一遗憾的是,由于设计之初只是定位为过渡产品,因此直接采用了59式高射炮的弹药系统。而在76式双联装57毫米舰炮研究过程中,我国曾经研制成功了57毫米穿甲爆破燃烧弹和曳光杀伤爆破弹,其中穿甲爆破燃烧弹能够穿透5000米内30°角20毫米均质钢装甲并爆燃,对空对陆打击效果都很好。可惜,两种火炮弹种并不通用,这型弹种也随着76式舰炮的撤装而失去用武之地。 (未完待续)
(编辑/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