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能级对应的应用效果

2017-06-01李鲜掌

当代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能级内科心血管

李鲜掌

(孟津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心血管内科,河南 洛阳 471100)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能级对应的应用效果

李鲜掌

(孟津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心血管内科,河南 洛阳 471100)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能级对应的效果。方法以本院心血管内科18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后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情况。结果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后,基础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消毒隔离质量等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能级对应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能级对应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加强心血管疾病内科的护理管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减少医疗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1]。能级对应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根据人能力的大小安排工作、岗位等,从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本研究以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能级对应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孟津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1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名,女16名,年龄19~43岁,平均(32.5±4.3)岁,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11名;工作年限:5年以下5名,5~10年11名,10年以上2名;学历:中专2名,大专10名,本科及以上6名。

1.2 方法 (1)建立能级对应分层管理制度 根据护理人员职称、学历、工作能力等综合情况,将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包括高级、低级责任护士及辅助护士,护士长负责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制定能级对应分层管理培训措施、考核标准,明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待遇;(2)能级对应培训及考核:定期召开全科动员大会,加强对护理人员能级对应的培训,促使护理人员明确能级对应实施的目的、方法及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评估合理调整护理人员所在的层级,以使护理人员的能力与所在的层级相匹配;(3)护理人员职责、权限与待遇: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护理的难度将患者分给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负责管理,危重、疑难病人由高级责任护士护理,病情较轻、护理难度小的患者由低级责任护士负责,辅助护士负责协助责任护士进行工作,护士长根据每日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调配,每名责任护士负分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项护理工作,通过明确职责,促使每名护理人均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树立护理人员“我的患者”的观念,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根据护理人员层级分配权限,由护士长全权负责护理查房、教学、会诊、病历质控等,护士长不在时,高级责任护士可代行护士长职权,安排、协调各项事宜;每名责任护士均可对负责的患者各项护理项目进行安排,并可指导辅助护士完成相关工作;在待遇方面,以医院绩效工资为基础,根据护理人员工作难度、时间、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制定薪酬分配方案,同时实行梯级岗位薪酬,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有不同的岗位薪酬,以此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护理技术及能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医院自制心内科护理质量评估表,对实施能级对应前后,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基础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消毒隔离质量等护理质量等,各项指标评分范围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该项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PEMS3.1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相比较,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后,心内科基础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消毒隔离质量等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

表1 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

P值<0.05<0.05<0.05<0.05<0.05<0.05项目基础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症患者护理消毒隔离质量实施前80.3±4.6 81.5±3.2 78.5±5.3 84.2±3.3 75.8±4.3 86.4±5.8实施后95.2±3.2 96.7±2.8 92.4±4.5 96.8±2.5 90.6±3.4 97.8±1.4 t值7.628 8.824 7.058 6.447 8.002 5.974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类别,且患者多为老年人,病情较为严重,用药复杂,护理工作繁琐,临床护理质量往往难以保障。能级管理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能级”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原子中能量不同的电子在围绕原子核运动时处在不同的相应等级[3]。管理学借鉴了这一概念,发展出能级管理的相关理论,认为在组织或团体中,不同才能的人处在相应的等级,有利于提高组织或团体的整体效能[4]。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管理研究的发展,能级管理被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不少研究及实践发现,在护理管理中实施能力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5-6],也有研究发现,实施能级管理还有利于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7]。从本院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后心内科基础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宣教效果、病房管理、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消毒隔离质量等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能级对应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能级对应管理能够更好地挖掘护理人员潜能,发挥护理人员的特长,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1]赵亦舒,刘晓丹,赵静,等.基于优质护理服务背景的护理能级管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7):1665-1666.

[2]张玲玲,赵杰刚,王朝娟,等.能级对应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护士绩效考核方法初探[J].中国医学创新,2013,6(22):141-143.

[3]彭利芳,施虹,皋萍,等.护理人员的能级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7(5):151.

[4]瞿春华.护士能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4,14(5):79-81.

[5]孙彦.优质护理服务在能级管理中应用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10):2839-2841.

[6]常宗霞,杨桂华,袁玮,等.能级管理对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202-204.

[7]李英,陈豆.能级对应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133-13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98

猜你喜欢

能级内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纠缠Ξ-型三能级原子与纠缠腔场相互作用熵的纠缠演化
光谱、能级和能级图的理解和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中医医院能级护士培训及能级划分的探讨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