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7-06-01李桂龙

当代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复发性

李桂龙

(常德市老年病医院骨科,湖南 常德 415000)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研究

李桂龙

(常德市老年病医院骨科,湖南 常德 415000)

目的 研究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把8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椎间盘镜治疗,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1%,对照组治疗优良率75.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

微创椎间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腰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中,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本研究中,选取8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应用椎间孔镜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常德市老年病医院骨科收治的8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把8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18例,女23例;患者年龄21~75岁,平均(45.2±6.3)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0.5±1.8)月;观察组男17例,女24例;患者年龄22~75岁,平均(44.8±6.7)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1.2±1.5)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患者行局疗麻醉术,以德国脊柱椎间孔内镜系统与美国低温消融射频机,备好美蓝与灌洗液手术,患者取俯卧位,将患者胸腹部垫高后,扩张穿刺面积,张开椎间隙,对棘突的正中线与髂骨轮廓线、椎间盘平行线等进行标记。再为患者注射咪达唑仑与帕瑞昔布进行镇静和止痛处理。经X线透视确定病变处进行标记和体表投影,在病变部位椎突做纵形1~1.5 cm的切口,插入定位针后深入到病变椎间隙椎板下缘,对位置固定套椎旁肌扩张管对通道进行扩张。以自由臂对通道进行固定,安装椎间孔镜,将椎板软组织清除,将椎板下缘附着黄韧带充分显露出来,将部分椎板切除,将黄韧带附着点开始剥离和咬除。将露出神经根和硬膜囊牵开,检查突出椎间盘情况。将纤维环切开以后,将变性髓核组织取出后,对神经根进行检查。存在侧隐窝狭窄要将增厚黄韧带和增生关节突等及时咬除,如果出现神经根管出现狭窄,要扩大神经根管的内口。止血后以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将切口缝合后,以无菌纱布固定。

术后患者要保持3 d的绝对卧床,1个月内多卧床休息,避免腰部的剧烈运动,3个月后才能适量运动,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3个月根据Macnab相关标准,把本研究结果分成优、良、可、差四个等级,优:症状彻底消失或明显缓解;良:症状基本得到改善;可:部分症状改善;差:症状未有改善或者有所加重[2-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对照组(n=41)75.6±14.8 152.3±24.9 36.9±6.8项目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观察组(n=41)103.6±26.7 236.4±38.7 31.2±5.2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1%,对照组治疗优良率75.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射频或激光消融等传统微创技术原理是髓核中心减压,帮助突出物完成回缩,而髓核脱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会造成患者术后出现反复的疼痛或者病情复发[4-6]。经影像学检查大多会发现突出物。应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在患者腰后肌肉工作,不会影响患者的腰椎骨质,避免对韧带稳定性造成破坏,术中出血量少,而且手术视野十分清晰,可以更好的探寻纤维环和髓核、神经根等处,同时配合双极射频技术,能有效实现术中止血,快速恢复患者纤维环的破口,切口经过无菌处理后,能避免出现感染及并发症等[7]。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1%,对照组治疗优良率75.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见,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1]孙德舜,李庆斌,苏佰芳,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医正骨,2015,27(6):29-32.

[2]周跃,李长青,王建,等.椎间孔镜YESS与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3):225-231.

[3]刘宝平,孙义忠,王峰宝,等.椎间孔镜与开窗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影像学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9):826-827.

[4]丁悦,贺石生.经皮穿刺椎间孔镜在腰椎病变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8):749-757.

[5]周跃.腰椎微创减压、融合与经皮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5(2):95-99.

[6]楚磊,晏铮剑,陈亮,等.不同体位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2):166-167.

[7]范周洪,李建华,李娟,等.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6,22(5):33-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2.032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复发性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思路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加味理中汤辨治复发性口疮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