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高原”需要“工匠精神”

2017-06-01李廷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原期突破升华

李廷贤

摘 要:无论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高原期”,还是各时期暂时性出现的“高原现象”,如何快速的渡过教师“高原期”,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其中敬业、精业、创新、传承以及不懈的追求才能完成“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与升华。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原期 突破 升华

教师的高原现象是教师在职业发展出现停顿不前的现象。这会给教师的工作及身心造成不良有影响。教师如何走出“高原”?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给了我们启示。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质、一种追求。无论教师职业的“高原期”,还是各时期暂时性停止的“高原现象”,都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敬业、精业、创新、传承,不懈的追求才能有“教书匠”到“教育家”的升华。[1]

一、敬业

敬业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敬畏之心,视职业为自己的生命,真把教育工作当做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做。敬业反映的是职业精神,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的“乐”字就是说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这个很重要,但是却总是被我们忽略。沒有“乐”这一点,工匠精神的精神基础是不存在的。外边的世界很热闹,自己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却坚守“初心”;“宁静致远”,持之以恒,我们才能在三尽讲台上,获得不知疲倦的职业快乐,才能把“产品”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久而久之,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

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需要教师主动学习,终生学习,产生“高原现象”的教师,往往不知学、不爱学、不会学,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没有丰富教育学经验和教育理论的教师很难向专家型教师队伍转型。正像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教师知学、爱学、会学,才能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二、精业

精业,就是精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技艺精湛。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是核心。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守规矩,重规则,更重细节,追求完美。教育教学中,最讲究的也是一个“心细”。事实上,教师“高原现象”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追求中出现了“差不多”。小王和小李同时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一所乡镇中学任教,他们俩学业水平相当,从走上工作岗位时候开始,小王老师自感教学水平有限,经常向学校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反思,一年以后,他已经站稳了讲台,教学论文经常在教育刊物上发表。三年以后,他被评为全县教坛新秀,再后来,他在全县、全市的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还经常到各学校去上示范课和做报告,成长为一我专家型的教师。小李老师上班后学习劲头不足,敬业精神不够,最终泯然众人,让人可惜。因为“差不多”的思想,日积月累必然导致“差很多”,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教师要走出职业发展中的“高原”,必须经常给自己定目标、找问题,提要求:“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有没有更好的效果?”能“更高、更快,更强”吗?能“省时、省力、省心”吗?,然后尽心竭力的解决问题,把解决当做自我发展的利刃,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的职业发展亦是如此。工作装卸了一辈子的集装箱你就工匠精神了?雕刻家雕刻了一辈子木雕就工匠精神了?非也。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改进过工作方法和提升过装卸效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执着和专注,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而是强调持续推陈出新。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具有工匠精神的日本人善于从世界范围的广度来关注技术发展的状况,不断地学习世界的最新技术,然后要么与自己原有的技术相结合,要么根据自己对于技术和市场需求的理解把这项技术加以改进提高,坐到更好。美国人发明了半导体,但是索尼公司把它内化为自己的技术,造就了庞大的民用电子市场;美国人发明了CCD传感器,可是日本人却研发出了自己的单反,并且品牌知名度超过了欧洲和美国老牌企业,等等。

教师必须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经验为基础,所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实际教育问题进行反复的观察、审慎的反思,边实践、边研究,以实践促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建构自己对教学及学习的正确理念,及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到教学中,有利于缩短研究与实际教学之间的距离,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教师。

四、传承

“工匠”不但传授技术、传播技能,更是传承着精神。他们既不满足于一时的成事,也不满足于世俗的所谓成功,而是用生命演绎传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教育是社会成年一代向未成年一代传播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和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仅是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反思我们教育学生要讲文明,讲礼貌,而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十字用语(“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我们细心想一想,多少人真心地对学生讲过多少遍?是不是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有人说,当你真正拥有了工匠精神,你会很容易感知工作的乐趣,产生有诚意的劳动成果。无论这样的成果是什么,它已经被你的全心投入赋予了灵魂,人们会触摸到你的良苦用心,感受到每个细节的完美。教育希望如此,教师希望如此。

参考文献

[1]让工匠精神涵养时代气质《人民日报》(2016年06月21日20版)

猜你喜欢

高原期突破升华
贪吃蛇升华记
第二次成长:从“高原期”突围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四步法”巧解教师专业成长“高原期”困惑
浅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
关心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