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配线段工法及线路方案研究与创新

2017-06-01

山西建筑 2017年4期
关键词:存车正线段长度

熊 安 书

(广州地铁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地铁配线段工法及线路方案研究与创新

熊 安 书

(广州地铁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结合某地铁线路的边界条件,介绍了地铁存车线、折返线、出入段线等配线段不同工法及相应的线路方案,并提出了利用交叉渡线斜向布置道岔快速拉开线间距的新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地铁,存车线,出入段,线间距

地铁带配线(存车线、折返线、出入段线)的地下车站长度较长,车站主体一般采用明挖法施工,但对于配线段,结合地质及现场条件不同,采用的施工方法可以不同,由此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法须采取相应的线路方案。

一般条件下区间首选采用盾构法施工,因此本文方案比选的目标是尽可能增加盾构段长度,减少明挖段长度;在具体工程设计时,为满足盾构施工最小线间距的要求,就要求解决快速拉开线间距这个难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利用交叉渡线斜向布置道岔快速拉开线间距的新方法(详见方案三、四)。

1 边界条件

假定某线路有效站台端部距离道岔岔心22 m;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最小长度25 m(B型车20 m),正线最小曲线半径350 m,不同结构分缝距离岔心按现行地铁设计规范要求18 m,存车线、折返线或出入段线最小线间距5 m,采用9号道岔,存车线(从岔心至车挡)总长214 m,盾构施工最小线间距9 m。

2 存车线方案

方案一:适用于带存车线中间站,是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案,车站主体及配线段采用明挖法施工。

当配线区站厅层商业开发价值不高,或配线段地势高、明挖基坑深度大、造价过高,且地质条件较好、有条件采用矿山法施工时,配线段也可以采用矿山法施工、单洞大断面或带中隔墙双联拱断面。

方案二:适用于带存车线中间站或近期线路终点、预留线路延伸条件的车站,存车线右端与正线之间未设道岔,且地质条件较好、有条件采用矿山法施工时,两存车线(或折返线)间距5 m并行布置、采用矿山法施工,两侧正线及早偏离存车线、拉开线间距达9 m后,正线采用盾构法施工。

方案三:适用于带存车线(或折返线)中间站或近期线路终点、预留线路延伸条件的车站,且地质条件较好、有条件采用矿山法施工时,存车线(或折返线)与正线分成2+2线组合,每组按5 m线间距并行布置、采用矿山法施工。该方案特点是利用交叉渡线斜向布置9号道岔快速拉开线间距,使得明挖段长度尽可能最短。同时配线段四线分解成两个单洞暗挖双线隧道,暗挖断面较小,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风险。

存车线方案见图1。

3 出入段线方案

方案四:适用于出入段线接轨车站,且出入段线较长、适于采用盾构法施工时。该方案特点是利用交叉渡线斜向布置9号道岔快速拉开出入段线间距,两侧正线及早通过曲线偏离出入段线、拉开线间距达9 m后,正线及出入段线均采用盾构法施工,从而实现明挖段长度最小,盾构段长度最大。

方案五:属于设计中的常规方案,适用于出入段线接轨车站,且出入段线较长,适于采用盾构法施工时。该方案特点是两侧正线及出入段线均通过曲线分离、拉开线间距达9 m后,均采用盾构法施工。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方案通过曲线分离、拉开线间距过渡段长度至少需要约65.5 m,比方案四过渡段长度18 m多47.5 m,按二层车站土建造价44万元/延米、盾构单线5万元/延米造价估算,造价约1 140万元(未计配线上方物业开发价值)。该方案思路是目前设计中最常用的思路,但优点不及方案四。

4 结语

1)地铁带配线(存车线、折返线、出入段线)段应结合地质及现场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施工方法,进而选择相适应的线路方案。

2)方案三、方案四充分利用9号道岔实现快速拉开线间距,过渡段长度仅需18 m,比方案五通过曲线拉开线间距过渡段减少约47.5 m,优势明显,此创新值得推广。

[1] 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he corresponding line scheme of the metro with sidings

Xiong Anshu

(GuangzhouMetroDesignInstituteCo.,Ltd,Guangzhou510010,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some metro routin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various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the sidings from the metro vehicle storage track, turn lines and entrance and exit section line and respective routine scheme, and puts forward the fast open-line spacing by adopting the double crossover inclined allocation turnout, so as to accumulate the experi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metro, vehicle storage track, entrance and exit section line, line spacing

2016-11-22

熊安书(1973- ),男,高级工程师

1009-6825(2017)04-0157-02

U231.2

A

猜你喜欢

存车正线段长度
集中联锁车站动车存车线信号工程设计方案
中间站动车组存车设施应用条件研究
动车组列车存车线有效长度研究
广州地铁五号线应急情况下滘口存车线折返策略研究
重力热管几何结构优化的数值研究
城市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地铁正线联锁表自动设计的研究
过渡段长度对混合梁桥的受力影响
京九线站内正线股道分割电码化机车无码问题分析及处理
沪蓉线站内正线道岔区段信号突变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