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总包院对分包院设计文件审查的思考
2017-06-01邹涛
邹涛
摘要:在核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多采用设计总包模式,总包设计院通过设计文件审查,对分包设计院设计文件质量进行控制,然而在项目建造期间曾发生了较多和分包院相关的设计变更和a设计质量事件。文章从总包院对分包院的设计文件审查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了如何在总包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开展设计文件审查。
关键词:核电工程;总包院;分包院;设计文件审查;设计合同模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25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8.125
1 概述
1.1 核电工程设计合同模式
核电工程是个庞大、复杂的工程,由100多个厂房、300多个系统和数以万计的设备构成。以国内常见的核电工程为例,工程设计多采取总包+分包模式,总包院负责全厂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部分施工图设计,同时将部分施工图设计任务分包给其他设计院。此外,核电工程部分系统设计和设备供货整体分包给设备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不但负责设备供货,还负责系统设计、设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总包院也必须对这些供应商的设计负责。
1.2 总包院对分包院(含供应商)设计文件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包院对分包院的质量控制主要采取控制前端设计输入和控制后端设计输出两种方式,即对设计接口的审查和对分包设计文件的审查。为保证分包院出版的文件质量满足要求,在图纸交付到现场使用前,总包院对分包院设计文件进行一定比例的审查。
2 現状
2.1 分包设计质量现状
尽管总包院对分包院设计文件开展了大量审查,但在工程建造期间仍会出现数以万计的设计变更。
2.2 总包院设计文件审查存在的问题
总包院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设计文件审查的认识和做法如下:(1)对分包院的设计文件审查等同于设计校核,对分包院的文件要进行全面的校核,审查的深度要达到校核的深度,不考虑实际工作量和人力资源状况;(2)对分包院的设计文件审查的深度较为随意,全凭审查人员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审查内容缺乏规范性;(3)哪些文件需要审查较为随意,随机抽查,没有目的和重点,缺乏文件的重要程度分级,导致某些重要文件遗漏审查,审查缺乏策划;(4)设计人员对设计文件审查的认识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使得设计人员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分包院内部已经有了严格的校审控制,总包院的审查只作为一个附加屏障而已,出了问题由分包院担着;(5)分包院出现了质量事件,总包院是否承担设计文件审查失效的责任?责任界定不清晰。
以上认识和做法反映出总包院的设计文件审查还存在以下问题:(1)Difference:不清楚设计文件审查和设计校审有什么区别?(2)What:不清楚哪些文件要开展审查?审查比例要达到多少?(3)How:不清楚如何开展设计文件审查?(4)How much:不清楚设计文件审查应达到什么深度?(5)Responsibility:不清楚出现分包院质量事件后,总包院是否需负审查责任?
3 改进建议
3.1 正确认识设计文件审查和设计校审的区别
设计文件审查是指总包院为控制分包院出版的设计文件质量而采取的一个附加的质量控制措施。而设计校审是指设计单位为控制本单位设计输出文件质量所必须采取的一个控制措施。设计文件审查并不是设计校审,不能按照设计校审来执行。主要区别见表1。
3.2 确定设计文件审查的范围和审查比例
总包院除了面临出图压力外,还要承担大量的分包院文件审查和设计管理工作。面对分包院数以万计的图纸,如果做到全部审查,在大的工作负荷下设计人员只能忙于应付,使得设计文件审查流于形式,质量控制屏障形同虚设,给核电工程质量带来不确定性。
而适当的工作负荷会有效提升设计人员的审查效率,因此总包院可抽取一定比例的图纸进行审查,但是抽查不能采取随机抽查,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将抽查放在重要文件上,突出重点。总包院可确定设计文件审查的范围和审查比例:
3.2.1 审查文件范围:(1)相比参考电站进行改进的系统、厂房施工文件;(2)受厂址条件发生变化影响的文件;(3)涉及多专业的综合性文;(4)系统设计文件;(5)以往同类项目出现变更较多的文件。
3.2.2 审查文件比例。设计文件审查比例的确定可根据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建议在满足最低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地提高或降低比例,包括(但不限于):(1)分包和自主设计的比例。例如有些专业主要是分包,有些专业主要是自主设计,分包为主的专业应提高审查比例;(2)人力资源状况。如果人员充足可适当提高抽查比例;(3)分包院的设计能力水平。如果分包院设计能力,则应加大抽查比例;(4)分包院以往的相关业绩(是否参与过同类工程)。如果没有参与过类似工程,则应加大抽查比例;(5)分包设计内容。如果分包的设计内容含有较多改进项,则应加大抽查比例;(6)质量趋势状况。如果分包院设计文件质量呈下降趋势,如短期审查发现较多问题,或现场出现较多变更或质量事件,则应加大抽查比例;(7)出版文件的级别。如果文件级别较高可适当提高抽查比例;(8)设计资质。如果总包院不具备某些设计资质,则不应当对分包院的文件开展技术性审查,例如海工码头。
总之,审查比例应灵活控制,既能保证抽查达到一定的量,又能保证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3 做好设计文件审查的策划
在确定了需要审查的文件类型和文件审查比例后,应在设计策划阶段提前策划好具体需要审查的每一份设计文件。
总包院相关专业根据需审查的文件类型和文件的审查比例,在分包院计划出版文件清单上进行“是否需审查”的标记,将需要审查的文件提前进行策划,待分包院出版文件并发往总包院后,由相关专业根据策划开展设计文件审查,从而保证重要的文件不会遗漏审查。
此外,针对分包院出版的涉及多专业的综合性文件,应在策划阶段确认牵头专业和协审专业。多起质量事件表明对综合性文件的审查,各专业仅关注本专业范围内的设计,涉及到专业接口的设计无人问津、互相推诿,综合性文件的审查往往成为设计文件审查的薄弱环节,极容易出现差错。因此,必须保证对综合性文件进行综合性的审查,而不是孤立的审查。
3.4 明确设计文件审查的深度
考虑到总包院的人力状况及审查的输入条件制约,设计文件审查无法等同设计校审做到全面校核。为避免设计文件审查内容和深度的随意性,保证设计文件审查内容的规范性,以及后续设计质量事件中审查责任界定的清晰性,总包院有必要针对不同类别的设计文件制定相应的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check list)。需要注意的是文件审查check list和设计校审的check list不同,不能等同采用,总包院可以在设计校审内容清单表的基础上有重点、有策略的进行适当的删减,形成对分包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
结合近些年核电工程建设期间暴露的一些分包院设计质量事件,建议对分包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分包院专业之间出版文件的接口一致性;(2)分包院上下游文件的一致性;(3)分包院设计文件的完整性;(4)分包院或供应商文件是否违反强标;(5)分包院出版文件与合同技术条款的一致性;(6)接口升版后变化部分对设计文件的影响;(7)分包院经验反馈的落实,在同一技术路线的项目和机组中发生的问题应同步及时反馈到后续项目和后续机组中;(8)分包院在发现问题后的及时整改。
3.5 明晰质量事件中设计文件审查的责任界定
在以往,只要发生了分包院相关的质量事件,事件调查组总会认定总包院设计文件审查失效。设计文件审查毕竟不是全面的校核,不能等同于设计校审,因此,并不能简单认为分包院文件问题都应让总包院设计人员承担审查失效的责任。
如果总包院按照上述步骤对分包院的文件提前进行了审查策划,并针对每类文件制定了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那么审查的责任界定将会非常清晰。例如:设计人员按照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审查策划的设计文件,但审查不细致,未能发现问题,导致了事件发生,那么总包院就应担负审查责任。
在责任界定清晰后,总包院可以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文件审查考核指标,通过考核手段,促使审查人员提高审查的责任心和审查质量。
3.6 持续改进设计文件审查
并不是按照上述步骤开展设计文件审查就可以一劳永逸,因为经过上述总包院的审查后,分包院文件在现场仍可能会出现设计变更、质量事件。如果发生了分包院相关的设计变更或质量事件,则总包院应考虑进一步改进设计文件审查的策划或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的可能性,包括:(1)出现差错的设计文件未纳入策划的设计文件审查范围,则应考虑是否将这类文件纳入;(2)出现的差错类别未包含在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中,则应考虑是否需改进设计文件审查内容清单表。
4 结语
核电工程设计依靠总包院和众多设计分包院完成,分包院的设计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作为工程总包院,对分包院设计文件的审查成了控制分包设计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本文通过思考设计文件审查和设计校审的区别、设计文件审查的范围、比例、策划、深度等,为总包院设计文件审查提供了改進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9001:2008[S].
[2]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核电学院.核电工程总承包与项目
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周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