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江苗寨
2017-06-01刘鹏展
刘鹏展
鼓点,芦笙,激昂飞歌。
长裙,银饰,欢快舞蹈……
游人们禁不住浓郁苗族特色歌舞的诱惑,纷纷涌入了表演队伍,人头攒动,且歌且舞。“十一”长假期间,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露天广场,几乎天天都成了歌舞的海洋。身着民族盛装的苗族姑娘,双手捧上一樽牛角酒,我壮胆猛地喝了一口,呀,好辣!
我似乎有点醉了。歌声渐远,舞姿渐模糊,思绪也轻飘飘的,在习习凉风的轻拂下,跃过了高大、巍峨的雷公山……
好一个世外桃源!
大山环抱,参天古木郁郁葱葱;河水清冽,淙淙流淌经年不息;更有那良田、美池、桑竹……“乡亲们,我们就在这儿‘安营扎寨,再也不用东奔西走了!”作为全族的最高领袖——方老,觅得这块“风水宝地”,我果断地发布了“口谕”。
这是公元1732年。
“我”是谁?别急,请先听敬酒歌,干了牛角酒,再容我细细道来。
5000多年以前,以蚩尤为首的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多次激战而败北,祖先们被迫迁徙,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舜帝“南巡狩猎”,先民们再度流离,跋涉西迁。600多年前,西氏族向“赏”氏族讨地,祖先们从此得以安身,“西江”由此得名。
“方老,我们合个影吧!”一群中学生模样的现代人围着我,前方不远处,则是大人们架着各式“长枪短炮”向我们“瞄准”。“我要去后山‘视察寨子呢!”瞅准一个空隙,我赶快溜之大吉。
看,这就是我们吸取祖先智慧,结合地形特点而精心建造的山寨。从望寨亭中放目,雄伟寨貌尽收眼底。白水河绕寨脚蜿蜒曲折,密密匝匝的吊脚楼从河边攀延两条山峰层叠而上,垂直高度达400米以上。在寨下的芦笙坪中仰望,层层叠叠的吊脚楼鳞次栉比,次第高升,直到山顶。两个寨峰有苗族崇拜的一对健壮牛角形状布局,自然天成,举世无双。每栋木楼飞檐翘角,如飞鹰展翅。建造呈“连叠”一样的诸房,远看似大亭廓套着小亭廓,近看又是房连着房。陡峭处,房房叠罗,蔚为壮观。其建筑艺术与风格,堪称“中国一绝”。
再看看吊脚楼吧!
西江1000多幢民宅,全是吊脚木楼,别具特色。整个房屋架式,不要一钉一铆,盖着一色青瓦。椽皮瓦底托枋涂上白灰,脊梁顶用瓦块饰以“龙脊”图案,脊梁中部饰以“龙宝”,两头翘角对称,外型式样美观大方。楼房中,最大的是三层八柱四间,第一层放生产工具,关养畜禽,贮存晒干的农家肥;第二层住人,分客厅、卧室、堂屋,有取暖间、厨房;第三层贮存粮食、饲料、瓜豆等生活资料。每幢木房里,客厅中央挨近后壁处摆着一张木制花边长桌,作宴客用,堂屋前外廊安有固定的曲条靠背木凳,俗称“美人靠”,供平时乘凉闲聊或会客所用,也是每家互应呼叫与活动、观景的场所,更是姑娘妇孺们作衣刺绣的好地方。
为何将房屋建在悬崖陡坎处?是这样的,苗族先民是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以聚居便于相呼应,抵挡外来侵害,有事呼之快捷。开辟寨子的先民,为节约用地不致为造房占用一块平地,让平地另修田造土。世代以来,苗民虽是住劣地陡坎,由于勤劳,又具有造房艺术,把劣地陡峭处变为优势,于是用吊脚楼形式作以弥补,使住房宽敞明亮,以此改变了环境,祖祖辈辈得以生存。西江吊腳楼营造艺术,2005年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咦,每家房顶上怎么长着一个树桩?”被嗨哟嗨哟捶打、烘烤,而散发出令人垂涎三尺清香的烤糍粑“穿越”回现实中的我,不禁对这些树桩产生了浓厚兴趣。待到日落时分,树桩里冒出一股又一股轻烟,“嗨,原来是烟囱啊!”苗家人的思维真是实用而艺术。
“三千年太久,何必计东还”,再次翻越雷公山,我不禁轻轻吟咏着支公鹤的诗句,依依作别。
西江苗寨,我一定会再次“穿越”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