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发展脉络与基本规则论略
2017-06-01周向红常燕军
周向红,常燕军
(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智慧城市发展脉络与基本规则论略
周向红,常燕军
(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最初的概念推广知晓阶段发展到落实推进、建设监管和项目风险评估的2.0阶段,但关于智慧城市发展目标探索与规划建设标准的争议从未停止。
一、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及概念辨析
(一)理论依据
1.新供给经济学。新供给经济学核心是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而智慧城市通过实现“物”与“人”的有机联通和在公共服务方面提供有效供给,实现城市交通规划与空间布局规划的协同,从调整供需关系的视角克服“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①。
2.城市精明增长理论。该理论主张用足城市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社区重建,开发废弃工业用地;混合城市用地功能,鼓励公共交通和步行,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环境,是一种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②。
(二)技术支撑
1.数据获取与挖掘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数据的储存、分类和归纳。云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及储存,使城市发展的所有数据得以保存;统一整合数据,满足智慧城市对数据共享的要求;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类与归纳,城市建设者只需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查找,就可快速获得所需数据。
2.物联网技术。该技术使物品在虚拟网络中传递,实现实物与虚拟网络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在进行物体传递时会通过传感器技术组成的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再借助通信技术将所有信息传递至需要该信息的主体。
3.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整合构成的管理云系统是实现智能操作的根本。云系统下的所有硬件设计均可协调合作,根据硬件功能分配任务,完成传统计算机技术中较为缺失的智能分配工作。云计算平台可快速处理突发情况,合理整配所有工作。
(三)概念辨析
1.数字城市。将城市各类信息汇总,运用数字、信息及网络等技术,将人口、资源、社会和经济及环境等要素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可视化,数字城市强调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2.智能城市。智能城市强调城市组织功能的非人工化,即解放人力,所有事务均可由计算机直接处理,它更为关注城市智能技术转让、智能产品开发、智能技术创新,是创新产业的温床。
3.智慧城市。《欧盟智慧城市报告》(2007)从经济、环境、公众、流动、居住和管理六大维度界定了智慧城市。Toppeta指出智慧城市是利用ICT和Web2.0技术,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的城市发展模式。Washburn等指出智慧城市是通过智能计算机技术使城市的关键技术设施和服务更加智能和高效,包括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公共安全、房地产、交通和技术设施等。智慧城市概念源于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实践
(一)发达经济体智慧城市的发展实践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90—2000年是萌芽期,光纤局域网、高速数字线路和3S等技术出现;2001—2007年是奠基期,传感器网络、2G和WI-FI等新技术出现;2008—2012年是发展期,云计算和社交网络快速发展;2013年至今是发展深化期,4G和人机互动等技术出现。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其建设规范、发展模式和应用范围及评价标准已基本形成,如图1所示。
1.美国。1993年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税收政策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及数据开发等领域来架构智慧城市实践平台。包括城市智能电网、联邦智能交通系统、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道路照明工程、智慧社区建设等。
2.欧洲。2000年以来欧洲颁布了一系列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通过信息共享和低碳战略推动城市低碳、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英国南安普顿市以“智能卡”项目成为英国第一个智慧城市,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对住宅及设施实施节能技术来降低城市资源能量消耗量③。瑞典斯德哥尔摩市被评为首个“欧洲绿色首都”,西班牙巴塞罗那成立第一个国际Fab Lab来体验城市自主学习的快乐④。
3.亚洲。日本自2005年,逐步实现了“基于电脑终端通信的电子向导社会”。韩国首尔2006年开始加强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规划和智能管理中的应用。新加坡2006年开始构建互联互通的信息社会,推动公共政府、金融服务、教育发展、媒体娱乐、医疗保健、旅游与零售业、制造与物流等领域的智能化。
(二)国内智慧城市的实践
1.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2007年是萌芽期,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全面展开,物联网、2G和三网整合等新技术普及;2008—2010年是初建期,云计算和3G等技术快速发展;2011年—至今是快速建设期,4G网络和大数据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建设重点集中在交通、旅游、家庭、养老、医疗及电子政务等方面的智能化与智慧化。
2.智慧城市基本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基本体系包括设施基础、信息平台、基础数据、智慧应用四部分,如图2所示。
3.基本建设模式
(1)政府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七大报告》《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均提及发展智慧城市。2015年“智慧城市”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政策也层出不穷。
(2)运营商建设。中国移动构建智慧城市的通信平台,推动城市网络工程的建设发展;中国联通侧重与政府合作,整合产业,寻找适合智慧城市生长和发展的领域;中国电信以网络为切入点构建“光网城市”,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
(3)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各类企业协作,其建设模式正随着企业的参与发生变化,互联网巨头正以开放合作的模式加入智慧城市建设中。
4.评价体系逐步建立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年发布了智慧城市指标建设的相关指导意见,并于2016年初步建立了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图1 主要国家或区域智慧城市发展进程
图2 智慧城市基本体系架构
三、推进战略和发展路径
(一)推进战略
1.试点—缝隙型战略。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无法完成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可通过试点—缝隙型战略在城市的不同领域进行智能建设尝试,以区域优势选择一定项目在城市中试推广,提前做好全面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准备。
2.平台—圆弧拱顶战略。Keystone在建筑行业意为拱顶石,本文将智慧城市的服务平台也称为Keystone。将拱顶石嵌入圆弧建筑的正中位置,既可避免石头掉落也可提高圆弧结构建筑的稳定性。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如同拱顶石,既是新旧产业之间的连接,又是技术价值的展览馆。在此平台上,城市信息交流效率提升,传统模式与创新模式交融发展。
3.主宰型战略。政府对智能化城市平台的运行进行管理,使传统工业与智能化城市的信息产业结合为共生一体化的产业。一体化的产业可将获得的利益及力量统一作用于利益相关者。通过产品、技术及系统等方面的智能化,城市经济和社会环境都能得到发展。此战略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智慧城市群”战略。智慧城市群作为一种区域发展新模式,是由信息技术驱动共同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组群。各城市间经济交往密切、资源共享频繁、产业分工合理,可实现城市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及产业空间整合。该模式或将成为国内一些区域未来发展的重要选择。
四种战略既可独立使用,也可混合操作。
(二)发展路径
第一阶段:新旧更替相互交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传统城市的改造,以及将其与智慧城市的产业项目相融合的过程。
第二阶段:智慧城市完善阶段。完善智慧城市的管理模式,使其中的产业及项目能够在完善的管理下进行互动与互补。
第三阶段:新兴产业及新兴项目的培育和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需对涉及的产业进行调控并促其发展,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衔接融合。
第四阶段:智慧项目的风险评估、建设监理和跟踪监管阶段。智慧城市更加注重实效性和落地性,建设投资回归理性。
四、政策建议
(一)规范标准化建设
在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方面,要按照国内外智慧城市标准化的要求,以研究院及大学为基地,增加我国标准化成果数量,加强行业标准制定力度,提高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巩固中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影响力。
(二)重视顶层设计
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政府主导,专门机构负责,从国家层面进行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城市对人、物和事等多方面的管理,满足城市居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感官享受;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及调整,根据城市特色制定建设方案,提高城市间的差异性。
(三)丰富多种建设模式
在建设时要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居民综合素养及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考量,寻找出最适合的建设模式。例如,德国智慧城市建设方向是节能与环保,但城市间侧重点不同。各地要根据自身优势,制定不同的建设方案,保留城市不同的文化底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既有受国家战略所驱动而实施的方案,也有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方案,较为常见的是政企合作模式。
(四)加强国际合作
在智慧城市领域,新加坡、瑞典、丹麦和英国等均与我国开展过合作,但在合作项目数量、合作深度和项目创新能力等方面仍需深化。在满足我国“十三五”规划中与城镇化建设相关发展需求的同时,需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更加深化的全面合作规划,包括智慧共享、资源整合、金融创新、合作开发、产城联动和共对挑战等六大战略方向。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作为工作重点。推进智慧城市2.0建设,依法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进行监管,是对国家制度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177)和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智库专项项目(1200219317)的支持。]
注释:
①贾康等:《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1期.
②Handy S.Smart Growth and the Transportation.1and Use Connection:What does the Research Tell U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5,vol.28,No.2,pp.146—167.
③DE Baz,J Bourgeois.Smart Cities in Europe and the ALMA Logistics Project.Zte Communications,2015,vol.4,No.4,pp.10—15.
④Bakici T,Almierall E,Wareham J.A Smart City Initiative Case of Barcrlona. 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13,vol.4,No.2,pp.135—148.
编辑 张志强
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