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学院百年诺贝尔史上的第一次与流行握手
2017-06-01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3日下午1时,诺贝尔奖官网公布最新消息,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该奖项。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唱了《答案在风中飘扬》的美国摇滚乐手鲍勃·迪伦。虽然人们一直将这位伟大的搖滚乐手称为诗人、文学家,这一次,诺贝尔文学奖终于给了他一个“官方肯定”。
巨大争议
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的巨大争议有: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一位民谣歌手是否合适?歌词跟文学创作(或者说诗歌)的界线在哪里?在文学成就和文学影响力方面,鲍勃·迪伦与那些久负盛名的世界级作家能否比肩而立?
支持者认为评委会态度先锋,大胆突破;反对者则认为将文学奖颁给歌手,更像是评委们的一次集体“致青春”。
实际上,对诺贝尔奖而言,这并不是第一次把文学奖颁给“非文学”人士。此前有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和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去年的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位记者。而在全世界数不尽的文学写作者中,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无疑是另一种层面的“遗失”。我们还可以列出另一份名单: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契诃夫、卡夫卡、乔伊斯、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普鲁斯特、伍尔夫,包括鲁迅、老舍,他们都是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但又无可争议的大师,依然在一代代写作者和阅读者心中闪耀着无法遮蔽的光芒。
作为“硬奖项”的科学类诺贝尔奖都具有亲民、接地气的一面,作为“较软”奖项的文学奖,在重视文学成就的同时,当然更会考虑作家和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对于时代进步的价值和意义。恰恰是在这些方面,鲍勃·迪伦的成就,是其他提名作家难以企及的。鲍勃·迪伦获奖,可以视为诺贝尔奖对大众流行文化的承认和加冕。
解读:从诺贝尔奖的权威性看,争议引发的是关于“流行文化与高雅精英文化”“歌词创作与文学作品的界定”等观点的碰撞,并且由此反射出鲍勃·迪伦的成就以及他的音乐、词曲所引发最大限度的社会参与,这可能正是鲍勃迪伦获得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重大意义。
这是一种文化潮流
(来源:外滩教育)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写在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好歌也是一首好诗,诗词本就是用来吟诵歌唱的。但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不仅在此。瑞典文学院的那些大佬们,已经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深刻变化,大众和精英的日常文化消费品,早已不再是传统的印刷文本,阅读早已碎片化、娱乐化、多样化了。
大众与精英的阅读模式已越来越同一化,各种文本的界限日益模糊,文学或文化经典也已被消解或转化成雅俗共赏的多种“迭代”产品:流行歌曲、动漫游戏、影视形象,甚至推特、脸谱、谷歌、百度、微信、微博、公众号、直播……互联网不断将以前不登大雅之堂的个体创意或想象,通过移动终端联结成公众文化消费产品,最终消解了传统以书写文本为中心的知识构建系统。
思想、文化、创意、美感、生活及生命的意义都可以用多元的、丰富多彩的,极具个性的方式呈现和联结,边缘随时可变成中心,特殊转眼成为主流。
解读:就像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所评论的:“诺奖给了歌唱,给了灵魂,给了流行”。这个时代是轻的、微的、率真和活泼的,这是时代的选择。所以阅读碎片化、娱乐化、多样化引发了大众与精英阅读模式的同一化现象的产生,那么这应该是社会进步推动的“文化趋势”,这样的趋势决定了我们应该倡导多元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这是一种世界文化潮流。
(李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