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评价新闻的思想观点和社会价值
2017-06-01颜伟斌
颜伟斌
【解题钥匙】
一、考点梳理
在新闻作品中,“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是指作者对新闻事件所持的立场观点、道德判断、价值取向等。但有的时候,命题者不会直接问及这些内容,而是用更隐晦的方式来设问。例如2011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第12题第(4)小题:“‘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该题实际上就是考查考生对华罗庚一些重要观点的理解和评价。
新闻作品一经产生,就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并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应该确立标准,这个标准要依据文章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人群特性;对文章价值的阐述要结合其中的人物、事件及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要把文章固有的价值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确立两者的关系,并对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作出判断。
对该考点的考查通常是以论述题的形式呈现,实质上是要求考生写一篇评论性的小文章。考生在评价时务必要强化文本意识,不能脱离文本,更不能超越文本妄加发挥;尽可能客观公正,既不过分夸大,也不忽略漠视;同时应结合文本,也不能脱离时代。
二、答题方法
1.严谨审题,把握范围。要能辨别出新闻文本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要细致把握新闻的命题角度,挖掘新闻报道的事件、人物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命题者对报道对象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角度考查,考查的层面也可以从表面的语句,到深层的普遍性的意义。因此,考生在答题之前先要审清题目要求,从而确定思考的范围和角度。
2.紧扣原文,整合信息。考生应当紧扣新闻报道的原文,整合信息,寻找答案。评价类题型虽然有很强的主观性,但考生应该谨记问题是出自文章,是与文章紧密相关的,不可天马行空,纵意而论,要了解清楚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新闻事件的细节,发现人物身上体现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很多考生只知机械地摘录原文中的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所以致使答非所问。因此,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切合要求的答案。
3.联系社会背景,揣摩写作意图。写作意图就是创作目的,考生要通过探究作者在新闻作品中表达的东西,如对社会的批判、对人生的感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等,进而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具体来说,考生可以从文章的报道对象和记者的措辞、行文方式推测出来,同时要合理联系社会现象、学科知识,对新闻报道的对象作出恰当的评价,对所揭示的问题提出独到成理的看法。新闻写作背景一定要和该新闻产生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因此,考生应对当下的社会热点予以关注,可以结合普遍性的道德行为标准作出判断,不要进行夸大的分析与评价。评价时不仅要把文本放在当时的时空中,更要把文本放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放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中。不仅要看到事件或人物在过去已经产生的客观价值,还应看到在今天乃至将来可能具有的潜在价值。
4.遵循答题规律,梳理答题步骤。(1)综合权衡,稳妥立论。应当结合新闻报道内容,选择易于从选文找寻论据和进行表述的观点。(2)回读原文,精选论据。明确观点之后需要作简明扼要的论述。应回读原文,从新闻文本中精心挑选有力的论据用以支撑自己的观点。(3)简要论述,联系实际。适当扼要引用原文关键句作为论据,还要作精要的论述,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有的时候,还要联系实际适度分析,以使论证更为有力。(4)精要作结,回扣论点。最后要用一句话作精要概述,回扣论点作结。句式参考样式:“因此……”;“基于此,我们认为……”;“简而言之……”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互联网+跑步”
玩出新花样
□唐琳子
一方是國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一方是专注于跑步的创业公司,在“互联网+跑步”的效应带动下,二者联手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三个月前,招商银行与悦跑圈达成战略合作,招商银行面向总部4000余名员工,正式启动了一场为期100天的“跑步+徒步”运动。三个月后,这场名为“奔跑吧·招行”的活动,最直接的战绩就是,总跑步里程超过80万公里,燃烧卡路里超过6000万卡,部分员工体重明显下降。
在双方这次的合作中,还意外诞生了另一个成果——“企业跑团联盟”,招商银行与悦跑圈在全方位总结这次活动的经验与模式之后,计划将“企业跑团联盟”作为一款商业产品对外推广,双方共同享有企业跑团联盟这项赛事。
在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期之后,9月1日,“奔跑吧·招行”正式开跑,吸引了包括招行总部40多个部门在内的4000多名员工参与,每周团队平均里程TOP5超过50公里,每周个人平均跑步里程TOP5更是超过300公里。
谈及举办这场跑步运动的初衷,招行工会负责人坦言,以前招行举办过各种各样的运动会,以及各个单项比赛等。这些比赛虽然效果很好,但运动结束后大家的运动热情也随之消失。“本次活动前后持续时间达到一百多天,我们希望改变以前的运动模式,通过一百天的时间来培养员工良好的运动习惯。希望员工形成习惯,自觉自愿锻炼,这才是最终目的。”
然而,如何能够调动起每个人的跑步积极性,成为招行总会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介绍,因为涉及到招行总部的几千名员工以及整个架构体系的协调,这场规模庞大的跑步活动,对于招行而言尚属首次,用耗时又耗力来形容并不为过。
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够顺利组织这场运动,招行以部门为单位组建了50个跑团,同时总行行长室也组建了单独的跑团,全部跑团组成了招行跑团联盟。通过跑团与跑团之间的竞争、跑团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竞争,带动所有人员都运动起来。
在奖励机制方面,招行还制定了一个奖励方案:按月度奖励部门,活动结束奖励个人。这种既注重奖励部门,也注重奖励个人的方式,把个人荣誉与部门集体荣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主动性,为活动顺利开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技术层面,悦跑圈则深度结合招行总部的定制化需求,单独开发了一套手机APP系统,可以随时了解所有跑团徒步信息,跑团内部个人也可了解其排名情况,信息及时公开,该系统对徒步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招行总部正计划尝试在全行推广徒步活动,在增强员工身体健康与满意度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效率与效益的双提升。
一个有趣的情况是,据招行总部员工反映,跑步活动开始之后,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吃饭喝酒的次数少了,徒步活动的次数多了;开车上下班的时间少了,走路或跑步上下班的人多了;周末在家休息的人少了,集体徒步爬山的人多了。
悦跑圈联合创始人吴文业指出,与以往相比,如今企业跑步运动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精准记录员工跑步数据,通过对跑步数据进行检测与分析,不仅可以有效督促员工的跑步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形成一个长久有效的跑步机制,为调动员工积极性与增强企业活力,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选自《广西新闻网》2015年12月27日,有删改)
1.文章开头一段属于新闻的导语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答:
2.该则新闻中,招行总部是怎样保证这场跑步运动的顺利组织的?效果如何?
答:
3.结合文章内容和社会背景,谈谈“互联网+跑步”给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创新发展以怎样的启示?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