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混乱怎么办

2017-06-01雷其坤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鸿门宴第三人称主旨

雷其坤

美国学者唐纳德·奎恩说:“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維的过程。”如果思维混乱,必然写不出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的佳作。那么,作文时遇到思维混乱该怎么办呢?

一、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写出主旨

古人曰“文以意为先”。所谓“意”,就是文章的主旨。高考作文所给材料或题目,立意的角度一般是多种多样的。考生面对作文题目或材料时,往往会联想到许许多多相关的材料。如果大脑中一团乱麻,没有头绪,就动笔写作,作文的质量可想而知。这时,必须要做的工作是:1.先在草稿纸上写出你所想到的几种立意。2.然后从中选出最合适的立意。标准是:准确(符合题意)、深刻、新颖;自己有话可说。3.对选定的立意进行推敲、锤炼,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易中天教授在著作《闲话中国人》中谈到,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大家并不陌生,但要着眼于“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来审视,充分揭示其深刻内涵,可以将三“得”结合起来考虑,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两“得”来立意,还可以就其中的某一“得”来确立主旨。题目给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性。要注意的是,即便就某一“得”来行文,主旨也可以不同,诸如:沉得住气是人生的智慧;要成器,须沉得住气;沉得住气才做得成事。如果你对“沉得住气”感悟深切,积累材料较为丰富,可以将作文的主旨锤炼为这样一句话:沉得住气才成得了事。

二、确定合适的文本,选择恰当的表现手法

确立了文章的主旨,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是:确定文体。如果作文题目允许自选文体,那么,首先确定文体: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充分展现写作的才华。

1.如果确定写作议论文,接下来要做的是:

(1)考虑分几个层次、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思考,最好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这样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

在草稿纸上把思考的成果记录下来:

【中心论点】沉得住气才成得了事

【是什么】所谓“沉得住气”,就是(在异常情况下)保持头脑冷静,心境平稳,不惊慌,不浮躁。

【为什么】沉得住气才能化解危机;沉得住气才能迎来转机;沉得住气才能把握时机;沉得住气才能掌握先机……

【怎么样】沉得住气要有控制情绪的理智;沉得住气要有博大的胸怀;沉得住气要有坚韧的意志;沉得住气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态……

可以着重在“为什么”“怎么样”中的某一个层次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

(2)考虑各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是否恰当。如有不当,进行调整。

(3)根据中心论点或分论点选用合适的材料。

论据越典型越有说服力,越新鲜越有现实性。论证“沉得住气才成得了事”这一论点,一个使用某同学的事例:他在做化学实验失败之后沉住气,最终将实验做成功了;另一个使用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的中国医药科学家屠呦呦女士的事例:她毕生致力于药物青蒿素的研究,她领导的课题组在190次失败之后,都能沉得住气,终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对疟疾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两者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还要注意各种论据的搭配,或同向强化,或正反对比。根据论证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2.如果确定写作记叙文,接下来要做的是:

(1)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明确写作的样式:一般记叙文?小小说?寓言故事?故事新编?

有的同学擅长故事新编,可以借旧瓶装新酒,推陈出新,表达鲜明的主旨。例如,鸿门宴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可以“拿来”表现“沉得住气才成得了事”的主旨:鸿门宴之前,刘邦沉得住气,利用张良与项伯的关系,与项伯约定为儿女亲家,让项伯甘愿在项羽面前为他说话,并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危急关头“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上,刘邦沉得住气,张良、樊哙也都发挥了作用,终于化解了危机。当然,故事新编要有创造性的演绎,而不能简单地复述故事。

(2)选取写作对象。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还是他人的故事?写真实的事情,还是写虚构的故事(虚幻的梦境)?写一个人,还是写几个人?

有的同学对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事迹很了解,可以将屠呦呦研究青蒿素与其他医学家沉住气研究某种药物的故事组合起来,也可以将屠呦呦的故事与其他领域的科学家的故事巧妙组合起来,以突出表现“沉得住气才成得了事”的主旨。甚至还可以将屠呦呦的故事与著名电影导演卡梅隆的故事组合起来: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上映之后大获成功,而他在10多年前就想要拍摄这部电影,但当时的技术条件还达不到要求,于是,卡梅隆沉住气,在等待中筹划。时机成熟,《阿凡达》震撼问世。此外,还可以通过梦境将不同的对象聚合在一起,也可以假想自己是记者而将不同的故事串联起来。

(3)设置故事情节。如果叙写一个人的故事,可以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来行文;也可以采用倒叙,即先写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的、最吸引人的精彩片段,然后再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可以增强情节的生动性,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4)选择叙事角度。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还是用第三人称?用第一人称,体现鲜明的主体性与浓郁的抒情性,给人真实感;用第二人称,直接呼告,便于抒写强烈的情感;用第三人称,能自由灵活地叙写故事,不受时空限制。

本来叙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最后才交代某人就是“我”。叙述他人的事情,如屠呦呦的故事,可以不用第三人称而用第一人称,仿佛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变换写作角度,会使文章新颖别致。

三、对形成的写作提纲进行审视、修改

前面所说的内容,都要在草稿纸上作记录,最后形成写作提纲。写作提纲力求简明扼要,通过对其进行审视、修改,就可以按照提纲作文了。

形成提纲虽然要花一些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如老舍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写作中要养成先写提纲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鸿门宴第三人称主旨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It’s Your Turn, Roger! (I)
平淡真实显主旨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