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宋代画家李公麟及其艺术之路考

2017-06-01陆晓明

艺术评鉴 2017年5期

陆晓明

摘要:宋代李公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不仅对古代优秀的绘画进行继承发展,而且不断开拓创新,创作出独特的白描绘画,被称之为“天下绝艺”,对后世绘画产生重大影响。他广泛的绘画艺术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艺术史上一位重要的承前启后的大师。

关键词:宋代画家;李公麟;艺术之路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014-02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宋代属于一个经济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在此时期,各个行业都发展迅速,并相应产生了一定的资本主义。宋代艺术绘画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李公麟成为宋代画家的代表之一,字伯时,号称龙眠居士,安徽舒城人,曾出生于士大夫家庭,由于家中古书绘画藏有丰富,使李公麟自幼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并不断继承古代艺术绘画方面的学识,成为一名绘画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绘画方面成就突出,他不断思考创新,在前人线描的基础上独特创作了“白描”绘画法,将画面的整体神韵提高到了更深层次,也把线条绘画推向了顶峰,是一位影响深刻的大师,为当时的中国艺术绘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宋代画家李公麟实现艺术成就的条件

(一)宋代为艺术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宋代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发展,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不仅形成了比较繁荣的商业经济,而且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步萌生了资本主义。宋代的都城在当时来讲,是比较庞大的城市,人口的承载量在世界上也算是最多的。宋代良好的社会背景为艺术、文学等相应社会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当时的绘画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二)丰富的家庭收藏为李公麟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公麟出生于士大夫家庭,其父李虚一是当时宋代的一位文物书画收藏爱好与鉴定者,家藏较为丰富。当时也是宋代文人画创作比较流行的时期,再加上家藏丰富,李公麟在其父的指导下,从小就培养了如何对文物字画进行鉴定与欣赏,每每看到古代名画,都会进行临摹学习,使其在青年时代,就在绘画创作能力上有了极大的进步,这离不开时代的氛围与家庭的熏陶,李公麟在内外条件都得力的情况下,不断探索学习、创新画法,最终成为宋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

二、宋代画家李公麟的艺术成就

(一)宋代画家李公麟艺术造诣的文化来源。李公麟由于出身家境比较富裕,从小就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在宋代以儒家理论为主要学习方式,这也成为他修身学习的根本,由于出身于士大夫这样的家庭,家中藏书、字画比较丰富,在童年时期,他就在博览儒家名典古籍的同时,浏览家中藏有的不同风格的艺术绘画,并不断摸索其中的内涵与意境。随着年龄的增加,他并没有放纵自己,而是更加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与修养。他在学识上的博达与在绘画上的深厚积淀,使他能够在艺术领域不断发展与创新,最终成为了宋代的绘画大师。也正是由于他刻苦的研究与深入的学习,才会在绘画这块艺术领域中不断取得非凡成就,如他在佛教形式的绘画中,就十分巧妙地使用中国文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趣。因此,在罗汉形体绘画上,就选用世间一般人的面貌,笔法清淡娴熟、真实生动,充分表现出了这种绘画不断向世俗化转变的趋势,这也是与同时代其他绘画大家的区别。这种绘画风格是对当时中国佛教绘画艺术的思考与挑战,在艺术的实践中创造出了一种新形式,并逐步形成典范。

(二)宋代画家李公麟拓展了艺术创作的内涵。李公麟的绘画作品范围比较广泛,这是当时绘画大家都望尘莫及的,所绘画的范围包括佛教绘画、人物描写、山水花鸟、动物绘画等,成就非凡。这归功于他在多方面的不断发展与认真揣摩。(1)他善于与当时的文人、画家进行交流,兼收并蓄各类有益的艺术形式。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下,李公麟与一些文人、画家交往比较频繁,如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经常在一起赋诗作画、谈论艺术发展与古今变化,友情很深。这种交流为他拓展艺术内涵起到极大的作用。同时,李公麟还广泛接触社会中低层的人物,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体会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精神面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正是他对各个层面人物生活的真实了解和体会,才能在作品的描绘中充分体会出人物的仪态、动作、表情等方面的形似和神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互相的交流与探讨中,不断增长绘画知识,并极大地激励了画家的创作灵感。这是他不断亲自经历与实践的结果,其作品表現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不仅丰富了当时的绘画内容,而且也拓展了绘画的内涵。(2)李公麟善于临摹,其临摹手法比较多样。由于李公麟出身家庭富裕,家中书法名画藏有丰富,这就给李公麟提供了绝好的学习机会,能够一直临摹古画并借鉴画家艺术技巧。李公麟在临摹画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仿照,而是添加自己想法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如他临摹的唐代画家韦偃的作品《牧放图》,就是对该画进行了不断的创作,成为一副气势宏伟的临摹作品。

(三)宋代画家李公麟在“文人画”上的更新创作。李公麟的画主要体现在神韵上,其“文人画”特别强调画中的意韵,是主张将绘画艺术中引入文学思想的一位画家,达到通过使用笔墨线条勾勒的图画来进行具体表现,是将抽象绘画通俗表现出画家思想的一种创作。在宋代,当时的绘画艺术正处于比较活跃的时期,其绘画的思想到处充满了各种新鲜因素,李公麟是宋代时期比较追崇文人画创作的画家,作为一名学识丰富的士大夫画家,他经常与书画好友进行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变化的切磋和谈论,使其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注重文人画的审美与尝试创作。在此基础上,还借鉴了吴道子和顾恺之两位画家在绘画上的长处,不断加以创作与修饰,形成了一种精简朴素而又克制内敛的绘画线条,这些表达思想的线条是经过不断的探索琢磨,而从复杂的事物中提炼出来的,笔画线条的精准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神气。例如,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是将不同形式的线条变化来表现人物神情的,用粗细、斜深、宽扁等形式的线条来刻画文殊菩萨恬静淡雅的神态,刻画弟子们深思、专心听道与悟出道理的兴奋神情,通过这样的表达使画面更具有文人气息,也能够真实表达画家的思想内涵。作品《五马图》中使用紧密的小楷形式的线条,绘画给整个画面带来富有弹性的力度感,更浓郁的表现出了一种文人的气息。这都是一个画家不断进行思考与创作的结果,是宋代画家李公麟对当时绘画最大的贡献。

(四)“白描”是宋代画家李公麟形成的独特创作。宋代画家李公麟的白描作为一种线描形式的创作,不仅用不同形式的线条精准地表达了绘画内容,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风尚,从此使引领了人物画的审美趋势。白描人物画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内敛婉约之感,注重人物的内在神情,是宋代对人物画进行的创新尝试。针对不同的绘画事物或者是某一画面中的不同部位的表现形式,如画面轮廓、人物表情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在感情,都可以通过白描的不同线条形式来实现丰富但又不缺失变化的画面。

白描的创作是宋代画家李公麟的优秀之处,对于大多数的画家来讲都不可能达到这种造型能力。白描画法受到后来画家的推崇,一直被后世画家继承与发展,在清代时期,由于逐渐与国外进行通商,绘画艺术也得到了交流与传播,开通了白描绘画的新时期。近代,白描画法仍然是培养学生线描造型能力的重要学习课程。白描画法不仅弥补了人物画在造型上的一些生硬与不足,而且在中国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绘画方式,在中国人物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白描画法一直持续发展,并占有重要地位,归功于宋代画家李公麟的独创贡献。

(五)宋代画家李公麟的艺术创作成就。宋代画家李公麟艺术之路的创新,是在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对自己绘画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中进行的,在得到成就的这条艺术生涯中是经历了不同阶段才得以实现,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刻苦学习古代绘画艺术,并揣摩借鉴古代优秀的绘画技巧。由于李公麟出身士大夫家庭,家父喜欢收藏古书诗画,使得他自幼就受到了较好的熏陶,有不断学习和吸收传统绘画艺术的机会。年少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悟出古人笔法的内涵,已经掌握了绘画艺术的基本功。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模仿,他能够加入自己的思想,借鉴传统艺术的长处,转而化为自己的独特艺术创作。这也就进入了他创作的第二个阶段。(2)此阶段,将学习得到的丰富知识,运用到自己绘画的过程中,并更新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这个阶段也是他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并最终达到成熟的阶段。例如,其作品《临韦偃牧放图》,表现了画家在使用线描的同时加入晕染的绘画技巧;作品《五马图》逐渐倾向于使用不同形式的线条表现画面整体神韵的手法;《归去来辞》和《西园雅集图》等作品中,就可以看到逐渐成熟的线描艺术的表现手法。李公麟成功运用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一种独特的创新与发展,不仅对描述的事物进行了抽象的提炼与简化,并概况出所描对象的本质特点,而且要将画家表达的艺术情感体现进去,在整洁素雅的画面上读出独特新奇的韵味。白描形式的绘画利用简单的线条形式进行线描造型,画面内敛而含有豪放气息,流畅中带有弹性力度,是將文人画与画家的审美情怀加入绘画创作中的一种形式,白描作为“文人画”范畴的一部分,其独特绘画魅力受到大多文人画家的推崇,也使李公麟在绘画艺术上超越前人,奠定了自己绘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

三、结语

宋代画家李公麟具有丰富的才学与修养,他作为一名士大夫画家,不仅对优秀艺术进行继承,还不断思考创新,绘画广泛多样,他的创作成果以其白描画最为出名,被称之为“天下绝艺”,受到了后世的追崇与模仿,白描成为一种重要的绘画形式影响着绘画的发展。他不断追求创作,也为他在文人画和风俗画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地位,成为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化艺术人物。他是宋代一位杰出的画家,在中国的绘画艺术史上,也成为一代承前启后的大师。

参考文献:

[1]毕继民.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物画[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2]潘天寿.中国绘画史[M].团结出版社,2006.

[3]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