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女性不孕源流文献述要

2017-06-01何培李正伟许益娟柴蓓蓓张若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献历史

何培 李正伟 许益娟 柴蓓蓓 张若鹏

摘要:中国古代在女性不孕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卓越的成效,现爬梳古代主要经典妇科专著、中草药书籍以及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它们在女性不孕病因、病理、治则、方药等方面进行源流文献述要,以期总结出对现代女性不孕诊治有意义的部分。

关键词:女性不孕;历史;文献;述要

中图分类号:R271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5-0009-03

不孕症[1]即有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孕者。中国古代对女性不孕的论述有着悠远的历史,有很多说法包括“无子”、“断绪”、“绝产”、“全不产”、“绝子”等等[2-5],其中“全不产”指的是原发性不孕,“断绪”指的是继发性不孕。古代中医对女性不孕的理、法、方、药有着独到的见解,曾有《傅青主女科》等专著出现,但限于失传等原因,而未形成系统的独立专科。2004年笔者曾对“中国古代男性不育源流文献”进行了考证[6];但至今未见其他作者对古代女性不孕源流文献进行述要,现再次不惧才疏浅陋,与研究生一起爬梳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宝库,对女性不孕进行管窥,以期对古代男女不孕不育诊治形成[JP2]完整的总结,找出对现代女性不孕诊治有价值的部分。[JP]

1病因病理

对于女性不孕病因的认识,从战国到明清时期,古人的认识逐渐完善,并逐渐全面地认识到其病因病理,为后人对其治疗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西周《周易·系辞上》有:“乾……其动也直,是以大生;坤……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的论述。《山海经》中有“鹚,食之宜孙”,“鹿蜀佩之宜子孙”,“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其实如积、食之宜子孙”等记载。

战国时期医药巨著《黄帝内经》中《素问·上古天真论》载:妇女“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对不孕病理提出“治病求其本”论述。《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此生病,……,其女子不孕”;文中记载[7-8]督脉生病,女子不孕,是指一部分生殖器发生疾病而影响女子不孕;又督脉与肾关系密切,督脉有病,常影响肾中阴阳失调。病因以虚而论,《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怀而无子也”,这是医籍中最早提出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秦末至汉初古籍《胎产书》是我国最早的妇产科论著,载:“月朔(经)已去汁口,三日中从之,有子”。谓女方月经干净第三日中交媾,可能受孕有子,所述已明确男女交合须避开经期,受孕时间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当据此择时交合而受孕,可见该书择时受孕的思想当为优生学之首倡。

两晋南北朝时期,王叔和在《脉经·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记载,曰:“脉微弱而涩,年少得此,为无子。中年得此,为绝产”。在不孕疾病中,妇女脉微而涩,多与精气不足或气滞血瘀有关。

隋代时期,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论》中以实而论:“子脏冷无子者,由将摄失宜,饮食不节,乘风取冷;或劳伤过度,致风冷之气,乘其经血,结于子脏二冷,故无子”。

唐代时期,孙思邈《千金方·求子论》云:“欲求子者,当先知夫妻本命,五行相生,及与德合,并本命不在于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必得”;“凡人无子,当为夫妻俱有五劳七伤,虚羸百病所致,故有绝嗣之患。《千金方·种子法》曰:“浅则厥阴之分,融合之方,故能发生;所以受胎之处,在浅而不在深也;非月经来后,皆不可用事,惟经后一日男,二日女,三日男,此外皆不成胎”。

宋朝时期,有关女性不孕典籍逐渐增多,有《妇人良方》、《济生方》、《明堂灸经》、《资生经》等。以陈自明《妇人良方》为首,其中此书以虚而论不孕病因,曰“按大全风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使人无子”。

金元时期,有《丹溪心法》、《东垣十书》、《河间六书》、《针经节要》记载相关不孕症。其中尤以元朝朱震亨《丹溪心法》著名,载“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若是怯瘦性急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

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女性不孕的经典著作以及中草药书籍。有《石室秘录》、《广嗣纪要》、《医学纲目》、《本草纲目》、《妇人秘科》、《医方考》、《 校注妇人良方·求嗣门》、《景岳全书》、《神应经》、《证治要诀》、《医学入门》、《罗遗篇》、《古今医鉴》、《神灸经论》、《针灸集成》、《证治准绳》、《普济方》、《医宗经鉴·妇科心法要诀》等。

陈士铎著《石室秘录》着重从自身失调方面论述,指出:“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在书中详细叙述了十病,分别为胞冷、脾胃寒、带脉急、肝气郁、痰气盛、相火旺、肾水衰、任督病、膀胱气化不行和气血虚,这些认识在当代也是相当准确而明了。

万全的《广嗣纪要》中记载不孕症的先天性生理缺陷,详细阐述了女性“螺、纹、鼓、角、脉”等五种生理缺陷,并初步认识到具有这五种先天生理缺陷之人是不能孕育的,除了“脉”可治之外其它四种药物难以取效。

薛己的《校注妇人良方·求嗣门》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不孕的各种后天性因素,云:“窃谓妇人之不孕,亦有因六淫七情之邪,有伤冲任,或宿疾淹留,传遗脏腑,或子宫虚冷,或气旺血衰,或血中伏热,又有脾胃虚损,不能营养冲任,……勿当求其源而治之”[9]。此医籍全面论述了女性不孕的病因不仅有外感六淫之邪气,还有七情过度及体质因素等,认识到不孕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治则

对于源流文献记载女性不孕症的治则主要从针灸和方药两个方面,现概述如下。

21针灸汉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妇人杂病》是较早记载了使用针灸治疗不孕症的专著,书中载有针灸助孕方法,云“绝子,灸脐中,令有子”;“妇人无子,及少腹痛,刺气冲主之”等。现将文献中[10-14]古代针灸治疗女性不孕方法整理如下表1。

22方药在方药方面,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提出了“女服盪胞汤,及坐药,并服紫石门冬丸,则无不得效矣”,这是孙思邈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方法之一;理法以先逐淤血下积聚,然后温养气血、补益肝肾;然后在临证运用时应辨证而施,治病求因。宋朝时期,以《妇人良方》为首,书中记载“秦桂圆、养真丸”丸剂,皆可温宫祛风、养血调经、调补阴阳,临床上可参考。金元时期,《丹溪心法》较为著名,首倡痰湿不孕,并提出了行湿燥痰的治疗法则及方药,为后人多习用,云“若是肥盛妇人……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用星、夏、苍术、台芎、防风、羌活、滑石或导痰汤之类;若是怯瘦性急之人……不能成胎,谓之子宫干涩无血,不能摄受精气,宜凉血降火,或四物加香附、黄芩、柴胡养血养阴等药可宜”;同期李东垣有六味地黄丸,“以补妇人之阴血不足,无子,服之者,能使胎孕”。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方药。现将文献中[7,14]古代治疗女性不孕的方药整理如下表2。

3验案举偶

31选自 《针灸正宗》[12]病者:胡安玉,年24岁,住南岸马家店。1947年2月于重庆初诊。病状:结婚4年不孕。在某医院检查认为输卵管不通,施手术打空气。因受空气压力,胸部及两乳胀痛难过,几天不变,不敢再去医院。又很多中医治疗,还是不孕。她表姐胡鹤青在我处治口眼歪斜好了后,介绍她来针灸。治法:气海、中级针四分泻三灸,胞门针四分泻三灸、子户针四分泻三灸。效果:在针灸6次后,第6月怀孕,1948年生一男孩。

32选自《古今医术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八十三》[15]儒者钱思翼子室,年三十余无嗣,月经淋漓无期,夫妇共处几年矣。思翼欲为娶妾,以谋诸余,余意此郁怒伤肝脾,虚火动而血不归经,乃肝不能藏,脾不能摄也。当清肝火补脾气。遂与加味归脾逍遥二药四剂,送至其家,仍告其姑曰:服此病自愈而受胎,妾可无娶也。病果愈,次年生子。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医家对于女性不孕的认识从零碎知晓到逐渐趋于病因、病理、治则、方药的系统化;不仅有对前人的针灸治疗经验的总结,有对处方用药理论知识系统的完整归纳,还有结合个人经验的经典医案论述;这对中医学不孕症的知识体系的深入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女性不孕症治疗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KH*1D]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麗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9[ZK)]

[2]李勤,候丽辉,张晗,等明代不孕症诊疗特色的挖掘[J].中医杂志,2012,53(5):387-389[ZK)]

[3]黄瑛妇科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ZK)]

[4]张延钧妇科病[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9:277[ZK)]

[5]戴德英中医妇科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2[ZK)]

[6]张若鹏,邵华中国古代男性不育源流文献考[J].中医文献志,2004,(1):11-12[ZK)]

[7]张奇文妇科医籍辑要丛书:妇科杂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3[ZK)]

[8]孟景春,王新华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98-499[ZK)]

[9]薛己校注妇人良方注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207[ZK)]

[10]皇甫泌皇帝甲乙经[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30-231[ZK)]

[11]郭霭春中国针灸荟萃[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4-115[ZK)]

[12]张淳妇人针灸古法秘要[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26-141[ZK)]

[13]常福丽针灸治疗不孕症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08,49(8):754-756[ZK)]

[14]蔡小荪不孕症证治经验[J].中医杂志1986,(1):15-16[ZK)]

[15]陈梦雷古今医术集成医部全录·第九册妇科[M].香港:宇光出版社,72-73

猜你喜欢

文献历史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 analysis of media coverages of Diaoyu islands dispute from American media and Korean media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