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任性还是合理消费?
——关注高中生的消费观
2017-06-01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罗卫平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罗卫平
有钱任性还是合理消费?
——关注高中生的消费观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罗卫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的提高,高中生手头上的零花钱也逐渐多了起来。在这些可自由支配的金钱面前,一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勤俭节约、适度消费,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规划,更缺乏指导。高中生正处于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
那么,高中生的消费观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他们又该如何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呢?
新闻回放:我的零钱我做主
新闻回放一:青岛市某高中学生窦某,看到他人骑越野摩托车非常羡慕,便瞒着父母用过年积攒的6000元压岁钱买了一辆越野摩托车。不料却因无证驾驶无牌车辆,受到交警的处罚——暂扣车辆,罚款400元,并通知校方负责人及家长,要求对他进行严格管教。
新闻回放二:滨海县某中学高三学生王某举办了一场生日宴会,地点在量贩式KTV豪华包厢,仅包厢的费用就花了1000元。“这钱是我自己积攒的零花钱,起初爸妈也不同意我邀请同学去那里唱歌,但最终还是被我说服了,他们可能认为这样有助于增进我和同学之间的感情吧。”王某说。
新闻回放三:情人节,高二男生小王在一家首饰店购买了一条价值800多元的铂金手链。“只送鲜花已经过时了,还要有更加特别的礼物才能博得她的欢心。”当被问及其金钱来源时,小王表示,“过年收了很多红包,加起来有五六千呢!”
新闻回放四:高中在校生小袁是韩国某明星团体的粉丝。她声称自己刚“入坑”,与偶像正处于“热恋期”,因此对该团体的相关产品极为关注。上个月,她买了该团体近700元的两张专辑。“其实我也想改变,但实在是难以抵制诱惑。”小袁坦言,“虽然我对零花钱有好的规划,但也敌不过偶像的吸引力。”
父母在孩子消费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孩子的超“钱”需求,家长不能总是心太软。 金钱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会伤人,家长们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若给予过多的物质诱惑,对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很不利。
成因分析:任性消费原因多样
任何一种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现象相联系。高中生的不合理消费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造成的。
1.高中生合理消费意识差
高中生是非辨别能力、自制能力比较低,社会阅历较浅,合理消费意识薄弱,容易受外界攀比风气的影响。此外,不少高中生在消费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具备了独立消费的能力,这就很容易导致盲目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
2.长辈过分溺爱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家长的工作也比较繁忙,有的家长出于对子女的溺爱或补偿心理,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子女需求,甚至有些家长认为给的钱越多就是越疼爱孩子的表现,把父母之爱与金钱挂钩。这种行为容易诱发子女的高消费行为。
3.学校教育的不足
为了应对各校之间教学成绩的竞争,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淡化了对学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
4.网络环境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对广大中学生来说,这无疑为自己的购物提供了方便,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淘宝、京东、当当等网站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如果不加以合理的引导,他们购物的欲望就难以抑制,进而产生不合理的消费。
5.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出现了攀比和高消费现象,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大众媒介、影视文化等传播不恰当的消费观念和宣传不适宜的消费内容,使得中学生们过早地熟悉了成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标准,容易产生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磨炼意志品质。因此,要养成不盲目、不任性的消费习惯,需要家长和孩子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
论坛观点:任性消费的隐忧与思考
学生家长杨先生:衣服、鞋子非名牌不穿,手机要最新款的。不买的话孩子在学校会受到同学的歧视,回家就向我和他妈妈发脾气。学校就像一个小小的名利场,让学生无形中学会了虚荣攀比,树立了金钱至上的观念,这种观念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天津某高中王老师:过度消费已经成为高中生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例如每年开学季,随处可见学生为迎接开学而拥挤购物的火爆场面。一些学生的开学花销,远远脱离了学生本身的消费能力。学期初他们便把钱花得差不多,剩下的日子便要借钱度日,更有甚者,为了满足个人消费不惜偷钱、骗钱。
北京大学夏教授: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尽管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让人痛心,但是对于学生,应该为他们保留一片较为纯净的天空,不应该让这些势利的东西进入学校。学校应该多向学生传递平等、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从本质上认清社会上的拜金现象。金钱崇拜只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它不是社会的常态,更不是社会发展的要素。
网友“清风”:针对我国高中生任性消费的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学生的理财教育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英国,在日常的教育中加入了关于学生理财的相关课程,从零花钱开始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管理能力。在美国,要求孩子从3岁开始对金钱就有基本的认识,5岁开始了解钱的由来,8岁开始知道如何存钱,10岁开始自己制订消费计划,13岁开始有自主计划能力,17岁时能够进行储蓄。在日本,全社会一直强调“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是要通过劳动获得”的理念,因此日本的高中生在打工赚钱方面的意识非常突出,打工使他们懂得了金钱的来之不易,也培养了他们合理消费的意识。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并不断投入,学生学习的物质条件不断得到改善。这时候,对高中生而言,提升精神文明、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课。
对策和建议:如何转变消费观念
既然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观是由多种因素合力造成的,那么要转变学生的消费观念,纠正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就需要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中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高中生自身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继承和发扬勤俭的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虚心接受家长和学校的正确教育和监督,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消费。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时尚,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东西。不必理会别人是怎样看你的,只要自己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就可以了。
家长:完善家庭教育
一是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培育高中生正确的理财观念和必要的理财技能,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支状况,消除孩子虚荣心作祟的念头,逐渐树立节俭消费、计划消费的观念。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让孩子了解父母挣钱的不易,珍惜劳动所得,学会诚实守信。
学校:举办各种活动引导消费
学校应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召开发扬勤俭美德的主题班会、开设合理消费专题讲座等,提高学生的节俭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
社会:营造理性消费的氛围
社会是学生消费的大环境,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念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应协调各方面力量,为学生营造一种崇尚节俭、理性消费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消费导向。就商家而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诚信经营,不诱导、误导学生进行与其身份不符的消费行为。
总之,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建立,离不开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学子们的高消费热才能得以“降温”。
进入21世纪,社会竞争愈加激烈,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会站得住脚。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其实也是在培养好的人格品德,也是培养一种能力。作为中学生,现在还没有参加工作的能力,但到了将来,也许你就会感觉到钱的来之不易,可能会对中学时的任性消费感到后悔。如果不想让高中生活留下遗憾,从现在起就要学会将有限的零用钱进行统筹安排,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