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群众的拥护给了我最大的动力
——访时任海宁市委书记、现任金华市副市长、义乌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毅
2017-06-01吴中美
◎本刊记者 吴中美
是群众的拥护给了我最大的动力
——访时任海宁市委书记、现任金华市副市长、义乌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毅
◎本刊记者 吴中美
记者印象:
2016年12月27日,正值义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期间,林毅很忙。
对他的采访一再推迟,终于约在了晚上近九点。
经过一天高强度的工作,俊朗帅气的林毅出现在记者眼前,神采奕奕,声音洪亮略沙哑,语速飞快。
白天在金华参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随即赶回义乌。晚饭在车上吃,一个盒饭,10分钟解决问题。晚上7点到达义乌,准时与赛伯乐集团一行洽谈。
等全部忙完,已是晚上近九点了。
记者为这么晚还打扰抱歉,他说,每天都是这样。并笑言,这是“呼吸式不间断工作法”。每天7点起床,半夜12点睡觉,7小时的充足睡眠,睁开眼睛就精神百倍地投入工作。林毅的工作周记以小时计,每周一公布在政府工作微信群“担当群”里,时间常常排至深夜。
说起时任海宁市委书记在海宁治水的“河长”岁月,林毅声音立马高八度,难掩深情与兴奋。
“万事开头难。在海宁治水,一开始也有不同的声音,海宁地处下游,花大力气治水,这不是打水漂吗?但是老百姓很拥护,很期待。到哪里调研,老百姓都对我说,当年的清清河水没有了,能再回来吗?我认准一个理:只要是有利于百姓民生的,符合科学发展方向的,就竭尽全力去干。”
在翻阅海宁治水的一些历史文件时,有两个文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一个是海委办通报第3期。2012年5月14日,全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召开,林毅讲话主题是:自己不污染自己,带头不污染环境。并明确了“河长怎么配,怎么干,怎么做,怎么考”四个问题。
还有一个是海委办通报第13期,同年11月7日,海宁市全民治水大会召开,林毅讲话主题是:全员治水、全域保水、全民护水。
通过这两次大会,海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加油开干!
在海宁治水的岁月里,O型血、狮子座的林毅就像狮子一样勇猛向前。
记者问,是什么给了你这么大的勇气?林毅说:“是群众的拥护给我了最大的动力,最坚定的执着。”
林毅的民生理念不仅仅体现在治水上。从海宁到义乌任职的公示期间,林毅特意走访了一批海宁任职期间着力推行的民生项目,从敬老院到托儿所,从残疾人庇护中心到刚刚落成的精神病医院……到了最后一站,竟至落泪,殷殷深情,可见一斑。
林毅说,治水是幸福的。工作上遇到烦恼了,就到我亲自担任河长的洛塘河边走一走,周围群众都会围上来,聊聊天,反映问题,那种幸福感无以伦比。
经过坚持不懈的治水,海宁市荣获全省“五水共治”优秀县(市)大禹鼎,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获全省优胜,省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从“合格”提升到“优秀”。
采访临近尾声,已是10点多,一个电话打来,他又马不停蹄地赶赴现场去处理廿三里火灾事故……
问:为什么河长制会较早地在海宁实行?
答:嘉兴水环境不好,我在嘉兴工作的时候一直有个强烈的情结,如果能有机会直接参与嘉兴的水环境治理的话,我肯定会全力以赴。我到海宁担任市长后,带着这份使命和责任,我就想在海宁治水。海宁地处下游,水环境不容乐观,人民群众的意见很大。真要花大力气治水,怀疑的有之,犹豫的有之,表面支持心里不支持的也有,当时的情况是“讲讲重要,想想次要,干干不要”。但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下定决心治水。怎么治?面对“九龙治水,谁也不管”的现状,我从江苏省无锡市学习回来后,就想推行河长制,党政负责同志来牵头,统筹、落实责任制。
问:海宁的河长制是如何推行的?
林毅检查治水情况。
答:首先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把水环境综合治理逐步纳入了法制轨道,为全市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和长效治水提供了制度保障。我们把水环境综合治理列为“一号工程”,首先成立了治水办,科学治水,铁腕治污。我们还委托省环科院科学评估全市水环境,摸清“我们的水到底怎么了”的家底,编制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和“八大行动计划”,14个镇(街道、开发区)同步制定各辖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计划,在全市构建形成条块结合、重点突出的“1+8+14”治理工作体系。这就是我们的作战图,河长就是各级指挥员。2011年4月,盐官镇和斜桥镇先行试点“河长制”工作,建立了领导联河、部门包河、干部管河的河长制度。“河长制”的优势就是提高了治水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试点施行后,效果很明显。2012年5月,海宁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市镇村三级领导承包了市内全部2469条河道,实行“包河治水”,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条河道、一名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抓到底,具体负责河道保洁、排污口封堵、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工作,并在河边树立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每一条河道还聘请当地一名群众代表担任监督员。接下来,嘉兴市肯定了海宁的做法,时任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说,嘉兴市要向海宁学习,成立治水办,推行河长制。经过坚持不懈的治水,海宁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问:当时您担任的是洛塘河的河长。是如何治理的?
答:治水,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治水背后是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发展理念的问题。治理洛塘河,我把岸上的产业结构调整、控源截污、关停并转、低小行业整治作为根本和工作的抓手。洛塘河是海宁的母亲河,穿城而过,从上游到下游共途经斜桥、海洲、硖石和海昌四个镇(街)。记得第一次去巡河,我们的母亲河,劣Ⅴ类水,真是心疼啊。一个多小时,我站在船头,观察河道内、河岸上的情况,和大家一起探讨综合治理的方法。当时洛塘河是通航的。运什么?运煤、运沙、运泥。为哪些企业运送?沿岸一些小型、低端产业。经过整体研究之后,我们下定决心,进行封航,沿岸相关企业关停并转,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在城市外环开通水道。母亲河实现不通航,再进行河道清淤,就治理干净了。作为洛塘河的河长,我每天都会抽空去走。沿线老百姓都会围上来跟我反映问题。有阵子老是闻到生活污水的臭味。最后查到原因是污水管道破损,由此彻底解决岸上的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六一”节,我到沿岸的街道幼儿园去慰问。家长反映有工厂利用晚上时间偷排废气,空气很臭,我当天晚上就去蹲守。再彻查下去,发现是污染企业,最后关停了企业。现在洛塘河治理后,达到Ⅳ类水。河两岸实现绿化美化,成为老百姓休闲健身的健康绿道。
洛塘河旧貌。/沈达摄
洛塘河健身走。/王超英摄
问:您从海宁到义乌任职,如何继续做好水的文章,当好河长?
答:义乌是中央、省委关注的地方,是改革的前沿阵地。到义乌工作很光荣。当时我得知任命的第一感受是惊喜,第二感受就是压力。作为市长,干字当头,最主要的是要把市委的决策部署贯彻好、执行好。当前就是要着力打好“拆治归”组合拳。延续治水的话题,义乌是一座缺水型城市,工业企业多、外来人口多、城市环境容量小、生态补水少,水环境治理难度较大。义乌建立了“1+9+14+ 6”治水新模式(即以1个总体规划为引领,突出9大源头治理,明确14个镇街主体责任,建立6大保障机制),出台了源头治理系列“义乌标准”。在2015年开展全省首批“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为每位河长配齐终端设施,每条河流建立河长微信群,出台8项配套制度,推动巡河治河实时化、数字化、规范化。义乌治水工作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从流域治水向源头治水转变、从应急式治水向长效治水转变、从项目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2016年,全市7个省市控断面和3个出境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义乌江塔下洲断面提前一年高标准消灭劣Ⅴ类。我是南江河的河长,我会继续努力当好河长,交出完满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