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马说》中“不”字的特殊作用
2017-05-31张亮
张亮
韩愈的《马说》中,作者托物寓意、借题发挥、针砭时弊,虽文字简约,但构思巧妙。尤其是作者一反常规,在文中慷慨淋漓地使用了十一个“不”字。在古代汉语中,“不”表示一般的否定,与现代汉语的用法一致。韩愈在文中运用这些“不”字难道只表示简单的否定吗?它们有没有特殊的作用呢?笔者不揣浅陋,写下此文,敬请方家正之。
一、一气呵成,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作者在开篇发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感叹后,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不”字抒发了作者对“伯乐”不常有的惋惜与慨叹之情,它是全文情感抒发的基调。接着,作者用“不”字来写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流露出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悲憤,对人才受到无限委屈、受到虐待的控诉,它推动了全文情感的发展。然后,作者用“不”字来写食马者,“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达了作者对愚昧无知、残暴专横的统治者的憎恨,它是全文情感抒发的高潮。最后,作者用“不”字作结,“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它是全文情感宣泄后的升华。
由此看来,这些“不”字不是意义上的简单否定,而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在文中,这十一个“不”字贯串全文,一气呵成地抒发作者对埋没人才的统治者的强烈的不平和愤懑之情。
二、反复使用,铿锵有力地表达主题
“不”在古代汉语(假借字除外)和现代汉语中,只有一种读音,即“bù”,但“不”字连接后面的字音是四声时,“不”的读音变为二声,即“bú”。文中,除“才美不外见”中的“不”字读“bú”外,其余的“不”字都读“bù”。这样,在朗读中有一种音变之美。连贯全文的这十一个“不”中,第一个“不”字位于“而伯乐不常有”的中偏后的位置,否定语气也集中在句子的中偏后的位置上。第二个“不”字位于“不以千里称也”的句首位置,否定语气也集中在句首上。第三个“不”字位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中偏前的位置,否定语气也集中在句子中偏前的位置上。第四、五、六个“不”字位于句子中间,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否定语气也集中在句子中间。第七个“不”字位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后面位置,否定语气也集中在句子的后面位置上。第八、九、十、十一个“不”字位于句子中偏前的位置,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否定语气也连续集中在句子中偏前的位置上。这样看来,文中的否定语气有的在前、有的在中偏前、有的在中间、有的在中偏后、有的在后面,朗读起来,造成强烈的回环反复之势。
当然,深谙音律变化的作者知道,读音只是文章内容、情感的外化,他这样安排“不”字,只不过是为了铿锵有力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
三、前后呼应,结构上深化自己的观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这主要体现在“不”字上。首先,作者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不”字表明作者将从反面来展开议论。接着,作者用九个“不”字写出因食马者的浅薄愚妄而导致千里马被埋没的事实,论证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观点。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其真不知马也”再次用“不”字强调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观点。我们发现,在论证结构中,引论和结论的意思相近,且处于文章首、尾的位置,这一“前后呼应”的写法,在结构上深化了作者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
由此看来,初登仕途就很不得志的韩愈在《马说》中所用的十一个“不”字,除表示否定之意外,还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不平之气,营造出铿锵有力的朗读效果,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形式,从而进一步地深化文章主题。“不”字除了让我们为怀抱利器而不得重用的韩愈的不幸际遇感到悲哀、惋惜之外,更能让我们为韩愈高超的写作技能和娴熟的文字处理技巧而感到惊讶与赞赏。韩愈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唐宋八大家”之首!
【迁移训练】
1.回忆并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回答问题。
作者开篇用了两个“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后文用了两个“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在结构上有何妙处?
2.下面两个句子哪一种说法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1)“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
(2)“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
我认为 句好。因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