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菜栽培繁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2017-05-31刘雪利张玉秋于洋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育种白菜

刘雪利+张玉秋+于洋

摘要:白菜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品质最好、营养均衡的蔬菜品种,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其种植不受地域限制,所以在我国被广泛种植。目前白菜栽培的品种依然是以传统的品种为主,这就导致在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降低,而如果采用进口品种或转基因品种,虽然可以增加一定的收益,但是价格过高,安全性方面还会存在一定问题,这就要求在白菜选育和栽培技术上有所提高。

关键词:白菜;育种;栽掊

中图分类号: S634.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0.039

1 白菜种类的发展

白菜在我国的生产上可以分为普通白菜、小白菜、青菜、油菜等,小白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其口感比较细腻,鲜美,有独特的风味,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受欢迎,最早我国有白菜生产的地区是陕西西安一带,在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罐里就有白菜籽的记载,这说明我国白菜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之所以一直流传至今,因白菜含有大量蛋白质、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烹饪手法更是多样性。

2 白菜育种的发展

白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传统地方品种应用阶段,白菜种植主要是江南的大中城市郊区,以生育期不同的早、中、晚熟配套的地方品种组合,实现当地白菜的周年生产与供应;第二个阶段的发展是从20世纪80~90年代中期,生产的品种主要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矮抗青、冬常青、夏冬青、七一青(红明青)、605青菜,新选一号、小叶青、新场青等一系列品种,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民众的需要;第三阶段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一段时间,这阶段的发展是综合利用优新品种阶段,除部分上述的优良品种继续占有较大栽培面积外,我国开始不断地发展新品种,寻找新的栽培方式。

3 白菜育种的特点

随着白菜品种的不断发展,当前在我国白菜育种以及种子市场发展中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体种植面积较广,种子需求总量不断增加,依然是常规品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部分操作不当或者为了节省成本,造成种子品质良莠不齐,生产力和抗病能力不断下降,很难保证种子的纯度和产量;二是不同品种的白菜种子价格存在很大差距,各部分利润也不相同,进口的种子甚至是我国种子的几十倍,这就促进了我国品种选育工作的不断进步,利润空间非常大;三是白菜育种投入较少,我国的育种工作发展较晚,加上部分企业只为了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我国农业发展的布局,种子的繁育投入资金较少,没有合适的育种人才等因素,对我国的种子繁育工作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国有的白菜品种在不断凋零;四是国内白菜育种水平例如在耐热性、品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产量上,我国的白菜产量相对较低,品种的质量上也有待提高。

4 白菜资源繁育的創新技术

目前比较先进的是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技术,可以比常规的自交方式纯化的亲本快一倍,缩短为2~3年,这就大大的提高了育种的速度,加快了我国种子的更新换代。此外,其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应用于诱变和突变体筛选、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李岩等(1993年)、张风兰等(1994年)、余凤群等(1994年)、曹鸣庆等(1992年)通过对游离小孢子的培育研究,发现了孢子在繁育过程中可以很好地结合现有的前沿技术进行分析,对我国的植株再生和基因技术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张成合等(1999年)采用了现在比较先进的二倍体白菜进行了同四倍体的诱导技术,处理了秋水仙素茎尖,同时很好地结合了细胞学的原理,对可以产生诱变一代(c1)和二代(c2)在培育过程中减数分裂行为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刘惠吉等(1988年~2004年)对白菜幼苗生长点进行了用0.2%秋水仙素水溶液的处理,应用这种方式方法,选育出了四倍体的南农矮脚黄、四倍体苏州青、热优2号、寒优l号等,在我国的种植中是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新品种,这些成果说明采用四倍体多亲添加杂交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获得同源四倍体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新种质。

张增翠等(2004年)对通过试验对不结球白菜品种的矮抗6号繁育过程中其本身的父母本进行了AFLP标记分析,通过试验的分离和筛选出完全不同的两队AFLPB物,通过这种筛选过程中的不断组合可以揭示小白菜杂种与父母本之间的遗传关系,这种方式试验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应用于鉴定杂种真伪及纯度。卢钢等(2002年)通过对白菜农艺生产过程中的区间作图法试验对白菜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通过试验分析出叶型、叶柄形状、株高等白菜在生长过程中多个重要农艺性状连锁的QTL位点,分析出各个点位之间的QTL数目在1~5个之间,这些试验分析出各点位间存在的相关性。于拴仓等(2003年)通过对白菜的耐热性分析对白菜的性状进行了QTL分析,通过试验可以看出5个QTL紧密连锁的侧连分子标记,它们与QTL间的距离为0.1~2.4厘米。

白菜的去雄生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去雄的方式可以人工去雄、化学去雄、利用自交不亲和性或者直接利用雄性不育性等是现在生产中采用比较多的。由于十字花科的作物花器小、籽粒少,使繁育过程中不具有太多优势,也决定了其难以人工去雄。与此同时,如果长期利用这种方式会发生亲本间的退化作用,长期使用是不合理的,使杂交的难度不断加大,国外学者不断通过大量的研究来解决这种亲本间的融合性。同时,白菜的抗病虫转基因工作,白菜的茎尖诱导耐热试验,子叶的生长分离研究,叶肉、下胚轴和根原生质体培养。另外,原生质体非对称电融合获得不结球白菜胞质杂种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作者简介:刘雪利,硕士,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黄瓜、白菜育种。

猜你喜欢

育种白菜
一棵白菜
开水白菜
神奇的“白菜换装”
迷你南瓜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浅析林业育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画说“白菜”
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