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发动机转子叶片应力分布试验研究
2017-05-31刘涛范秀杰经留洋
刘涛 范秀杰 经留洋
摘 要:针对某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第5级转子叶片,利用敲击法得出前三阶固有频率;通过叶片应力分布试验,找出最大应力点位置,为叶片采取排故措施或安全监测提供重要数据。
关键词:叶片;固有频率;应力分布
1 概述
发动机故障中大部分属于叶片振动故障,由于叶片振动引起断裂故障的影响因素很多,目前还很难用理论的方法准确地计算或进行预测[1]。所以,对叶片振动特性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可靠的试验基础上。
某高压压气机第5级转子叶片选用TA19制造。该合金在国外商用发动机已得到成熟而广泛的应用,但在国内首次作为转动件用材料使用,对于技术标准的应用和TA19转子叶片的制造工艺缺乏经验积累。由于前期未开展充分的工艺研究工作,叶片在腐蚀检查时发现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带组织,为研究这些剪切带是否对叶片性能产生影响,急需开展相关振动特性测试工作,为后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2 试验技术要求
(1)试验温度为室温;(2)试验时叶片保持刚性固定;(3)频率测量精度不低于1Hz。
3 叶片固有频率测试
3.1 试验测试系统
固有频率测试试验采用敲击法[2],测试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 叶片固有频率测试试验
通过锤击法,经过传递函数分析完成叶片1~3阶固有频率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4 叶片应力分布试验
在一阶弯曲频率下测量叶片表面的应力分布,确定应力最大区域。
4.1 应变片粘贴
在叶片的同一截面内,应变片贴在振动应力较大的地方,即叶盆的进、排气边缘,叶背的中部。
应变片的方向沿着叶片长度方向粘贴,其密度程度视叶片振动应力急剧变化的程度而定,应力变化急剧时,应变片粘贴密集些,以便判断叶片的振型及绘制应力曲线分布图。应变片是传递试件的微小变形的敏感元件,因此其粘贴工作,是整个试验中最重要环节,应变片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在应变片粘贴前,需要对叶片的贴片部位进行打磨,用酒精、丙酮擦拭,以保持粘贴部位的清洁。粘贴好的应变片应有一定的粘结强度,才能准确传递叶片的变形,还应有一定的绝缘强度,才能进行电阻的正确测量。本试验应变片粘贴位置示意图见图2。
粘贴好的应变片,经固化和稳定处理后,应测量应变片电阻和绝缘,以检查贴片过程中敏感栅和引线是否损坏,引线与叶片之间是否绝缘。
4.2 应力分布测试结果
将贴好应变片的叶片分别安装到电磁振动台上,调整振动台的激振力大小,使之达到一弯共振状态,记录数据。应力分布试验数据见表2,应力沿叶高分布曲线见图3。
4.3 叶片应力-幅值标定试验
标定试验为随机抽取三件叶片,在叶盆和叶背分别粘贴应变片[3]。在一弯共振频率下,调整振动台的激振力,读取不同激振力下叶尖的振动幅值和应力值,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经计算确定幅值与应力的对应关系。经过反复贴片对比,三件叶片的最大应力点均在叶背根部。
5 结束语
研究叶片振动,因此通常将重点放在一阶弯曲振动上。从整个试验研究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叶片应力分布曲线可以看
出,一阶弯曲振动应力从叶根到叶尖呈从大到小的趋势,而且叶背的应力明显大于叶盆进、排气边的应力。(2)由应力-幅值标定试验可看出,最大应力点在叶背根部。(3)整个试验过程中,应变片工作正常,应力分布结果符合规律。
参考文献
[1]佟刚,喬永利.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盘耦合共振特性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5):6-7.
[2]宋兆泓,李其汉.发动机强度振动测试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1.
[3]张如一,沈观林,李朝弟.应变电测与传感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刘涛(1979-),女,辽宁省锦州市人,工程师,就职于沈阳黎明公司技术中心,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强度分析、
振动特性及疲劳考核试验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