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绘画的空白艺术
2017-05-31于化礼
于化礼
摘要:空白艺术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空白”在中国画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人绘画尤其注重追求“无为,虚境”,对画面上的虚景与实景的处理非常用心,画面上出现了许多留白之处。中国绘画的空白艺术到了元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画面上留有的空白部分被赋予了很深的意义。空白艺术在中国山水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是画面意境空间表达的关键所在,没有空白,山水画将失去整个画面的灵气。在中国的花鸟画艺术中,空白艺术也是主要的表现手段。空白艺术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古老的绘画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强大的艺术魅力,无论当代中国绘画如何创新改变,中国画中的空白艺术都不会发生改变,它是中国画独有的空间表现形式,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空白艺术 中国绘画 虚境 墨色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09-01
所谓空白,从字面上理解当然是什么也不画,没有笔迹,没有墨色,但就是这一“空白”在中国画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没有空白艺术就没有中国画艺术的存在,它形成了中国画艺术所独有的艺术特征,是一种民族化风格的体现。这种空白艺术的产生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春秋时期的老子就曾提出过“知其白,守其黑”的哲学观点,因此这一观点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绘画艺术。“知白守黑”就是中国画中常提到的观点,有白彰显出黑,有黑彰显出白,虽然空白的地方什么笔墨都没有,但任何一幅画面上空白的位置、大小、形状,都有其重大的意义所在。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绘画,由于当时人们的思想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文人绘画尤其注重追求“无为,虚境”,对画面上的虚景与实景的处理更加用心,画面上出现了许多的空白之处。
中国绘画的空白艺术到了元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画面上留有的空白部分被赋予了很深的意义,如《南宗抉秘》中曾经记载“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的绘画讲究的是画中的空白部分,它既是画面中的画,也是画面之外的画。画面中的白通常用来当作天,或是水,或是道路,或是青烟,或是云朵,或是日光,渲染着整个画面的意境。空白的留取必须是经过画家的慎重考虑的,所谓心中有象,笔下才有情,画面才会生动感人。宗白华先生也曾提过“中国画的空白在整幅作品中并不是真的空,画面上的空白是宇宙灵气的往来,是生命的流动之处”。因此中国画的空白艺术是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所成,是中国画独有的构图形式,也是中国画家所追求的独有的美学境界。
空白艺术在中国山水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是画面意境空间表达的关键所在,没有空白,山水画将失去整个画面的灵气。例如宋代著名的画家马远,在他的画面处理上就充分地运用了空白艺术表现画面的空间灵动性,使整幅画面有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如他著名的作品《寒江独钓图》,画面十分空寂,只有一葉扁舟和一个蜷缩着的寒江独钓者在垂钓,十分空旷,荒芜,似乎感觉到冷风袭来,画面上的空,十分恰当地表现了整幅画面所要表达“寒”“独”的意义,使得整个画面冷了下来,这正是画家所要表达的内心思想。现代著名的画家李可染也是空白艺术的高手,他的画面以大面积的墨色为主,留有的空白处十分显眼,通常用来表现光或者云气,从而构成了画面最为精彩的部分。
在中国的花鸟画艺术中,空白艺术也是主要的表现手段。相对于山水画的空白艺术,花鸟画中的空白艺术更是显而易见,如林椿的《果熟来禽图》,画面上一枝琵琶树枝从画面的左侧深入画面,鸟儿独立枝头,画面的右侧、上面、下面都留有空白,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空白艺术的妙用。还有《墨兰图》《梅花卷》等,画面都很简单,一株墨兰,一枝梅花,背景空白无物,表现了画面的空灵之感,突出了画家所要表达的主题。花鸟画中运用空白艺术手法的作品很多,著名中国画家齐白石老先生,他所描绘的虾,背景都是空白的,通过虾的须子的弯曲来表现虾的游动。画面虽有大面积的空白却给人以满画面是水的感觉,使得画面十分有意境。
从中国画的描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画面上的虚白之处并不是简单的随意的虚白,在虚白之上的山、水、花、鸟等都与画面的虚白一一呼应,起到相互衬托的效果,共同创造出画面的虚静的艺术境界。空白艺术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古老的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强大的艺术魅力,无论当代中国绘画如何创新改变,中国画中的空白艺术都不会发生改变,它是中国画独有的空间表现形式,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明、清)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2]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4]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5]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