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倾听能力 打造高效课堂

2017-05-31张薇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提升能力强化训练

张薇

[摘 要]善于倾听是有效学习的保障,也是低段学生欠缺的一种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倾听表现,剖析学生倾听的障碍,注重示范与明理,使学生懂得倾听的重要性,还要加强倾听训练,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关键词]剖析障碍;示范明理;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90-02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老师常常会把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课堂不时呈现出一种学生积极参与、争先抢答的“热闹”场面。但在“热闹”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种不和谐的现象:有的学生只想回答却不懂得倾听,在别人回答的时候仍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声音太小,让听的同学失去了兴趣;还有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常常手脚不闲着,需要老师多次提醒才被动地去听……面对这种表面热闹实则低效的课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给予足够重视,从自身的教学和学生的特点入手,分析查找原因,有效引导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习惯,努力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一、剖析学生倾听的现状,查找倾听障碍的原因

经过理论学习、查阅资料、实际调查和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影响低年级学生课堂有效倾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效注意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常常会被周围新颖、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他们在课堂上能否集中精力,有效倾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具的形象性,活动的激趣性,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和学生的自身情绪。如果教学活动形式单一,教具使用不当,或者提出一些欠周到的问题,学生的思想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如果教师不集中注意力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能给学生以示范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倾听不是天生就有的习惯,必须要经过后天的训练。低年级学生认知不够成熟,不懂得倾听的重要性,缺乏倾听的意识和能力,这直接影响他们对新授知识的掌握,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倾听别人的发言,不懂得倾听是一种学习,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只想表现自己,喜欢被表扬被倾听,缺少“扬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态度;也有一部分学生没真正掌握倾听的方法,不知如何去倾听去思考,以为努力“端正坐好”遵守纪律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其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二、示范与明理相结合,让学生懂得倾听的重要性

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注意力不易集中,听的能力还比较弱,既没有倾听的习惯,也没有倾听的自控力。为此,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注重引导,创设条件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进行渗透教育。例如,可在橱窗、报栏张贴相关名言:“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板报上开设“倾听小能手”“进步之星”评比一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召学生乐倾听、会倾听、善倾听,养成专注倾听的好习惯。

教师要专心听别人讲话,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我都会耐心地听完每一个学生的回答,教他们把话说清楚,听他们把话说完整,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来自老师的尊重和关爱,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课堂上,我会留心学生的课堂表现,常常用眼神和动作去提醒学生。当学生过于兴奋,管不住小嘴的时候,我会竖起食指放在嘴前,再摸摸耳朵,提醒学生认真听讲,不乱说话。当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走神儿或做小动作的时候,我常常会变换语速、语调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用赏识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学生喜欢表扬,善于模仿,往往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却是一大片。

三、训练与激励相结合,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的养成,需要有计划性针对性的训练。

1.明确倾听要求,掌握倾听方法

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无论是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还是在生生互学的合作中,都应渗透“听”的教育,明确“听”的要求:要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仔细听清说话的内容,要学会边听边思考,发现错误及时指正。

2.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倾听兴趣

教学鲜活逼真的情境画面,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富有导思性的课堂提问,丰富多变的课堂活动,能触发低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乐于倾听,踊跃发言的能力,进而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创设形象逼真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倾听。

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我创设去蝴蝶谷游玩的情境,运用电教手段向学生呈现了黄蝶谷的金光灿灿,彩蝶谷的五彩缤纷,动态壮观的画面,丰富艳丽的色彩,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投入地倾听,细细地品读感悟蝴蝶谷的美。

(2)巧借汉字构字特点,在学习中渗透习惯教育。

汉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不光文字结构巧妙,字形字义中还蕴含着一种育人的道理。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被表扬被认可的心理,课前交流互动的环节,我提出一个问题:“猜猜看,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有的学生说“听话的学生”,有的学生回答“爱学习的孩子”,更多的学生会说“聪明的学生”。“聪”字的学问可大了,你们看一看“聪”字中有什么?学生兴趣来了,各抒己见,我抓住时机,巧妙地渗透倾听教育:“大大的耳朵提醒小朋友们啦:上课时一定要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思考,用嘴巴去表达,这样你们才会越来越聪明,老师也会越来越喜欢你们!”

(3)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教育时机

教学中时常会发生预设外的突发事情,教师要有机智应变的能力,善于抓住时机教育学生。在教学《学棋》一课时,我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惑,有个学生请教“提醒”这个词的意思,这时教室后排有位男同学因为偷偷玩耍没有坐端正,突然摔倒在地,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我抓住这个教育时机,“提醒”摔倒同学上课要认真听讲,也巧妙地解答了“提醒”这个词的意义。

3.进行专项倾听训练,提升倾听能力

(1)开展有趣的听答、听记、听辨游戏

游戏是最能诱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形式,既能吸引学生有效地倾听,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比如,在拼音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区分声母及整体认读音节发音的不同,设立了一个“听声音、找卡片”的环节。学生根据老师发音的轻重长短,找出相应的卡片。在听辨听答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训练了倾听能力。

课堂上,我还经常开展“小小评论家”活动,让学生们专心倾听别人的读书和发言,及时发现错误给予纠正和评价。对于专心听说的学生教师会奖励一颗星,得星最多的学生被评为“小小评论家”。小小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专注倾听,有效学习的能力。

(2)以故事为载体,加强听说训练

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我常常利用活动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一两个有趣的故事,以培養孩子倾听的能力和读书的习惯。起初,我只是问几个浅显的内容,如:“故事写的是哪个人?讲了一件什么事?”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听。在此基础上,提的问题就不断地“升级”起来:“听完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明白了什么?”“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对他(她)说什么?”引导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乐于表达;最后,我的要求逐步提高:“看谁听得清,记得牢,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讲给大家听听?”讲得好的学生将被评为“故事大王”。以精彩的故事作为训练的载体,经过由浅入深地指导训练,学生兴趣盎然,听说能力逐步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林碧航.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倾听能力[J].考试周刊,2011(22).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提升能力强化训练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强化训练
集合、函数与导数强化训练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
函数与导数强化训练
集合与微积分强化训练
找准 “自学” 着力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