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2017-05-31赵璧

现代交际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启示

赵璧

摘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短板亟待补齐的现状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此类人才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反映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偏差。相比之下,与中国同为教育大国的法国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就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实,法国的职业教育也曾经存在过类似的问题,但通过一系列改革走出了困境,逐渐成熟、完善、特色鲜明。对比分析中法两国高职教育的差距并借鉴法国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深化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国市场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中法对比 高职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25-02

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技术技能的传承以及就业创新的实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作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得到世界任何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其地位和吸引力在中、法两国之间却有着极大的差距。

一、中、法两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比

(一)“宽进严出”保证教育质量

法国高等职业教育闻名于世的教学质量得益于其长期坚持的“宽进严出”或“严进严出”的人才培养原则。首先,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既重底蕴又结合实际、特色鲜明。重视底蕴表现在基础课所占的比例上。基本文化素养虽然无法立刻体现在就业所需的技能中,但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竞争力以及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法国受到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指的是课程设置的务实性,学校除了要求学生拥有全面夯实的文化基础之外,还设置了两到三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课。特色鲜明体现在专业设置与研究深度上。法国依托资源基础,发展其擅长的酒店、烹饪、农林业、军事等行业的特色职业教育,并且不停留于浅尝辄止地培养初级技术工人,而是培养精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优质的师资力量也是高质量教学的保障。高职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有许多都是供职于知名企业的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最新的行业资讯和市场动态,能够利用大量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再次,严格且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和由此产生的高淘汰率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据统计,取得文凭顺利毕业的高职学生只占入学时的 40%左右。

而在中国,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偏低下、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素质与能力无法满足企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不得不承认,中国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入学起点上就远远落后于法国,而这也正是毕业生素质低下的首要原因。此外,资金、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教学资源的缺乏也极大地限制了教育水平,导致高职教育的恶性循环。

(二)“校企合作”精准补位人才缺口

法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因此紧密的校企合作与高度的资源共享对于企业和学校双方是互利互惠的。许多企业甚至把学校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教学方面如前文所说,兼职教师多是企业高管,或是技艺精湛专业过硬的技术专家,除了教学他们还参与教材的编写选用,甚至运用自身在行业内的人脉资源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帮助。校企合作不仅局限于教学层面,企业的管理者还能担任学校的高层管理职务,为学校规划更贴近市场的发展方向。课堂外的企业实习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不同于中国高校实习只需一纸实习证明的形式主义,法国的实习生有机会接触企业的核心内容或者被赋予重要的任务。实习内容经常是完成一个项目或是围绕某一主题,对于学生能力的训练有着很明确的目的性。许多学校还采用学术导师加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度,增强校企互动。此外,法国有着引以为傲的工学交替制度和学徒制度,及时巩固检验课堂教学成果。除了教学、管理层面,资金支持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许多高等商學院都隶属于实力雄厚的企业联合商会,享受商会提供的资金资源。企业还会按法律规定缴纳一定的“学徒税”,作为长远投资用来支持教育,达到企业与学校共赢的效果。

相比之下,中国的高职教育却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没有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实习内容与学生专业不符,有些学校甚至成为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中介机构。企业不满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不愿提供空间与机会,只分配给实习生毫无技术含量的边缘化工作,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得到训练与提升,将来更加难以胜任工作与适应市场。

(三)形式多样,层次立体,提供更多发展选择

法国职业教育科学完善又层次分明的体系是其先进性与成熟性的重要标志,各个层次与机构都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职能,形式多样,专业性强,特色鲜明又相互补充,共同构建起系统的完整性。高等职业教育里最初级的是高级技术员班,毕业生可获得100多种专业的高级技术员资格证书,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专业方向明确,市场适应力强。第二层次是作为综合大学二级学院的大学技术学院,毕业生可获得制造业、服务业内24个专业的“大学技术文凭”,之后可直接就业或继续学习一年,获得职业本科文凭。综合大学也直接提供高等职业教育,颁发职业本科和职业硕士文凭。还有一类很重要的教学机构是隶属于法国精英教育体系的法国特有的大学校,入学选拔严格,竞争激烈,类型包括工程师学院、高等商校等,文凭与职业硕士同级。此外,法国还实行“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即学校职业教育系统与校外的学徒培训中心双轨并行,互相衔接与补充,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轨道与选择。

相比之下,中国的职业教育形式略显单一,学制简单,缺乏层次与选择,与普通教育或是更高层次的教育之间缺乏转换或上升通道。

二、差异产生的根源

教育体系的发展和特定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法国高职教育的先进性也必然有其社会根源。首先,法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也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所需条件。法国就业有着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与筛选标准,尤其是技术类岗位更是只对拥有特定证书、执照、专业对口的求职者开放,这就使得接受高职教育或是相应的职业培训成为很多岗位就业的必需条件。此外,高职毕业生所获得的证书和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是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这也是高职教育在法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中国,社会资源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分配不均,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期,职业教育反而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步伐,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而不断脱离实际。

社会观念等主观因素对于高职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蓝领”在法国社会由于具备一技之长,有较高的收入,享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受到尊重,使得职业教育在年轻人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相反,中国对社会分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就是重理论轻技术、重脑力活动轻体力活动的,因此对“蓝领”存在极大的偏见。“蓝领”意味着低收入、糟糕的工作环境、随时失业的危机等。学生多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被普通高校拒之门外才被迫接受高职教育,而这些“非本意入学”的学生在学习意愿与学习能力上都是差强人意的。这种对于“蓝领”的偏见严重误导了人们对教育类型的选择。

三、法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一)政府引导,构建体系

政府首先应完善立法,推进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整合教学资源,搭建结构合理、升学渠道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此外,政府还应联合企业制定统一的、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逐步改善目前存在的资格证书种类繁多、鉴定技能重复、层次混乱、界定模糊、含金量低的状况。此外,政府还需改变职业教育的传统形象,引导社会各界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刻板观念,破除偏见,为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企业参与,承担责任

企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繁荣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也最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可以学习法国的经验,针对市场缺口与企业联合进行定向培养,为企业输送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政府也应发挥引导作用,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让企业真正从校企合作中受益,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人才培养,改变高职院校四处寻找企业资源的现状。

(二)形成特色,发挥优势

职业教育改革不仅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院校本身作为改革主体,更应主动求变,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在专业设定上,法国高职院校就十分善于发挥优势资源,找准市场定位。例如法国奢侈品行业举世闻名,许多学校就开设奢侈品管理专业,吸引国际生源,为学校建设带来了可观的經费。法国还是美食之都,因此也有着世界知名的厨艺学院和甜点烘焙学校,向世界传播法国的饮食文化与烹饪艺术。中国并非缺乏吸引世界目光的特色资源,例如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工艺、中医、中餐料理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定位都有可能成为既吸引国际生源,又适应中国市场需要的专业方向。

参考文献:

[1]壮国桢.被冷落的标杆——法国职业技术教育“渐进式”改革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6(3).

[2]钟超,孙思.法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J].学习时报,2013(7).

[3]沈智扬,陈雪丽.法国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4).

[4]李慈海,孙建红,郭文峰.法国高等教育特色浅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6).

[5]陈韶琼.法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J].才智,2013(34):67.

[6]张文晋,张彦通.法国大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及其启示——兼论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人才培养[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2).

[7]刘继芳.法国现行“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2012(11).

[8]里安琪.法国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高[J].等继续教育学报,2016(12).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启示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