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措施探讨

2017-05-31任剪梅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期刊管理高校图书馆思路

任剪梅

摘 要:在高校图书馆中期刊是相当重要的信息资源,对高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巨大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中期刊种类繁多,数字化虚拟化趋势更加明显,纸质与电子两类期刊同时存在,对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当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以此促进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图书馆在高校建设中的重要核心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期刊管理 优化 思路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138-02

一个学校的期刊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对该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陆续出现了读者需求多样化、期刊服务手段网络化等特点,也给当前期刊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工作,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教育保障与科研的信息工作,是值得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思考的一个问题。

1 当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特点

1.1 期刊种类繁多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的数据可以了解到,2014年国内的期刊出版种类已经达到了9 966种。规模较大的高校每年期刊的保持数在1 000多种,规模较小的高校每年期刊的保持数也有500多种。期刊的类型与总数量的增多,对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各环节形成了新的挑战。

1.2 期刊趋于数字化与虚擬化

随着科学技术在期刊领域的拓延,计算机、通信领域和信息数字化及虚拟存储技术的共同发展催化了电子期刊。电子期刊具有信息传播快捷、检索功能强大、节省馆藏空间等优势[1],这些优势将人们传统的资源获取观念打破了,与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更为贴近,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代高校学生对信息获取、传递的现代化需求。

1.3 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并存

目前整体而言,高校图书馆的期刊在管理中除纸质期刊以外,另一种电子期刊也呈现出巨大价值。电子期刊是纸质期刊的数字化、电子化,与传统纸质期刊相比,电子期刊具有方便的数据存储、丰富的检索手段、便捷的传播途径等使用新特质。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之间是并存互补而非对立分化的关系,各有不能替代的优缺点,应注重优化两种期刊资源的结合式管理。

2 改善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

2.1 加快期刊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集合了期刊各项业务活动,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漏洞,比如制度不健全、管理不集中等情况。高校期刊在管理体制上存在有相对统一与相对分散的差别管理模式。图书馆期刊业务工作与其他部门需具有期刊收藏规范、管理高度协调的统一性,迫切要求实现集中管理模式,推进期刊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因此,高校应充分把握现代网络化的有利条件,建立起一个与高校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高校期刊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期刊的全文数据检索与存储系统,形成以广大师生使用数据为核心参考并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咨询于一体的管理模式,逐步有序地减少信息传递的流程步骤,以加快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

2.2 科学采购高校的馆藏期刊资源

首先,供需合理一致。当前各高校都有独具特色的龙头学科与专业,而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化知识宝库与传播地,也需要与各校的特色相符合。具体而言,图书馆期刊采购人员应与学校各院系各部门广泛而积极地做好期刊征订要求,召开公开的采购会议或进行个别访谈进行期刊目录意见的征求。征求意见应通过校园网以及其他网络媒介途径广泛传播,实时、全面、系统地汲取全校师生的宝贵建议。利用课余时间向科研、教学成果丰富的教职员工征求期刊采购的专业补充意见。由各院系的师生读者共同参评当年图书馆征订刊物的满意度,以详细的反馈和具体意见完善采购期刊的工作,及时地进行刊物后续的增订、改订,从而确保做到期刊管理的连续性、合理性和一致性。其次,要避免期刊重复浪费。加大对各种所需期刊的指向性与核心内容的熟悉度,图书馆与其他各部门加强沟通,避免重复订阅或极多订阅同一个方向、内容相似的期刊。此外,从学校的发展状况出发,应兼顾其他利于高校师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期刊,对于非校内专业课程相关期刊和课外趣味性期刊,可“根据期刊的性质、读者对象以及本校经费实力来综合确定订购的品种类型及其相互比例[2]”,适当进行其他类型期刊的订阅以丰富馆内期刊种类。

2.3 优化服务以提升期刊管理的质量

期刊管理是高校图书馆众多工作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高校期刊工作以收藏为主,是为读者造访查询资源的被动式服务,这种管理方式有着单一性的服务弊端。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开展多样化创新服务,就新时期读者借阅的新需求进行综合评估,从流通、咨询、工作态度等环节着手,以最大限度地契合读者的借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借阅服务,在流通借阅工作中要规范各学科教学、科研工作所需的学术性、技术性及资料性期刊的借阅过程,对于各类流通的期刊资料应避免漏订、拖期借还情况的出现,以健全高质量的期刊服务管理体系。同时,在服务过程中要适当采取措施,妥当配置开架借阅、延长图书馆面向读者的开放时间、合理布局馆藏资源空间架构、开展期刊导引课程。以上措施可促进读者与期刊资源的互动,提高期刊文献的利用率。馆员应及时将期刊按期限下架,保证期刊架上存有及时更新的期刊,确保读者能够最方便地阅览到最新期刊。在借阅过程中,面对读者没有按原位归还期刊而导致期刊再查询困难的情况,馆员应经常整理期刊架并进行清洁,使期刊的陈列干净有序,为读者提供舒适和谐的借阅环境。此外,馆员可结合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平台向读者推荐特色期刊导读内容,节省读者的资源查询时间,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期刊整体的查阅与利用效率。

2.4 合理健全高校的期刊保障体系

高校图书馆的期刊体系应立足且不局限于核心期刊。从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的设置、科研课题的定向等情况来确定图书馆的核心期刊,确保核心期刊收藏、流通的完整连续的管理价值,以突出图书馆期刊存储与使用的特色。同时兼顾一些能启发思维、开拓视野具有启迪性、现实性、实用性与娱乐性的一般期刊,确保期刊载体形式的多样化。电子期刊以其庞大的资源量、快速的更新频率、直观可读性强、迅捷的资源共享等要素而愈加受到使用者的热爱。就高校图书馆期刊体系而言,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二者在图书馆中将作为长期共存,互相补充的关系存在[3]”。对于核心期刊,以适当比例调整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在图书馆中的资源分布尤为重要,核心期刊视需要不断及时调整和分配在馆的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对于其他学术研究所需的更新周期频率相对快的非核心类期刊,可适当以电子版期刊为主。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期刊部门必须结合高校长远发展做好期刊管理工作,打破以往传统图书馆期刊分散的管理模式,加快期刊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馆藏期刊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地健全期刊保障体系,优化期刊管理综合质量,以开拓创新的思维促进期刊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反思[J].图书馆杂志,2016(5):45.

[2] 臧虹.新世纪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思考[J].科技信息,2011(30):

442.

[3] 田雪松.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126.

猜你喜欢

期刊管理高校图书馆思路
公共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研究
不同思路解答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之我见
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化管理小议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关于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创新的思考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