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色彩运用的思辨

2017-05-31吴倩

流行色 2017年1期
关键词:色彩环境建筑

吴倩

关键字:环境设计:色彩运用

摘要:色彩在环境设计中应用,是设计师在思考美学的角度上进行的设计实践,思索色彩与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探求环境和人类之间的联系,研究色彩与人类审美之间的关联,是解决环境设计中色彩运用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色彩给每个人带来视觉效果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于色彩的认识理解、甚至运用可以根据年龄的增长、自身修养水平的高低在不断变化。隨着人们对色彩观念的深入研究,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新观念和新理论也在逐步完善。本文将从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其演变历程做出简要阐述:其次对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特点和感觉进行一系列分析和说明:最后总结其运用的基本规律和运用方式,以此作为色彩运用在当代环境设计的理论指导。

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历史久远,并且随着人们日益更新的环境理念和美学思想,如何更好地运用色彩来服务于环境设计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重点。

1.研究的背景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色彩的运用要求越来越高,色彩可以反映人们的情感、思想以及情绪。与此对应的,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色彩在环境设计、人文景观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应用。色彩作为一种直观的表现方式,能够首先进入人们的观察视野,引导人们的一系列视觉反应。所以,当一座城市的规划杂乱无章,城市景观设置缺乏合理的色彩调配,就会导致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厌烦等一系列消极的情绪。色彩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它的存在为现代化的环境设计提供了可能,小到街具的设计,公共设施的设计,大到广场的设计,城市规划设计,色彩无处不在,它总是依附在环境设计中的各个角落,是环境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视觉要素,它为人类创造文明社会提供了发展优势。

2.研究的意义

作为美学中的特殊审美元素,色彩在调动人的情绪和活力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优势。它是大自然的一种特殊语言,是一个城市的展现方式,也是环境设计的最直观表现。在环境设计中合理的运用色彩搭配,研究不同的色彩表现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除此之外,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应该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大背景下,通过色彩表达历史文化、人文思想,是发挥色彩优势的重要途径。为了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合理、安全、舒适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师们应该努力探索,勇于创新,使得色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变得更加富有新意和想法。

3.研究的现状

在国内,西方的色彩艺术传入之前,我国的色彩运用主要局限在绘画领域,并且色彩只是水墨画中的辅助元素。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才开始接受西方色彩的绘画理念,而作为西方研究历来话题的“环境设计”也开始进入我国的研究领域。纵观我国的色彩研究在环境设计方面的应用,明显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过分依赖西方的色彩研究成果,结合本国应用实际情况的能力较弱:对环境设计的研究理论存在缺陷,对环境设计的相关色彩要求认识比较肤浅:忽视自然景观中出现的色彩在环境设计方面的重要作用:环境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单一,缺乏设计创新:色彩理论的研究发展速度跟不上城市的建设扩张速度。随着人们对于室内外环境设计的重视,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所谓的居住和生活,大家更是侧重审美。由此可见,色彩对于影响人们审美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搭配和运用色彩对于提高室内外环境设计水平极为重要,对于色彩的相关理念的学习还有待提升。

1.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思考

色彩在环境设计的思考主要来自历史、人文,地域性和个性化以及人们的观念这三方面。色彩在环境设计中对于历史人文因素的思考。主要表现为在环境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历史时期内的文化产物,如果没有色彩,环境就没有了装饰,如果没有了色彩的营造,我们对于环境设计也就停滞不前了,于是色彩就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以人为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环境设计也是以服务于人的美感体验为主。在中国古代,色彩可以区分贵贱,分辨社会等级,识别方向(如表2-1-1)。一个好的环境设计离不开色彩的参与,应当多考虑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科隆大教堂(如图2-1-1),是中世纪具有宗教地位著名的教堂,整体颜色采用灰褐色,形成了与城市环境统一的色彩,与德国很多城市环境的色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即尊重了历史,又结合了环境因此。此外,在环境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色彩的把握和设计要以人的体验为重,加深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人文思考,才能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需求,满足人们的精神发展需要。

色彩在环境设计中对于地域性和个性化的思考。则表现为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文化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进步前提就是文化认知和文化团结。从社会角度来看,色彩在表达一个人的精神需求、宗教信仰、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地区风俗和时代特征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环境设计中色彩理论的深入研究,我国很多城市开始寻找具有地域特性和标志性的颜色作为整个整个城市环境设计的颜色。比如提到哈尔滨就想到白色和米黄色,提到大连想到蓝色等等。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流行色彩,反映了该地区的文化现象。比如(如图2-2-2),根据中国人的喜爱和偏好,在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标志建筑就选用了中国人视为喜庆的红色,而且凸显了建筑的层次感,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性。这些在研究结果中脱颖而出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色彩的流行趋势,也指导了环境设计领域的色彩调配和展现方式。

色彩环境设计中不同时期观念下形成的思考。从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发展现状得知,我国的环境设计和色彩观念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思想认识完整度有待加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日益觉醒的精神需求,对于环境设计的色彩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是人们日益增长的色彩需求,另一方面是刚起步的色彩研究,前者既是后者有力的推动者,也可能是后者的毁灭者,所以相关的研究主体应该客观理性看待人们的色彩需求,一方面加深研究,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于人们形成环境设计中色彩理念的引导。色彩具有象征的作用,特别是建筑的外部环境色彩,常常用来象征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文化特色、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2.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感觉

色彩可以给环境设计带来分量感、透明感和适度感等。而这些感觉是环境设计中其它元素所不能给予的,利用这些感觉则可以为我们的设计带来契机。

分量感,拿环境设计中的建筑设计来说,这种感觉更为明显。位于马德里中心地带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图2-2-1)。该建筑是由发电厂改建而成,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建筑的下部是架空层,从远处望去,上部的建筑类似于悬空,给人视觉上的冲击。除此之外,在主建筑之前,竖立着一座植物墙,据统计该植物墙24米高,种植植物15000棵共计250种,与主建筑后方的红砖墙相映衬,突出了主建筑的分量感和层次感。丰富且具有生命力的色彩搭配,红绿色的视觉冲击,主建筑的立体感和质感被完美体现。

透明感,即允许空气或者光通过,然而在环境设计领域中,则主要指代有材料透明的客观事实,能够引导感官主体,感受色彩的透明性。把透明性运用到环境设计中,可以创造更加多变的环境设计风格和展现方式。在环境设计中,最能够体现色彩透明性的材料就是玻璃。这种透明感可以把环境设计中其它颜色透过玻璃体现出来,并结合自然光和人工光源把玻璃运用到室内外环境设计中,可以营造一种更为宽阔的视觉体验(如图2-2-2):将玻璃运用到建筑的外侧,则可以通過天气的阴晴变化,更改建筑的外观颜色,丰富感官享受,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重视透明感设计的原因。

适度感,是环境设计中根据所设计项目的风格、功能、材料、体量以及周围环境进行适度的选取和运用。在具有历史性项目的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应秉承历史原貌和场景为标准;在工业区中色彩应体现高科技和现代化,以低明度、简洁为主(如图2-2-3),如北京艺术区的环境设计形象,色彩的运用结合建筑的阶梯和拱形的屋顶,形成了鲜明的空间感,扩大了视觉享受:在商业性质的场所设计中,应尽可能营造热闹、繁荣、蒸蒸日上的环境效果,而且要醒目、整体,可以采用亮丽些的色彩:在人居环境设计中,要考虑个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因素,满足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对居民心理产生健康的影响。

1.色彩和造型的统一

色彩和造型是环境设计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以往的设计实践中,如果建筑的整体效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就会面临拆除和破坏。但是,随着人们对色彩的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入,色彩对于建筑的拯救作用也被越来越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建筑形体的不足可以由色彩来改善。建筑可以借助色彩的作用,改变人们对于建筑的主观感受,以此来达到转变建筑的目的。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冲击,可以由此来改变建筑主体的建筑风格,达到预期的效果。如英国的盖茨黑德大厦的整体造型(图3-1-1),表面的玻璃材质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也提升了建筑的形体魅力。建筑整体呈波浪形,又给人以感官冲击。色彩与形体的紧密结合,为建筑增加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2.色彩与光线的结合

光是色彩的基础,没有光就没有色彩。不管是自然光线还是人工光线,当光线发生改变的时候,任何处于环境设计的物体也会随之改变,因此我们对于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就不能总认为物体就只有固有色,应考虑光线在其中的作用。如我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建立的水立方(图3-2-1,3-2-2,3-2-3),整体的轮廓结构通过实色表现,在白天等光线较为明亮的时候,建筑物呈现白色,到了夜晚,通过对于灯光的控制,可以对水立方的表现色彩进行调改,进而使建筑物呈现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建筑物透明的错觉。

2.色彩与光线的结合

光是色彩的基础,没有光就没有色彩。不管是自然光线还是人工光线,当光线发生改变的时候,任何处于环境设计的物体也会随之改变,因此我们对于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就不能总认为物体就只有固有色,应考虑光线在其中的作用。如我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建立的水立方(图3-2-1,3-2-2,3-2-3),整体的轮廓结构通过实色表现,在白天等光线较为明亮的时候,建筑物呈现白色,到了夜晚,通过对于灯光的控制,可以对水立方的表现色彩进行调改,进而使建筑物呈现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建筑物透明的错觉。

3.环境设计中色彩的搭配

环境设计中色彩的搭配很多,形成的效果参差不齐,为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影响人们因视觉而产生的心理。在色彩关系中有邻色、接色、类似色、互补色等等,而在环境设计中对于色彩的处理则有调和与对比等等。

在西方,由于环境设计多采用砖石,色彩本身就比较朴素所以强调的是色彩的调和,而在中国,多采用彩绘木材、砖等,所以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的对比的情况比较多。通过不同的色彩的对比,进行不同环境主体的显示,可以产生不同的组合方式。对比可以使人感到刺激和兴奋,而一般人们都习惯于色彩的调和。但是色彩运用时不能过分的调和,这样就会使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到氛围不爽。此外,色彩对环境设计中的材质、比例、空间结构、主次关系等都具有显著不同的显效果。如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Marques de Riscal酿酒厂游客中心(如图3-3-1),通过渐变的色彩搭配和错落杂乱的建筑主体,实现了空间的混合,增加了建筑的穿透性。根据环境设计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和组合,强调对比中求统一,通过色彩的交织穿插以产生色彩的调和。重视色彩之间的呼应性,我们可以多采用过渡色搭桥来加以解决。

总之,色彩在环境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色彩的追求和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环境设计中注重色彩的调配,符合人们对审美需求,也是展示人文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它会使环境设计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具有时代气息。

猜你喜欢

色彩环境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建筑的“芯”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