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改设计,思维与语言共生长

2017-05-31曹美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词句杨绛花儿

曹美华

《花花儿》是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花花儿”是一只猫的名字,是杨绛先生一家1949年重返清华园时养的猫,是一只聪明可爱又善解人意的猫。文章通俗易懂,读来诙谐轻松。这样的文本,应当如何确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呢?关于小学高年级学段的阅读教学,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有感于朱光潜先生《选择与安排》中“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我最终确定以“品读关键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研读层次安排,了解文章内在顺序”为教学目标。在磨课过程中,笔者几次更改教学设计,逐步实现了思维与语言共生长。下面以“品读关键词句”这一活动环节为例进行阐述。

第一稿:按图索骥,固化思维

第一稿在“品读关键词句,感受花花儿之灵”环节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示范品读关键词句。杨绛先生是如何通过这些例子写出花花儿之“灵”的?为学生示范品读事例片段:“还有一次,它一动不动地蹲在一叠箱子旁边,忽然伸出爪子一捞,就逮了一只耗子。”与学生一起找到动词“捞”“蹲”,并用“替换法”让学生体会用词之妙,感受花花儿之灵。第二步,学生按活动要求,在其余事例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事例,细细品读,找出运用精妙的动词。第三步,全班交流。PPT显示所有事例名称,链接到相关语句;现场加着重号;其间尝试替换其他动词,体会用词的精准。

整个活动过程顺畅自然,集全班之力,所有用得精妙的、能体现花花儿“灵”的动词,被学生们一个不落地找了出来。读是接收,品是内化,说是输出。整个过程,由文字到形象再到语言,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了充分运用。课后,姜树华老师的一句点评引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思维力呢?”

反思这个环节,一开始抛出问题——“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花花儿的‘灵?”然后让学生一一找寻。这是标准的“主题先行”,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只是按图索骥,力求印证罢了。从文本阅读中抽出理解、感受,再到材料中找寻相关词句来证明,这种“求证思维”固然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但长此以往,学生只能在原有思维水平上打圈圈,没有可供提高生长的“最近发展区”,读文也会渐渐失去趣味。

《礼记·学记》有云:“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熟记于心的词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怎么变了样?经过设计包装的“牵”,按图索骥式的学习活动,将会固化学生的思维。

第二稿:牧式自主,碎片思维

基于主题的先行式寻找求证,易固化学生的思维。所以,第二稿我将“品读关键词句”的设计改为自主发现。其实,已有不少学生在学这篇文章之前就接触过杨绛先生的作品,所以课伊始我便与学生聊一聊对先生作品语言特色的印象。先生散文作品的语言读来平凡无奇,实则张力无限,清净明晰中渗着幽默诙谐,平平淡淡中处处透着生机。

接下来出示活动要求:“静心品读,标注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词句,细细体会,作适当批注。”学生按要求自主进行学习活动。没有了“花花儿之灵”“动词”等局限,学生的思维向四面八方打开了。学生所标注的词句远远超过了预料。除了课后习题里出现的那类动词,像“忽然伸出爪子一捞”中的“忽然”,学生加上了着重号,并在一旁写下体会:“时机准,速度快”;再如“它早上第一次见我,总是往我脸上碰碰”,学生写下“总是”“碰碰”的标注:关系亲密,已成习惯,小绅士……更别提显而易见的“委屈”“气苦”“遮”“扶”“迎”等词语了。但因为缺乏指导,学生的批注比较杂乱。

到了交流环节,因为无序可寻,用PPT反而成累赘,所以改用实物投影辅助。每次交流都由一位学生负责,即每次交流都有一位“小老师”到讲台实物投影处带领大家讨论。因为有长期的活动导学的基础,学生们自主组织讨论、补充、总结,获得提升,大体得宜,此时教者完全隐没在学生中间。

牧式自主,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受禁锢。从课堂来看,学生自主发现、体验、表达,鉴赏着,吸收着。“语文思维的过程是‘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过程”,照此说来,这个活动过程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了运用和发展,而且从阅读层面来说,这种阅读应该已经达到了孙绍振先生所说的文本的第二个层次:意脉层(情感脉络层)。但评课专家一针见血:“学生自主不等于教师缺位;过于理性分析,思维碎片化。”

“散文阅读,最忌浮皮潦草。浮皮潦草的结果,是不成熟的读者以自己的语文经验‘篡改作者的言语,把自己的经验‘幻想为作者的经验。”牧式课堂,学生自主,固然为思维生长营造了宽松氛围,但一回味,信马由缰的缺陷同样明显,学生的所感所述、总结提升,難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者的“导”不可缺失,这里有一个“度”需要把握。李玉贵老师曾说:“台湾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气体,而内地不少课堂是‘固体,‘液态课堂在哪里呢?顺势而为的课堂太少。”这“固态”课堂、“气态”课堂大概就是第一稿、第二稿课堂的状态吧。只有顺势而为的“液态”课堂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生长。

第三稿:顺势而为,发展思维

第一稿的品读词句建立在“体味花花儿的灵”上,花花儿之灵是一望而知的,对文章的阅读仅仅停落在意象群落;第二稿因规避“主题先行”,隐去了显性的阅读目标。“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实情感”,这一稿,品读的起点即在情感脉络层,但不作为任务明确提出,而是融入到交谈之中。

课一开始,我便开门见山:“《花花儿》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无不透着先生对花花儿的喜欢。当读到这段文字时——‘它一动不动地蹲在一叠箱子旁边,忽然伸出爪子一捞,就逮了一只耗子,我情不自禁地给一个词加上了着重号,并写下了相关批注。你们思考思考,老师是抓住了哪个词,又作了什么批注呢?”接下来,根据学生的表述,我在实物投影下示范批注:“在关键词下加着重号,在旁边的空白处简明扼要地写下体会,这种批注叫旁批或侧批。”最后,再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传达出来。这一步示范指导,有目标的传达,有方法的传授。

在学生有方向、有方法的前提下,我出示学习活动要求:默读课文,从第2~8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细细品读。“你从哪儿读出了先生对花花儿的喜欢?在关键词句处做批注。再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因为方向明确,有法可循,这一次的阅读体验,学生更热情,更深刻。这个过程由课本上的文字,到内心的形象,再到笔尖的描述,最后用言语身心来朗读表达。“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语文思维在此处生长着。

充分自主阅读之后同样是全班交流。教者的顺势而为着重体现在这个地方。顺势,还要有作为。教者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弄清每一个细节,抓住每一个契机。这契机包括:杂乱处、疑难处、遗漏处、提升处。杂乱处,提点小要求,使之有序;疑难处,给点小提醒,使之豁然;遗漏处,随之讨论,将问题抛出;提升处,放心放手加点拨。活动预设如此,课堂的呈现虽没有这么完美,但已然初步呈现出了思维与语言共生长的态势。

课结束后,我第一反应就是“糟糕透了”——没有一个地方到位了;稍隔片刻竟又觉得“精彩极了”——想表达的理念全都渗透、有所展现了。

磨课到此处,课没有第一反应那么糟,但也没有第二反应那么好。语文的本质是语言与思维的辩证统一。实现语言与思维共生长是远在地平线上的乌托邦,她让我们语文人不断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安定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词句杨绛花儿
选择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杨绛守诺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