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双导师制的研究

2017-05-30张锴楠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毕业设计独立学院

张锴楠

摘要:双向导师制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和调整,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双向导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双向导师制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做了分析,并且讨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设计;双导师制

引言:毕业设计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使学生的在毕业前进行全面的向专业化训练,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的重要保障。在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要认清当前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而“双导师制”的应用和推广,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

一、“双导师制”实行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在1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社会各界对独立学院的资金投资力度加大,学院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了顺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专业化、全面性新型人才的需求,学校的教育模式逐渐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独立学院更加较普通的高等学院相比更加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育专业化的新型技术人才。为此,“双导师制”的作用在学校的教育方面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导师制”通过在学生大二的时候安排校内指导老师,在大三的时候再安排校外指导老师,校内导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空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而校外指导老师则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并且,“双导师制”中的校内外导师之间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通过两者之间进行密切协作,共同促进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二、“双导师制”中的不足

(1)师资力量不足

独立学院“双导师制”中导师的安排按照相关的要求应该具有很高的专业化研究水准,但是就相关的调查显示很多的独立学院中的指导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其中有教学研究的骨干,专业化水准也较高,但是大多数的指导老师并没有进行相关专业的研究,并不了解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具体情况。在对学院进行指导的时候仅仅只能指导一些表面的理论,而深层次的关键问题并不能给于有效地指导。同时,由于独立学院中的学员较多,如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指导老师的分配,也就是说,校内的指导老师所带的学生在15人以下,每周进行一次指導。而校外的指导老师所带的学生在5人以下,每两周进行一次指导。在当前的独立学院中进行这样的安排,老师的数量完全跟不上。

(2)指导中的缺陷

校外的指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但是事实上,对校外的指导老师的要求应该有着有着更高的要求,也就是不仅仅只是在实践操作能力有很深的研究,在基础理论知识上也应该有着很深的了解。這样才能够很好的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有着进一步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就独立学院“双导师制”的具体情况来看,校外聘请的指导老师的水平和指导的能力都与规定的水准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某一些研究生的校外指导老师还是普通高校的高级教师,虽然这些指导老师作为教学中的骨干,在授课方面十分出色,但是它们就某一专业的研究并不多,对研究中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能力掌握水准差异较大。因此,校外的指导老师的作用并没有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这也就导致聘请的指导老师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3)“双导师制”缺乏有效的管理

“双导师制”作为当前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过校内和校外导师之间的协同合作,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而校外导师则是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但是就目前对“双导师制”进行的调查来看,这种导师模式在实际的运行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根本就在于没有对导师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导致学生在进行论文研究和撰写论文研究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同时,学校对聘请的导师缺乏有效的管理,没有进行相应的考核机制、奖励机制、监督机制等,严重抑制了导师督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将导师在校内外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双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对策研究

(1)加强导师的培训管理

以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各种规培计划为依据,对各高校的老师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同时在导师进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校进行系统的规划管理,引导老师参与到具体的实践研究中,增强导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聘请其他学校的专业学位指导老师进行专题讲座、试验谈论、案例研究等,加强各个学校导师的之间的交流,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其他学校开展双导师制的优秀经验,这样既可以完善本校的双导师制管理模式,同时有又可以提高导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和教学能力[1]。

(2)明确导师的职责

学校可以就导师指导学生的特点和情况制定详细的、清晰的导师工作的职责。并且在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毕业论文撰写等各个学习阶段,可以拟定一个最低的要求,而导师对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承担相应的导师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提高学校培养专业化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3)加强导师的监督管理

对校内外的导师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促进“双导师制”推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监督管理不仅要体现在导师指导的每一个指导环节中,还要通过具体的考核制度调整导师的奖励机制。这样既可以督促校内外的导师作出高效的指导,还能够促进学生在指导中的学习,让双导师制在培养研究方面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还可以有效的激励导师履行自己指导的职责,保障双向导师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向导师制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培养专业化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校外导师负责实践等,通过两个导师的共同配合培养人才。为了促进双向导师制的推广和发展,还需要相关的部门就实际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让双向导师制得到不断的完善,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一海.基于毕业设计指导的高职“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建设思考[J].职教通讯,2014,(32):71-73+78.[2017-09-08].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毕业设计独立学院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基于本科双导师制的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