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2017-05-30张雪琴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学困生小学数学

张雪琴

【摘要】“学困生”就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相对城市农村的学困生要多一些。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在我多年教学中,一直给予班级的学困生更多地关注与重视。如何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也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我想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原因;有效转化;策略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特别是数学学习中思考某些问题需要家长的引导,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和习惯,但是多数学困生没有这样的家庭条件。如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缺陷、父母离异,致使经济困难、家庭学习环境恶劣;有的是因父母外出打工管教失当,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教育和支持;有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

(2)自身因素。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如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有的缺乏自信心,对学习不感兴趣,怕苦怕累,没有毅力;有的存在心理问题,厌学、弃学;有的知识存在严重缺陷,基础底子差,要赶上来很难;有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智力方面,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智力要求很高,智力水平低的,怎么教也教不会,这一问题从应用题教学中也可以看出,提高速度比较快的,往往是那些智力因素比较好的学生。

(3)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很重要。农村的孩子受环境的限制,接触数学知识的机会少,数学思维和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存在差距,知识缺陷是学困生的直接成因。农村小学由于受师资素质、办学条件及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教师教育理念缺失,重优轻差现象普遍存在。数学的系统性决定了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如果学生对前面数学概念不清,则势必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如讲比例的意义时,也是在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倘若对除法意义的不理解,则必将对比例的学习及提高造成障碍。而学困生一般都存在知识缺陷,有时虽然努力了,但由于以前所学的内容不过关,所以经常出现听得很明白,却不会做题的现象。常常学习新知时仍然感到困难,因此导致恶性循环,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他们需要教师从情感、教学方法等方面予以关心与帮助。创设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平等互助的帮扶小组,设计个性鲜明的分层作业,都能有效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体验到成功与快乐,笔者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相关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要有爱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是一名合格老师的基本条件,对学困生也充满爱心的老师才有资格成为一名好老师,作为教师,需要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对话氛围,应给学困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感受来自老师与同伴的爱与关注。事实上,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赞赏的目光,都会激发学困生不竭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上,我重点观察学困生的表现。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学生高高地举起手,看着小军同学举起的手又悄悄收回去了,似乎想要回答,我微笑地对他说:“没关系,你试试看,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他轻声地说出答案,介绍了自己判断的理由,尽管还不是很有条理,声音也不够响亮,我立即给予掌声,进行了表扬,使他获得了自信与快乐。

(2)勤于辅导,降低难度,分散难点

数学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础差是现实,不会学也是普遍现象,学不懂则是必然结果。在农村,许多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孩子的学业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他们只要孩子每天去上学,每天平安回家吃饭就行了。所以在农村对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要求家长配合接送是不实际的。因此,必须调整辅导策略和时间,尽量在学校多做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学困生接受知识有些缓慢,思维能力也不够强。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灵活多变。教师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关注到他们的认知经验和接受能力,要降低难度,分散难点,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困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如在教学以《长方形的周长》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首先,与同学们一起回顾周长的概念——绕有限面積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在课件上放置一个长方形的图片,让同学们思考长方形周长是如何求出的。其次,根據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一概念,将图形分解,把长方形的四个边连成一条直线,直线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度。难题就顺利而解了。

(3)小组帮扶,积极评价,提升转化实效

儿童之间的交流有时比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融洽,他们以儿童特有的对话方式,互帮互助,能够共同提高。比如把班级座位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学困生,安排“一对一”的帮助或“多对一”的帮助。对“一对一”提出具体要求:关注学困生课上、自习等表现,如果有走神的现象,给予提醒,并在学习出现问题和困难时给予帮助,督促完成作业。把学困生的进步和转化纳入小组评比重要一项,调动小组内所有人对学困生的帮助。在评价上,强化进步加分,帮助进步加分。树立学困生转变较大的为学习典型。树立同类型成功的榜样。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4)设计弹性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学困生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的现象。作为教师,要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完成自己很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很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轻松地引入学习的殿堂。比如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尖子生、中间层和学困生三类,每次布置的作业分为三级,让尖子生做难题,中间层做较难的题,学困生做浅显的题。学困生在完成浅显的作业中培养了学习兴趣,因此,学习成绩也会一路攀升,最终成为全班的佼佼者。对学困生降低学习门槛,把他引入学习的殿堂,这不仅培养了他学习的兴趣,更主要的是改变了他人生的命运。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我们惟有在情感上、方法上、教育上多给予学困生帮助,才能使学困生重拾信心,取得进步。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学困生小学数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