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教育应超越功利实现审美

2017-05-30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功利古诗文技能

火爆银屏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日前落下帷幕,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女生武亦姝夺冠,才学征服了亿万观众。

“她的成功更多取决于自己长期以来的内在渴求,与外界关联不大。”上海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黄荣华说话直截了当,“从这么多成年人和孩子对武亦姝等人的‘追星热情来看,他们内心对诗词的渴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上升空间很大。”

十余年来,上海复旦附中一直探索古诗文课堂教学。“走得好辛苦!”黄荣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学深有体会: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古诗文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背离了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那么,古诗文学习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藩篱,让孩子们获得审美体验,贯通古今文化,从而受益终身?近日,记者采访了黄荣华,且听他一一道来。

实现古今生命联通才能享得诗中情味:我们的学校教学教了太多零碎的知识点,而不是文化。《中国诗词大会》有一道题是:“李白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谢公指谁?”答案是“谢灵运”。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老师不会想到为学生讲述李白和谢灵运的渊源。

经典诗文是作家生命的转化,凝结着作家独特而浓郁的生命情意。倘若不能与作家的生命情意联通,文字的活性就不能显现。用己心感知古诗文作者的生命存在,实现古今生命的联动、联通,才能真正享得情味,获得真理。例如《诗经》的开篇《国风·周南·关雎》,其核心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即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于是白天也想,夜晚也念,日夜为之所动。读这首诗,就一定要调动内心曾经拥有的某种为之所动的求索情愫,去感知作家细腻的心理过程,在互动之中融为一体。

学校教育要坚持“小言”“大道”并举:目前国家课程设置中,古诗文教学占有约三分之一的分量。除此之外,平时多数情况下古代文化教育都没有课程保证。但应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古诗文教育,没有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不融入日常教学不可能达到目的。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坚持在课程中以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存在方式展开,基本维护以“经”为中心、以“史”“子”“集”为拱卫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即以《论语》为核心,将儒家其他经典如《诗经》《左传》《孟子》等作为重点,参以先秦诸子和先秦历史著作的其他幾家,旁涉秦以后的历代诗歌及《文心雕龙》《诗品》等著作。在具体学法指导上,我们坚持“小”“大”并举、以“大”为重的原则。这里所谓“小”即古诗文之“言”,所谓“大”即古诗文所宣示、所拱卫之“道”——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人同构的宇宙秩序。

教育超越功利须实现两个转变:教育本来有两大意义——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前者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者通过如信仰、理想、道德和理智等方面的教育,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人生,实现渴望自由的心灵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从生命黑暗之地抵达光明之巅。教育理所当然应当超越功利而实现审美。在当今应试教育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境中,如果想于此有所作为,恐怕就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首先就是要将“关于考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变成“关于学生生存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将“为考试分数而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变成“为学生的生命发展而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换言之,就是将“关于考试知识”的教学,变为“关于我的生命需要的知识”的教学。

来源《光明日报》( 2017-02-12 )

猜你喜欢

功利古诗文技能
高级技能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画唇技能轻松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