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2017-05-30杨成富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教学质量素质

杨成富

随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十年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边远学校办学条件,—幢幢崭新的教学大楼从大山深处拔地而起,一间间整洁而明亮的教室内书声琅琅,校园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然而落后山区的民族教育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急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步加以完善,方能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规模、教育质量都迈上新台阶。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在教育事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今天,新时代的新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观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也转变。从过去仅仅作为知识传播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發展;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播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上,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引路者、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新模式。

现代教育同时也要求教师转变陈旧而古老的教学方法,由以前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由“因教定学”转变为“因学定教”。“以教促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它让教师既要有 “底气”,精通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能力,又要有“灵气”,必须根据当地、当时及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按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进行“二度”创作。在教学的整个环节中,要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开展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说起教育科研,不少教师会感到神秘莫测、高不可攀,认为那是教育专家们干的事情,小学教师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从事教育科研活动。其实不然,从古至今,国内外的任何教育家最初都是一名普通教师。我国古代孔子、孟子,近代蔡元培、陶行知都是如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更是典型代表。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科研型、学者型,甚至专家型教师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关键是自己要有雄心壮志并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中去。

据调查表明,目前教师队伍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结构陈旧,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差,欠缺综合能力,大多数教师具有科研意识但缺乏科研能力;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挑战。面对新理念、新操作、新内容、新教材、新方式和新评价,许多教师感到极不适应,甚至束手无策。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以教育科研活动为载体,加强理论学习,勇于实践探究,认真反思,手脑并用。由经验型、教书匠型的教师渐渐成长为科研型、学者型的新型教师。但教育科研要以开发研究为主,有效探究出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教育科研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且其科研的过程和程序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程序要紧密结合、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在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时,不能脱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而盲目去搞“科研”。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间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就要求作为知识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有过深过硬的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实践知识。无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任何岗位,其知识能力主要由教师施教养成,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特别是学科素质。“校本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主要途径,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最好办法。

(1)在教学活动中,应认真钻研教材,大纲、教参,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整体结构,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及查阅相关资料。达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2)平时要认真阅读教育方面的书刊、杂志、刊物,作好读书笔记,并将最新的与课堂有联系的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3)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经常进行听课,与同事交流信息,收集教学资料,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有效目的。

通过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让教师的自身素质有“质”的变化,方可使边远山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有“质”的提高。

四、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树立学生自信心。

语言障碍是彝族学生心理障碍的根源,由于语言障碍,导致学生语文、数学的成绩差,所以他(她)们害怕回答老师的提问,怕说错、说不清而引起别人的笑话,对自己的回答正确与否没有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始终放不开,比较压抑。并且数学比语文好的普遍现象,比较直观地体现出了彝族学生学习汉语难,其原因是语言障碍。写作水平更是让人不堪入目,有些五、六年级的学生根本写不出一段通顺的话。在学生作文中,象“我被一块小小的石头丢进进了水里。”这样可笑而可愤的句子随时可见。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的心理障碍?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要克服这些现象,首先,教育者要通过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的办法:教育学生天下没有生来就有的知识,只有努力学来的知识,若是不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那将永远就不敢回答,不回答就不知道是否正确。我们学习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

其所以然。这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采取“我认为应该……”的回答方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毫无畏惧地阐述自已的观点,回答正确时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倘若回答的是错误,教师不能采用严厉的批评斥责,应用“下来后再认真的思考,好吗?希望下次您能回答正确。”这样温柔的话语加以鼓励。其次,通过指导学生多读课文、多看课外书籍,遇到精彩的语句、段落要作好记录,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要认真仔细,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批语最好要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

如此一来,师生间的距离大大地缩短,学生不再有拘束感,甚至师生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渐渐的学生就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对学科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边远山区的民族教育办学条件、办学规模、管理办法、教育質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注。

此文在凉山州第四届民族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教学质量素质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