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改革探讨

2017-05-30周凡

科技尚品 2017年1期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周凡

摘 要:本文主要對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方案与实践,以供相关教学人员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涵盖的概念较为抽象且覆盖内容较广,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遇到许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方法

目前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授课模式仍然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对于抽象知识,通常使用图示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辅助学生理解。在本科教学方式还不成熟的时期,灌输式教学是必然的选择,亦是无奈的选择。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快地使学生熟悉大量的知识点,了解繁复的制造技术。但是现在若仍采用灌输式教学,则难以继续满足该门课程的教学需求,更难以培养出能做到学以致用的机械类人才。

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2.1 照本宣读的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读书,就算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把原先应该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加点图片再搬上屏幕,其实没有本质的变化。

2.2 理论与实际操作环节的脱节

众所周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涉及设备的结构、材料的特性以及工艺的优缺点等众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实践联系理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这些知识点。但是,目前我国大多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在教学时存在着理论难以联系实践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时通常都是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再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这使学生在学习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程时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2.3 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而这些恰恰是高职生最缺乏的,他们大多在有升学压力的初中学习兴趣都不高,更何况来到职业学校他们有的对学习持有消极态度。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很难看到活跃的气氛和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看到的是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兴趣丧失。

3 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讨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对原来的“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和“机床夹具设计原理”4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集成、整合和更新,导致目前课程学时相对少、内容多,理论与实践分离,使学生难以真正地理解课程内容。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无法脱离实践而进行教学的,然而现在普遍的教学方式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课程,缺少实践环节。

应用型的本科教育既不是培养传统的技术工人,也不是培养主攻理论的科研人员,而是致力于培养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才,既具备理论基础,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不能脱离实践,而应该同实践紧密结合。

在授课形式上,应当有充分的课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资源参与实践。仅以金属切削为例,对于刀面、切削刃等较为直观、容易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图示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就可以使学生得到充分理解;但是对于诸如不同的切削用量对加工表面质量究竟会造成何种影响等更为感性和抽象的知识点,没有亲自的实践和现场观摩是难以得到深刻理解的。

4 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

由前述讨论可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需要安排一定量的实践课时,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实践课程至少要占到总课时的1/3 以上,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考虑将比例扩大至1/2 左右。以下是结合教学经验提出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各个部分实践课时具体内容的实施方案。

4.1 金属切削与磨削加工

在实践课时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各种成型方法的工作方式,加深对各种成型方法的理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切削和磨削用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刀具材料和几何参数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如果教学条件不足,可以由教师选择较优和较劣的方案分别进行加工以节省成本和时间。

4.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工艺规程的制订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工作,然而当前的教学中关于工艺学的部分更注重理论授课而缺乏实践操作。在理论课程讲授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某个工件的工艺规程的制订,并在实践课时中让学生按照自己所编写的工艺规程进行加工,通过实际操作切实感受到不同水平的工艺规程对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加深对工艺规程的理解,了解工艺规程的制订在机械加工中占据何种地位,工艺规程的优劣对机械加工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同样,如果客观条件无法满足每个学生都实际参与加工,可以由教师选择较优和较劣方案分别进行加工。

4.3 机床夹具

机床夹具种类繁多,仅靠图示难以表述清楚,而类似三爪卡盘等较大夹具难以拆卸,不方便在课堂上展示,具体的工作原理仅靠课堂讲述也难以表达清楚。在实践课时中,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各种机床夹具的夹紧定位方式,更能加深对六点定位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可以切实地理解到每一个定位点是如何限制工件的自由度的,而过定位、欠定位和不完全定位在工件的定位中又是如何产生不同的影响的。也能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各种典型的定位方式,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4 关于其他知识点的实践课时安排

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有一些理论性较强或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持的知识点,如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机器装配方法的选择及确定。这些知识点或者是研究性较强,不适宜在本科教育阶段深入讨论;或者是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而这种经验在本科阶段也难以获得。因此,这些知识点并不适宜于安排过多的实践课时,但是安排一定的实践课时仍然是必要的。

掌握一定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学科,科研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撑,在本科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为以后的择业或深造做好准备。

掌握一定的经验性知识,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具备一定的管理生产的能力,而参与生产管理是机械类本科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使学生了解并参与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去,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知识点仍然需要安排一定的实践课时。

4.5 关于先进制造技术单元的实践课时安排

当下在本科教育中对于先进制造技术涉猎甚少,这样是不利于培养出优秀的、现代化的机械工程师的。对于本科生的教育,要能做到立足基础、放眼未来,对于前沿的、先进的技术不能忽略,而是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了解。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的便利条件,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制造技术,既可以为国家培养更高级的机械人才做准备,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热情。

5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课程的内容,从注重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角度去安排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方面获得突破。

参考文献

[1]来彦玲,刘玲.《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22):145-146.

[2]刘长红,郭晓琴,王金凤.“机械制造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5):78-79.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的探讨
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二)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