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安全应大于个人隐私

2017-05-30江德斌

公民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天网犯罪案件公共安全

江德斌

出租车虽是服务于乘客个体,却属于公共空间范畴。在出租车里安装摄像头,跟公共汽车里装摄像头的道理一样,都是以公共安全为第一考量,乘客的隐私权需要做出让渡。

现在各地城市都有“天网”系统,市民的手机也都带有摄像头,大家也都习惯了在摄像头下生活,出租车安装监控设备,只是弥补“天网”的缺口。

从打击犯罪来讲,出租车监控设备有优势,可录下犯罪分子的身体特征,保留现场犯罪过程,方便警方取证。同时监控设备的存在,还能起到威慑作用,遏制潜在犯罪案件的发生。

保护个人隐私与保護人身安全并不沖突,需要找到平衡点,做到二者兼顾。在公民个人信息屡遭非法泄露、隐私权受到侵犯等情势下,需解决好监控资料管理问题,避免司机、乘客的视频信息被非法泄露。

猜你喜欢

天网犯罪案件公共安全
MINORBY OFFENSE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公共安全结合的理论研究
起念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货币犯罪案件的侦查难点及对策
社会组织介入公共安全管理的策略
英国军用通信卫星发展概况
佳作欣赏
2013年12月企业界犯罪案件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