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6~2017年回顾与展望

2017-05-30

东南亚纵横 2017年1期
关键词:越南

摘要:本刊编辑部邀请东南亚研究专家、学者对东南亚国家2016~2017年的政治、外交、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势做简要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东南亚;2016~2017年;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 D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7)01-0003-11

2016年,国际形势仍然朝着复杂多变的方向发展,各国围绕国家利益、国际战略,依据国家力量对比以及国内政治的变化进行调整。在这种形势下,东南亚国家发展形势如何?本刊编辑部邀请东南亚研究知名专家、学者对2016~2017年的东南亚国家政治、外交、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势做简要回顾与展望。

2016年东南亚政治形势回顾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锡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清润

2016年,东南亚政治形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缅甸、菲律宾的政权转型与调整;越南、老挝执政党平稳换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当局仍面临挑战,泰国、柬埔寨的政局稳中有忧。

一、 缅甸、菲律宾政权转型与调整

2016年5月30日,杜特尔特高票当选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菲律宾南部重镇达沃市政绩斐然,从政经验丰富。上台后,他铁腕打击毒品犯罪,整顿治安,严惩腐败,振兴国民经济。在杜特尔特执政百日之际,民调显示多数民众认可其政绩,83%的受访者对杜特尔特“相当信任”。不过由于很多毒贩未经审判而被当街击毙,也有人批评杜特尔特禁毒举措侵犯人权。此外,菲律宾南部叛乱问题仍未根除,伊斯兰国也在向菲律宾渗透,菲律宾恐怖主义威胁仍较大。

2015年11月大选中,民盟获得压倒性优势。2016年3月30日,缅甸民盟新政府宣誓就职,军方及其扶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顺利交出政权,军方及其政党连续执政54年的历史暂告结束,缅甸政治转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民盟新政府推出“百日新政”,即优化政府部门设置和运作,革新吏治,整顿治安,反腐倡廉;各部委5月陆续公布“百日计划”,推出诸多“以民众为中心的发展政策”,重点改善民生;将国家和解、稳定与安全视为要务。民盟执政后立即释放一批政治犯,8月底召开首届“21世纪彬龙会议”来推动民族和解进程,并在佛教徒与穆斯林冲突激烈的若开邦设立“若开邦事务顾问委员会”,等等。但民盟执政能力不足,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军方仍是与民盟并立的另一权力中心,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等地方武装的冲突不断,若开邦等地仍在发生宗教冲突事件。

二、越南、老挝执政党平稳换届

2016年1月和7月,越共十二大和第十四届国会顺利完成换届,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留任,19名政治局委员中有12名新人,凸显新领导班子的年轻化。国家领导人变化也较大,公安部前部长陈大光出任国家主席,前副总理阮春福出任总理,国会前副主席阮氏金银出任国会主席。越共新领导班子贯彻“全面、同步推进革新事业”的精神,重视党建,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查处多名贪腐高官,以应对深化革新面临的新挑战。新政府则加速政治改革步伐,创新管理机制,打造“发展型、廉政型、服务型、行动型”的政府,推出网上交流平台等诸多便民服务举措。在国会改革方面,国会代表可当场与政府部长辩论,并通过《法律规范文件颁行法》等,规范立法,建设法治国家。不过,越南新的党政领导班子仍面临通胀高、西方“颜色革命”渗透等威胁。

2016年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召开“十大”; 3月,第八届国会选举也顺利完成。本扬·沃拉吉当选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担任总理,巴妮·雅陶都连任国会主席。老挝人民革命党新领导班子强调严肃党纪,加强惩处腐败官员。第八届国会通过了“八五规划”“2016~2025年战略发展规划”“2030年愿景”等文件,提出“2020年摘掉最不发达国家帽子、2030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等目标,并着力加强立法。老挝总理通伦提出“解决国家面临挑战的7项重大举措”,以稳定宏观经济、改善投资环境、严明法律、反对官僚主义,明确政府部门职责,提高行政效率。经济上,依托建设水电、开发旅游和资源等举措来推动经济增长。不过,老挝也面临西方“颜色革命”的渗透,国家发展面临人才缺乏、环境破坏等挑战。

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当局仍面临挑战

印度尼西亚佐科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但反对浪潮依然高涨。2016年,印度尼西亚各大政治力量角力加剧。最大反对党专业集团党因党主席人选的内讧进一步发酵,分裂为以国会主席塞特亚和以前党主席巴克里为首的两派。塞特亚最终执掌专业集团党,并宣称效忠佐科政府,但巴克里派仍在杯葛塞特亚,至今两派矛盾仍未調和。由于专业集团党转向支持政府,加上此前已经从反对派联盟倒戈的建设团结党和民族觉醒党,目前,支持佐科政府的7个政党已在国会占有386席,占国会席位的69%。这是佐科当选总统以来,其执政联盟首次在国会获得多数席位。反对党联盟仅剩下大印度尼西亚运动党和繁荣公正党,处于劣势。与此同时,佐科改组内阁,调整和撤换13位部长,努力打造更加高效的政府。其中,世界银行常务董事穆莉亚妮被任命为财政部部长,前三军总司令维兰托担任政治法律安全统筹部部长,卢胡特则出任海洋事务统筹部部长,此三大重要部长调整将有利于稳定政治、经济和安全局势,以适应全球海洋轴心战略的实施。尽管如此,反对党仍利用各种机会向政府施压。11月以来,雅加达持续爆发反对雅加达特区首长华裔基督教徒钟万学亵渎《古兰经》的集会示威。虽然示威因钟万学而起,但被反对派大肆炒作,一些人甚至将矛头指向佐科,希望借街头示威推翻政府。目前,佐科仍凭借政党、军警和多数民众的支持牢控政局。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对政府较为满意。2016年4~10月,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保持在60%以上。而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民众满意度低于60%,尤其是在法律和经济领域的满意度居五成以下。

2016年,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又进一步加强对巫统的整顿,清除多名不遵守纪律的官员,开除慕尤丁和马哈蒂尔之子、巫统最高理事、吉打州前州务大臣慕克力的党籍。6月27日,纳吉布再次改组内阁,共有4个部长和6个副部长的职位被调动。纳吉布亲信掌控党政部门大权。

马哈蒂尔作为反纳吉布的首领于2016年2月29日退出巫统,并就7亿美元腐败案对纳吉布提起诉讼,指控其干预司法调查。3月,马哈蒂尔与反对党、非政府组织和反纳吉布的国阵元老联手发动“拯救马来西亚”运动,并推出“公民宣言”,要求纳吉布下台。此后,马哈蒂尔、慕尤丁与巫统决裂,组建马来西亚土著团结党,拉拢巫统前副主席沙菲宜,马哈蒂尔之子慕克力也加入该党。

2016年11月19日,酝酿已久的“净选盟”黄衫军大游行再次爆发,多达4万人的示威者要求涉嫌挪用公款的纳吉布下台。同时,挺政府的红衫军也发动了示威运动,以反制“净选盟”,但规模小得多。不过,事前两军领袖都被逮捕。黄红两军的对峙被认为是种族矛盾再次浮上台面,但出席黄衫军集会的前总理马哈蒂尔认为集会与种族无关。

目前看来,虽然马来西亚政治斗争激烈,但局势总体稳定。尤其是巫统基层党员纷纷表示支持纳吉布总理。纳吉布在巫统党内威望较高,仍然牢牢掌控国家政权。

四、泰国、柬埔寨政局稳中有忧

在位70余年、德高望重的泰国国王普密蓬于2016年10月13日驾崩,泰国举国致哀。12月1日,新国王哇集拉隆功正式登基。年内,机制政治活动的禁令仍然有效,军政府仍牢牢控制着权力,政治局势表面稳定。于8月公投通过的新宪法有利于军方在下次大选后继续主导政权。但社会和解仍未真正实现,在承诺的未来大选中,矛盾有可能激化。

柬埔寨政局基本稳定,但执政党人民党和反对党救国党的斗争持续不断。流亡国外的救国党主席桑兰西因“伪造公共文书”罪名而被判刑,该党多位成员也官司缠身,甚至入狱。该党代主席金速卡因涉及性丑闻而惹上官司,12月初被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特赦,6日“晋升”救国党议员组长,接替救国党主席桑兰西在国会的职务。随着2017年6月第4届乡分区选举和2018年大选的临近,柬埔寨朝野斗争恐怕会日趋激烈。

东盟国家经济回顾与展望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王勤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东盟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减缓,但仍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16年,东盟经济继续保持了弹性,多数国家经济中速增长,但其增幅小于预期。尽管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的态势,但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市场需求不振,国际贸易趋于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低迷,资本市场剧烈波动,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中期前景不容过于乐观。

一、2016年东盟经济增速慢于预期

2016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消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东盟国家经济已逐步企稳,多数国家保持经济中速增长,而少数国家经济则低速增长,但各国经济增速普遍慢于预期。据统计,2016年,印度尼西亚前3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92% 、5.18%和5.02%,全年预计为5%;马来西亚前3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2%、4%和4.3%,全年预计超过4%;菲律宾前3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6.8%、7%和7.1%,全年有望达到7%;新加坡4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8%、2.1%、0.6%和1.8%,全年为1.8%;泰国前3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2%、3.5%和3.2%,全年预计超过3%;越南4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48%、5.78%、6.56%和6.68%,全年为6.21%。

由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提高利率,导致东盟国家出现了大规模资金撤离,一些国家汇市和股市大幅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东盟主要国家经济受到直接的影响,为此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2015年9月起,印度尼西亚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振兴经济配套计划,以稳定和提振实体经济。2015年8月,马来西亚宣布成立特别经济委员会,探讨应对因全球经济不稳定造成的经济放缓,尤其是林吉特大幅贬值的问题。9月,马来西亚政府公布了总值约为275亿林吉特的中短期振兴经济措施。2015年10月,新加坡宣布成立未来经济委员会,旨在制定未来的经济发展策略,让新加坡成为一个可持续增长、创造价值和机会、充满活力和弹性的经济体。未来5年,新加坡政府将实施“研究、创新与企业2020计划(RIE2020)”,拨款190亿新元,其中约有86亿新元将投入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服务与数码经济以及城市方案。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积极调整货币政策,下调基准利率。2016年1月和2月,印度尼西亚基准利率分别调降至7.25%和7%。2016年7月,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宣布将本国的基准利率下调25个百分点至3%,这是2009年以来马来西亚五度加息后的首次降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调整了货币政策,在维持新元平缓和逐步升值政策的同时,放慢新元升值的步伐,2016年4月再次下调新元汇率。

面对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东盟国家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经济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推出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促进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016年年初,印度尼西亚政府推出了2015~2019年225项国家战略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涉及到至少23大类基础设施建设,由中央、地方政府和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来实施。马来西亚政府在第11个五年计划(2016~2020年)拨款2600亿林吉特,着重加强基础建设以促进经济增长,将吉隆坡、新山、古晋和亚庇作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重点城市,继续开发柔佛—依斯干达经济特区、乔治城—北部走廊经济特区、关丹—东海岸走廊经济特区以及古晋—砂捞越再生能源走廊和沙巴发展走廊。菲律宾制定和实施了3年的滚动基础设施计划(TRIP),促进公共资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菲律宾政府的目标是公共基础设施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2%提高到2016年的5%。泰国政府推出了2014~2022年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该规划涵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高达2.4万亿泰铢,其中耗资最大的是铁路项目。越南政府批準了至2020年越南高速公路系统发展规划,将投资兴建6400多千米的高速公路,同时,政府还将扩大投资完善和乐高科技园区、胡志明市高科技园区、岘港高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兴建河内生物高科技园区、同奈生物高科技园区等。

二、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新进展

2015年年底,东盟正式宣布东盟共同体建成。伴随着东盟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东盟区域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区域政治发展和安全合作取得进展,区域社会文化建设成效明显。东盟制定了2025年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发展蓝图,为未来10年东盟共同体建设制定了远景规划。一年来,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一些框架协定得以落实。例如,东盟服务贸易框架协定、东盟贸易便利化协定、东盟食品安全规则、东盟关税查询系统、东盟开放天空协议等。不过,东盟成员国政治制度多样、发展阶段不同、意识形态各异,加上内部合作和协调机制不完善,均制约了区域性制度安排的实际效应,未来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2015年11月,第27届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东盟迈向2025年吉隆坡宣言: 携手前行》《东盟共同体2025年愿景》,并出台了《202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在未来10年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中,提出了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五大支柱,即高度一体化和凝聚力的经济(A Highly Integrated and Cohesive Economy),竞争、创新和活力的东盟(A Competitive,Innovative and Dynamic ASEAN),促进互联互通和部门合作(Enhanced Connectivity and Sectoral Cooperation),有弹性、包容和以人为本的东盟(A Resilient, Inclusive, People-Oriented and People-Centred ASEAN),全球性的东盟(A Global ASEAN)。

(一)高度一体化和凝聚力的经济。构建区域单一市场,促进区域内商品、服务、投资、资本和技能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商品与服务贸易方面,继续实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进一步削减剩余的关税壁垒,简化和实施原产地原则(ROO),减少非关税措施,加快和深化贸易便利化,所有成员国实施“单一窗口”制。继续展开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扩大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覆盖面,最终达成“东盟服务贸易协议”(ATISA);在投资环境方面,以现有的“东盟全面投资协议”(ACIA)为框架,建立开放、自由和透明的投资体制,减少和取消制造业、农业、渔业、林业和采矿业及其附属产业的限制;在区域金融一体化方面,东盟区域金融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是金融一体化、金融包容性和金融稳定性,涵盖资本账户自由化、支付与结算系统和能力建设三大领域;在技能劳动力和商务人士流动方面,扩大和深化东盟自然人的流动,改进现有的专业人才资质互相认可(MRA)安排,探讨增加新的专业人才资质互相认可的可行性;在参与全球价值链方面,促进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GVCs),其措施包括创立区域品牌、联合营销、贸易便利化、减少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和实行国内规制的改革等。

(二)竞争、创新和活力的东盟。东盟各成员国必须制定和实施基于国际法规和东盟准则的国内竞争法,逐步达到东盟及其对话伙伴、各种自由贸易协定对象国竞争政策的趋同;制定和完善消费者保护法,加强消费者保护法的执法和管控;加强区域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的保护,健全区域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网络;东盟将共同完善避免双重课税协定,调整税收结构,加强税收的监管监测等;加强综合治理,提高公共部门的透明度和私营部门的积极性;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清洁能源使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确保食品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森林资源;保持良好的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对话,协调政府、企业和雇员之间的关系。

(三)促进互联互通和部门合作。根据“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MPAC),实现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推进区域产业部门的整合和合作,其主要措施包括交通运输、信息和通信技术、电子商务、能源、食品、农业和林业、旅游、医疗保健、矿产资源、科学技术。东盟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重点领域是陆路运输、航空运输、海上运输和交通运输便利化。加快区域陆路交通和海上互联互通,建立起区域内一体化、高效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物流和多模式交通运输系统;加快东盟电网、东盟跨境天然气管道(TAGP)的建设,推广煤炭清洁技术,提高利用核能源和民用核能的能力。

(四)具有弹性、包容和以人为本的东盟。继续以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计划,通过改善融资渠道、技术和创新、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制度环境,构建产业集群,参与全球供应链,提升这些企业的竞争力;通过现有的东盟工商咨询委员会,建立政府部门、行业团体和私营企业的有效协商机制与渠道,鼓励私人部门参与贸易便利化、服务、投资、互联互通、食品和中小微企业;制定PPP项目的法律制度,创造有利于PPP项目操作的支持环境;在东盟一体化倡议(IAI)的框架下,促进柬埔寨、 老挝、 缅甸和越南的能力建设,缩小发展差距, 推动增长三角、 大湄公河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五)全球性的东盟。东盟通过“10+1”自由贸易协定和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进一步加快东盟融入世界经济,提升东盟的国际地位,其主要措施包括以区域共同立场和全球经济视野,实施具有战略性和一致性的对外经济关系;进一步完善东盟现有的自由贸易协定,使之成为现代、全面和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与非自由贸易对话伙伴的经济关系,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项目;推动东盟与区域和全球的整合,促进与新兴经济体或区域集团的经济合作;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机构的活动。

三、2017年东盟经济发展的前景

岁末年初,国际经济组织对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预期。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不平坦。国际经济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低迷、贸易疲软以及资本避险情绪上升、流动性下降等是影响预期的主要因素。全球增速放缓引起需求不足,进而引起全球贸易额、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全面下滑。同时,在供给过剩、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也难以回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4%,其中,发达经济体为1.8%,美国为2.2%,欧元区为1.5%,日本为0.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4.6%,中國为6.6%,印度为7.6%;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8%,其中,发达经济体为1.9%,美国为2.2%,欧元区为1.6%,日本为0.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4.4%,中国为6.5%,印度为7.7%。

在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尽管东盟国家经济已逐步企稳,2017年各国经济增速将略快于上年,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中期发展前景尚未明朗。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17年文莱的经济增长率为3.9%,柬埔寨为6.9%,印度尼西亚为5.3%,老挝为7.3%,马来西亚为4.6%,缅甸为7.7%,菲律宾为6.7%,新加坡为2.2%,泰国为3.3%,越南为6.2%;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17年,柬埔寨的经济增长率为6.8%,印度尼西亚为5.3%,老挝为7%,马来西亚为4.5%,缅甸为8.4%,菲律宾为6.2%,泰国为2.6%,越南为6.3%;据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2017年文莱的经济增长率为2.5%,柬埔寨为7.1%,印度尼西亚为5.5%,老挝为7%,马来西亚为4%,缅甸为8.3%,菲律宾为6.1%,新加坡为2.2%,泰国为3.5%,越南为6.5%;据东盟主要国家的官方预测,2017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5.3%,马来西亚为4~5%,菲律宾为6.5%~7.5%,新加坡为1%~3%,泰国为3%~4%,越南为6.7%。

总之,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形势下,处于转型期的东盟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东盟经济中期增长的波动性将增大,产业结构升级依然乏力,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剧了外向型经济的脆弱性。因此,东盟国家应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推进结构性和制度性改革, 促进增长动力转换,改善投资环境, 加强区域合作,以实现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016年东盟外交:兼顾多方,保持平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学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聂慧慧

2016年,东盟继续利用“东盟+”平台持续开展多方位外交,维护地区中心地位;各国外交呈现一定程度的“冷热不均”,年内,完成新旧权力交接的越南、老挝、 缅甸和菲律宾外交活跃, 成果突出, 成为新亮点。

一、借力多边机制,维护中心地位

2016年是东盟共同体建成的第一年,年内,东盟继续巩固和深化现有合作机制,大力推动东盟—俄罗斯、东盟—澳大利亚合作,进一步加固对外伙伴关系网。

2016年9月6~8日,东盟在老挝万象举行系列会议,包括第28届、29届东盟峰会(这是东盟历史上首次在两天内举行两届峰会)、第11届东亚峰会,此外,东盟分别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美国举行领导人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东盟一体化、加强各领域合作和地区安全等议题。期间,智利、埃及、摩洛哥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东亚峰会上,各国强调该机制是“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用以讨论共同关心的战略、政治和经济议题;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发展合作的声明、防核扩散问题的声明以及妥善应对移民问题紧急情况的声明①。系列会议期间,东盟首次与澳大利亚举行峰会,东盟—澳大利亚提出把第二期发展合作项目自2015年延长至2019年,未来加强在经贸、培训、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该峰会将两年举办一次,下次于2018年在澳大利亚举办②。

东盟—美国领导人特殊峰会于2016年2月在美国举行,美国为降低其主导色彩、突出东盟“中心地位”,刻意强调峰会是非正式会晤,有别于每年在东南亚举行的东盟—美国峰会。峰会主要讨论贸易、海事安全和反恐问题,提出和平、不威胁使用武力或使用武力解决南海争端,要求保护航行与飞越自由,以“维护地区和平”;为加强与东盟经济协调,美国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新加坡和泰国曼谷建立了3个办事处;反对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人口买卖、毒品交易、非法捕捞、非法野生动物和木材交易等③。在9月的东盟—美国峰会上,东盟高度评价美国在促进地区和平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东盟与美国首次在一年内举行两次领导人峰会。

东盟—俄罗斯峰会于2016年5月在俄罗斯举行,这是继2005年在马来西亚、2010年在越南后第三次举办的东盟—俄罗斯峰会,也是峰会首次在东盟以外的地区举行。会议通过《索契宣言》和《东盟—俄罗斯2016~2020发展合作综合行动计划》。经贸上,俄罗斯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讨论共建自由贸易区,建立东盟与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防务上,俄罗斯与泰国签署军事合作协议,泰国计划购买俄罗斯米格-17V5直升机,与印度尼西亚签署加强国防合作协议,与柬埔寨签署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协议;能源上,俄罗斯与越南签署电力合作协议、“在越南和第三国共同开发石油备忘录”,与印度尼西亚签署在印度尼西亚共建炼油厂协议,与柬埔寨建立核能合作联合工作组,签署在柬埔寨建立核能信息中心备忘录。

二、双边外交活跃,越南、老挝、缅甸、菲律宾表现抢眼

东南亚各国大力发展对外合作关系,2016年,完成新政府组建的越南、老挝、缅甸和菲律宾外交成果显著,越南—印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老挝—美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缅甸—美国建立“有活力的伙伴关系”;菲律宾—中国关系全面恢复。

越南继续推行大国平衡外交。越共十二大以来,越南继续开展“多边化、多样化外交方针”,大力发展与邻国和大国关系。年内,越南对外关系中,东盟内的越老关系格外凸显,大国关系中美国、印度成为亮点。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先后访问老挝,且除总理外,其他3位均选择老挝作为首访国家,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和总理通伦亦首访越南,双方提出将进一步发展越老传统友谊、特殊团结与全面合作关系,认为双边关系事关两国生死存亡①。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越南期间,完全解除对越南武器禁运,“标志着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越南还向美国购买100架波音737客机及135个飞机发动机的大单,总金额达160亿美元,美国估计仅波音客机项目就可为美国创造6万个就业岗位;越南首次同意美国和平队在越南活动;美国还将在越南设立首个“富布莱特大学”。9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越南期间,两国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印度成为继中国、俄罗斯之后越南第三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两国还在安全领域达成系列合作,如印度为越南提供5亿美元贷款以开展国防合作、援助越南500万美元建立军用软件园,越南向印度订购4艘巡逻艇,两国签署《和平开发和使用武器框架协议》《维和合作计划》等。

老挝与美国开启双边关系新时代。除与越南关系外,老美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是老挝外交一大成绩。2016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老挝,成为第一位访问老挝的美国总统。双方商议创建政治、外交、经贸、教培、环保、消除战争后遗症、安全、人权等领域的合作机制。美国将在未来3年内为老挝提供9000万美元用于清除越战未爆炸弹、与老挝合作寻找失踪美军遗骸。美国驻老挝大使馆称,两国建立起覆盖所有领域的“全面伙伴关系”,标志着双边关系新时代的开启,“这是基于互相尊重、共同利益、治愈伤痕及构建未来合作基础上共同努力的结果”②。

缅甸民盟新政府总体继承了缅甸历届政府的外交理念和原则,即发展与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民盟执政以来外交高度活跃,基本实现了与东西方国家均积极交往的目标,外交大致呈现出先东盟、后重要邻国、再域外大国的思路。2016年5月,缅甸总统廷觉、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部长昂山素季首访现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老挝;6月,昂山素季首次独自率团访问泰国,显示出民盟外交高度重视以东盟为依托平台。周边国家中,8月,昂山素季访问中国,中国成为她出任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部长后首次出访东盟之外的国家,显示出缅甸高度重视对华关系;随后,昂山素季与总统廷觉对印度进行访问,舆论认为,这是缅甸新政府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在中印两个大国间搞平衡③。9月下旬,昂山素季访问美国,缅甸与美国建立“有活力的伙伴关系”,成为2016年缅甸外交的最大收获。美国承诺将终止实施针对缅甸的 《国家应急法》,并将撤销总统行政命令框架下的制裁措施,给予缅甸“贸易普惠制”;增加1000多万美元的小额信贷,扶持缅甸中小企业;派“和平队”赴缅甸开展民生项目,教授中小学生英语。自此,缅甸基本破解了自1988年以来长期遭遇美国制裁的状况,从根本上缓解了外交困境,大大拓展了缅甸的对外经济合作空间。

菲律宾转向“外交独立”。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上任后,希望摆脱外交上对美国的“一边倒”,大力发展多边对外政策。一方面,通过“疏美”谋求“外交独立”。杜特尔特上任后曾提出“将规划菲律宾自己的外交路线,不会依赖美国”。菲律宾外交部部长亚赛表示,美国一直以一条看不见的锁链控制菲律宾,“让菲律宾很失败”,因此必须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独立处理菲律宾对内对外事务④;另一方面,改善阿基诺政府时期僵化的中菲关系,在南海仲裁案后进行危机管控,低调处理;打破菲律宾总统就任后先访问美国再访问中国的传统,2016年10月,杜特尔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重续中断近5年的中菲两国高层交流,双方就旅游、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展开全面交流,签署13项合作文件,就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南海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表示,这标志着中菲传统友好关系全面恢复,中菲务实合作进入新阶段⑤。

三、中国—东盟关系:经受考验,共识增多

2016年,中国与东盟关系经受“南海仲裁案”严峻考验并出现了戏剧性转变:“仲裁”前,中国与相关声索国关系一度紧绷,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极力鼓噪对抗,中国—东盟外长会不欢而散;“仲裁”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态度转趋谨慎,认识到“仲裁”系“双刃剑”、损人不利己,东盟转而强调对华沟通合作,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反显孤立。总体看,“仲裁”狂潮非但未撼动中国与东盟合作大势,反令双方“疾风知劲草”,彼此关系进一步走向成熟。

一是南海问题“顶住压力、柳暗花明”。2016年,南海法理斗争迎来关键年,相关组织罔顾事实,不顾国际道义和公理,悍然就中菲南海争端做出所谓“仲裁”。面对“仲裁”狂潮,中国展开有理有力地批驳,从法理、历史和政治等全方位揭露美国和西方鼓动菲律宾前阿基诺政权歪曲国际法,搞暗箱操作,试图诋毁中国、破坏地区稳定、遏制中国发展的伎俩。“仲裁”闹剧终落得个“威信扫地、自揭其丑、自取其辱”的下场。在国际层面,中国的正义立场得到亚、非、拉、欧等数十个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的国际道义形象更加突出。在东盟内部,直接当事方菲律宾对华态度转变,新任总统杜特尔特积极推动对华对话、合作,不啻是对“仲裁”阴谋的“釜底抽薪”和“一記响亮的耳光”;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声索国进一步看清“仲裁”推动者刻意挑动地区对抗的“麻烦制造者”本质,均对“仲裁”进行模糊、淡化处理,“仲裁”沦为一纸空文;柬埔寨、老挝和泰国等东盟非声索国积极倡导与中国相向而行,东盟内部协商机制再度发挥“校正、过滤、稳局”作用,东盟未就所谓“仲裁”发表联合宣言。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及相关组织虽仍不时叫嚣 “中国应遵守仲裁结果”,但公信度下降。年内,东帝汶以海上纠纷为由,将澳大利亚一纸诉状“告到”相关国际组织,令澳大利亚自陷困境。

南海形势之所以出现“U形”逆转,实为相关国家和组织咎由自取,也表明其低估了中国与东盟爱好和平与正义力量的实力。其一,美国近年打着“亚太再平衡”旗号极力干涉东盟内政,变本加厉地挑动南海对抗,欲“趁乱谋霸、控制东盟、牵制中国”,致使南海问题日益偏离和平对话轨道,走上外交、军事与法律全面对抗的畸形发展之路,“仲裁”闹剧和美军舰机频闯南海岛礁即为其登峰造极之举。其倒行逆施终面临谎言破产境地。其二,东盟部分国家内部势力罔顾国计民生,操弄舆论、鼓动民族主义情绪,甚至借南海争议转移民众不满,致使政策难以为继。这是菲律宾和越南新一届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内因,也是东盟国家的“自我纠偏”。

经受“仲裁”考验的中国与东盟关系正迎来南海合作新的“窗口期”。2016年5月,东盟防长扩大会海上安全与反恐联演在文莱和新加坡海域举行,中国高级参访团、海军兰州舰参加演练。6月,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9次会议签署《中国海警局和越南海警司令部合作备忘录》。8月26日,越南海警司令部司令阮光淡访问中国,与中国海警局局长孟宏伟举行中越海警第一次工作会议,双方决定2017年在越南举行第二次海警工作会议。9月1~11日,第二次东盟防长扩大会人道主义援助救灾与军事医学联合演练在泰国春武里府及其附近海域举行,中方派遣工兵分队、医疗分队、指挥参谋人员、特战队员共100余人及2架米-171直升机、“长白山”号登陆舰全程参演。9月7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签署《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成为双方海上合作的又一新进展,使南海局势更加可控①。在9月8日举行的东亚峰会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再度炒作南海问题,但东盟国家主张淡化分歧,积极寻求与中国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稳定。10月18~21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中国,双方海警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再次向外界发出积极信号。未来,中国与东盟应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续落实及“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动渔业协作与海事部门交流,慎防外部势力再次兴风作浪。

二是高层互访“多点开花、引领合作”。2016年,在中国—东盟关系一度处于被动的情况下,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高层引领”作用愈发突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柬埔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老挝并出席东盟系列峰会、缅甸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部长昂山素季访问中国、越南新任政府总理阮春福访问中国、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访问中国、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访问中国等高层领导访问不断,使中国与东盟关系在遭受“南海仲裁”冲击的关键时刻持续发展,迎来了周边外交“新高潮”,对中国—东盟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把控、引领和增强作用。

2016年10月13~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行前,习近平在当地报纸《柬埔寨之光》发表署名文章,用“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情同手足的好邻居”形容中柬传统友谊。西哈莫尼国王在会见习近平时表示:“愿同中方一道,将两国老一代领导人缔造的柬中友谊不断发扬光大,使柬中关系越来越好、好上加好”。习近平在同柬埔寨首相洪森会谈时表示,中方“愿同柬方一道,继续做高度互信、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洪森表示,“中国对柬埔寨始终平等相待,体谅尊重。中国的帮助一向做得多,说得少”。洪森与习近平一致同意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产能合作、促进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开发、加强民间特别是年轻一代友好交往等形成了明确指导意见, 签署了31份合作协议, 并共同为金边首家“中国文化中心”揭牌①。习近平此访开辟了中柬传统友谊的新篇章,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中国“重视老朋友、不忘老朋友、力挺老朋友”的清晰信号。

2016年9月6~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老挝并出席第19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第19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第11届东亚峰会。李克强访问老挝期间,双方领导人同意加深利益融合,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稳步推进中老铁路、经济园区、水电开发等大项目建设,增进教育、旅游、地方交流与合作,双方签署了产能、经贸投资、经济技术、教育等20个合作协议。老挝政府总理本扬表示,“老中传统友谊深厚, 各层级交往密切,经济、人文、国防等领域合作顺利, 铁路、 航天等重点项目合作具有历史意义。老方愿本着‘四好精神, 推动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②。在出席“10+1” 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时,李克强强调中国—东盟关系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未来应坚持“以信为本,以义为重,以利为绳,以和为贵”③,双方发表《第19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再次确认对话、合作的正确轨道。

2016年8月17~21日,缅甸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部长昂山素季正式访问中国。此访是缅甸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领导人首次访问中国,也是民盟执政以来昂山素季首次出访非东盟国家,体现了其对中缅关系的高度重视。昂山素季此前刚于2015年6月以民盟主席身份访问中国,短期内再次访华显示其“将中缅关系置于优先地位” (昂山素季语)④。昂山素季访华期间与中国领导人达成以下重要共识:一是政治上珍视中缅“胞波”情谊,重申将以两国人民利益为重,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优先发展双边关系,保持高层密切接触,增进政治互信,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二是在经济社会层面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加强农业、水利、教育、医疗等更惠及民生的合作,促进民心通;三是加强边境管理,确保边界地区和平稳定,改善边民生活。

2016年9月10~15日,越南新任政府总理阮春福访问中国,这是越共十二大换届以后越南政府高级领导人首次访华,受到中方高度重視。越南政府总理此行先赴中国广西南宁出席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与中国企业负责人举行圆桌对话会(越南首次担任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国),随后赴北京会见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国国家领导人,与中方签署6份合作协议,随后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参观考察。阮春福访华期间表示,中越传统友谊 “无比珍贵”,“南海问题是中越关系唯一难题”,双方应力避海上冲突,其表态与越南新任国家主席陈大光8月访新时表示“南海发生武装冲突,大家都属输家”观点一致,共同表达了越南新一届领导集体希望南海局势稳定的立场,得到中方肯定。年内,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部长吴春历大将,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丁世兄先后于2016年8月、10月访问中国,进一步推动两国工作层面友好交往。

2016年10月18~21日,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成功访华,这是杜特尔特担任总统后首次出访非东盟国家,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会见,标志着中菲关系全面融冰。习近平在会晤时提出“加强政治互信、开展务实合作、推动民间往来、加强地区和多边事务协商”等四点建议,得到杜特尔特的积极回应;双方商定“全面恢复两国交往”,包括外交磋商、防务安全磋商、经贸联委会等系列双边合作机制及政党、议会、地方及民间等“所有往来”,推动南海争议重回对话协商轨道。两国共签署13项合作协议,涉及经贸、投资、产能、农业、旅游、禁毒、金融、海警、基建等诸多领域,中方承诺将取消对菲律宾“旅游提醒”,恢复27家菲律宾企业对华热带水果出口。杜特尔特还会晤了中铁建、中工国际、华为等中企负责人并参观了中国银行总部,再次表达了对华加强基建、金融合作的愿望。杜特尔特此访为中菲关系及地区发展注入“正能量”,菲律宾证券交易所主要股指连涨3天,从10月17日的7358点大涨至20日的7713点报收,体现了菲律宾民众对改善中菲关系的高度热情①。

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访问中国。此访系纳吉布任总理以来第三次访华,双方重申通过沟通妥善处理分歧,签署基建、农业、教育、质检、税务、海关、防务等十余个合作协议,中方表达希望参与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建设的意愿,马方宣布皇家海军将向中方采购4艘滨海任务舰,其中2艘在中国建造,另外2艘在马来西亚建造。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指出,中马开展海军合作,显示双边关系已发展到重要阶段②。

三是经贸人文“务实合作、固本培元”。2016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面临的总体环境并不乐观。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1~5月,受国际经济增长乏力等影响,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为1735.7亿美元,同比下降7.1%。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东盟贸易额为2094亿美元,同比下降8.1%③。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出现增速下降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有关。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中间产品多,无论是服装制鞋、电子产品还是资源加工类产品,最终市场在欧美。近期因欧美市场持续疲弱,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出现下滑。二是中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部分工厂及产品制造转移至东南亚,对东南亚石油、天然气、煤炭、矿石等部分资源型产品需求有所下降,导致中国对东盟投资增多,但贸易额相对减少。事实上,2016年上半年,中国自东盟进口同比增长2%,中国对东盟产品的总需求并未减少。三是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国家更加重视环保,开始限制矿产品等大宗商品出口,对中国—东盟贸易额产生一定影响。石油、天然气、煤炭、橡胶、大米、棕榈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使中国从东盟的进口额有所缩水。总体看,中国—东盟贸易下滑是国际环境变化及中国与东盟经济结构调整的正常现象。

面对地区内外多重挑战,2016年,中国与东盟经贸人文合作更加扎实务实,基础设施建设、产能与人文交流持续有所进展。2016年3月,澜沧江一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正式启动 “澜湄合作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次区域国家合作。2016年9月7日,中国与东盟在老挝发表《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宣布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及工业园区合作。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由项目洽谈期纷纷进入项目实施期,总体处于推进阶段,但面临的实施中问题增多,融资争议、法律法规衔接不畅、拆迁补偿争议、环保争议等有所增多,需双方加强协商、妥为处置。截至2016年6月,中国企业在东盟10国中的8国已建有23个经贸合作区,其中,印度尼西亚6个,越南5个,马来西亚2个,泰国、缅甸、文莱各1个,累计投资额为15.2亿美元,吸引中国企业421家④。此外,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更加深入。中国继续雄居东盟第一大旅游客源国,2016年上半年,东盟来华游客达650多万人次。双方在第9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提出 “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升级版”,确定到2025年将学生流动总规模提升至30万人次。双方领导人还共同确定2017年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拟推进市场宣传、产品开发、旅游投资、人才培训和服务合作,力争2020年实现中国—东盟双向交流3000万人次。

2016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回顾与2017年展望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袁波

一、2016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回顾

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在外部环境困境重重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国家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务实推动“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经贸合作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合作势头。

一是货物贸易虽小幅回落,但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大幅缩减,越南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2016年,受国际市场环境和资源类大宗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中国与东盟总体的贸易随之下滑,但与东盟10国的双边贸易表现各异。2016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为4522.1亿美元,同比下降4.1%,低于同期全国外贸降幅2.7个百分点。同期,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比重约为12%,东盟继续保持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与美国。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2559.9亿美元,同比下降7.7%;自东盟进口1962.2亿美元,同比增长0.9%;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达到597.7亿美元,同比下降27.8%。2016年,越南超过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越双边贸易额达到9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5%。同期,中国对泰国、菲律宾和柬埔寨贸易逆势增长,对印度尼西亚贸易仅下滑1.3%,对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贸易减幅较大,均超过10%。

二是东盟对华投资下降,成为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经历了2015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后,2016年,东盟对华投资金额出现回落。2016年,东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160家,同比增长0.5%,实际投资金额为67.3亿美元,同比下降14.3%;占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为5.3%,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当年,东盟在对华投资来源地中的排名也由2015年的第二位下降为第三位,次于中国香港和欧盟。东盟国家中,新加坡仍然是最大的对华投资国,2016年,新加坡对华投资金额为61.8亿美元,同比下降11.3%,占同期中国实际利用东盟国家外资总额的91.8%。

三是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合作仍很活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加快对东盟国家“走出去”步伐,利用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等多种平台,与东盟国家积极推进产能合作,对东盟投资仍然非常活跃。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企业累计在东盟国家非金融投资总额为615亿美元;其中2016年1~6月,中国对东盟新增直接投资44亿美元。據印度尼西亚投资协调委员会统计,2016年,中国对印度尼西亚投资额为26亿美元,虽仍低于新加坡(91亿美元)和日本(54亿美元),但同比增长313%,由2015年的第九位跃升至第三位。据泰国商业部统计,2016年,中国在泰国投资约占泰国吸收外资总额的7%,在日本(40%)和新加坡(14%)之后,居第三位。据越南统计总局数据,2016年,中国对越南投资额为12.6亿美元,居第三位,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

二、2017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

从外部环境来看,欧美日等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受英国脱欧、美国新政府政策走向不确定等因素影响,虽然2017年全球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风险与挑战,但也正在逐步改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7年1月预测,美国和中国都可能实施一定的财政刺激政策,这将有助于全球经济走出低谷,其预测2017~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1%、3.4%和3.6%,较2016年有一定的改善。从中国和东盟自身来看,2016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议定书正式生效,各项贸易投资便利化成果将惠及各国企业;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和雅万高铁等大项目陆续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合作日益深入;各国发表《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将通过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使双方产业的生产和需求相匹配,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总体上看,2017年,中国与东盟在货物、服务、双向投资、承包工程等各个领域的经贸合作还将有进一步改善和提质增量的空间与潜力。

(责任编辑:罗 梅 马金案)

猜你喜欢

越南
从独尊到废除:汉字在越南的命运考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越南·河静省
越南PHU My花园
越南YAM餐厅
越南Chicland酒店
NĂM·现代越南菜餐厅
越南百里“银滩”
从越南化肥厂提前停产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