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发明专利合作特征研究

2017-05-30苏佳璐冯志敏

中国商论 2017年11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合作专利

苏佳璐 冯志敏

摘 要:随着中国国内经济贸易网络的飞速发展,制约区域之间专利合作的瓶颈已被打破,使得区域之间的专利合作越来越多,尤其是高校跨区域和企业展开多样合作俨然已成常态化。江苏大学与其他省市的企业合作数量虽然较少,但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重点研究江苏大学发明专利的合作情况,以此探究发明专利合作的新方向。

关键词:专利 合作 社会网络 江苏大学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4(b)-163-02

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将被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二五”期间,镇江市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力促企业需求与高校院所科研成果有机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衔接。镇江实现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九连冠,创成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跻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成效列全国地级市第四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连续4年保持全省第一。这些成就都与坐落在镇江的江苏大学戚戚相关。本文以江苏大学为背景,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其发明专利合作特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达到镇江市和江苏大学双方共赢的局面。

1 数据样本与研究方法

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专利信息资源,以江苏大学为检索词,在佰腾网检索江苏大学在国内申请的发明专利,专利数据检索的时间段为:2008年1月~2016年12月。共检索了6597件发明专利,其中与企业或其他高校有合作的专利有351件,将这351件专利的申请人及其所在地、申请日和主分类号输入Excel中。首先,统计各个专利所在的技术领域,发现其合作特征。其次,统计各个省的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共13个省市)以及省内各个市的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共11个市),利用UCINET软件分析合作发明专利的地理距离特征。最后,分析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专利合作演化特征。具体包括研究江苏大学不同时间阶段与企业合作数量的增减变化。针对以上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建立多种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构想和商务模式的创新。

2 研究结果

2.1 专利合作技术领域特征

根据统计的数据可知,江苏大学合作发明专利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B、C、G和F(如表1所示),其他领域也各有涉及。江苏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截至2015年,该校拥有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混合动力车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农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及交通运输工程为全国排名领先专业。因此,合作发明专利也集中在这些专业技术领域,与国内高校相比具有相当的优势。

2.2 专利合作地理距离特征

江苏大学坐落在文明古城镇江,因此统计数据先以镇江为中心,统计省内10个城市的发明专利合作数量(见表2),再以江苏省为中心,统计共十三个省份,包括直辖市的发明专利合作数量。

由表2可知,与镇江企业合作的发明专利数量最多,该分布体现了合作的就近原则。其次就是南通,南通相比于常州、南京、揚州等临市,离镇江距离不算近,之所以专利数量排第二,是因为南通重工机械企业较多,与技术领域分布特征相符。

2.3 专利合作的演化特征

系统的结构、状态、特性、行为、功能等属性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谓之演化。江苏大学2008年专利合作量仅为25件,而2013年专利合作量达到68件,发明专利合作数量逐年攀升,这与江苏大学欲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宗旨相符。江苏大学前身为理工科大学,因此前期合作偏向于工科类,随着综合型大学建设的推进,在其他领域也有了很好的发展。合作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合作领域的拓展,与江苏大学制定适应的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知识交流共享环境息息相关。

3 对策建议

第一,分析发现机械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是合作发明专利的高产地,科研人员积极性较高。学校可以通过跨院竞争,向其他学院提供丰富的企业资源,提高其他学院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来,大批的发明专利失效或无法转让问题日益突出,造成资源的浪费。学校在鼓励教师们申请发明专利的同时,也要鼓励与企业合作,实现专利的转化应用,可以对已授权发明专利的转化和应用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发明人(设计人)进行奖励。第二,社会关系是以一定的信任为基础,在基于社会关系的合作网络中,凭借相互之间的信任,网络中的成员可以将合作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同区域企业具有地理优势以及其他方面的资源优势,因此,在高校的专利合作网络中,同区域企业所占的比例往往很大。高校与同区域企业进行专利合作主要具有以下优势:(1)地理位置比较近,专利信息沟通更加便捷。(2)属于同一行政区域,具有相近的政策,便于双方进行对接。(3)由于双方直接沟通,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传输过程中导致的失真,使专利合作与转化效率更高。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贸易网络的飞速发展,制约区域之间专利合作的瓶颈已经被打破,使得区域之间的专利合作越来越多,尤其是高校跨区域和企业展开多样合作俨然已成为常态化。江苏大学与其他省市的企业合作数量虽然较少,但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学校应鼓励本单位员工利用个人的社会关系进行跨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各个省市资源。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更是需要借助于社会关系寻找合作研究的机会,以提高自身的科研效率、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及其在领域内的影响力和可见度。

对于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借助于社会关系网络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专利合作的现象及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相应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加强科研合作。企业在成立之初会积极寻找高校进行专利合作以快速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帮助企业进入目标市场国家和地区,从而使高校与企业的专利合作时间和数量都较为集中,江苏大学应牢牢抓住合作机会,并进一步与企业建立战略层面的专利合作机制,争取将这种短期合作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合作模式。发明人针对这些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研究创造,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信息对称,提高专利的转化率,避免专利浪费与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李红,陈少龙.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智能手机专利发明人合作网络演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0).

[2] 陆亦恺,石亮,张善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校专利合作特征与案例研究[J].现代情报,2015(8).

[3] 刘桂锋,卢章平,刘琼,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江苏省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研究[J].情报杂志,2015(01).

[4] 温芳芳.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专利合作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 2013(07).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合作专利
专利
发明与专利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大数据时代社会区域创新网络学习与能力建构
旅游目的地合作中网络治理模式研究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