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床雕刻“艺术品”
2017-05-30尹亚昌
尹亚昌
刘海旺是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重型机床制造部附件头工部主任带班员、公司首席员工。他工作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坚持“制造精良,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钻研创新,多次获得国家及北京市级荣誉。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刘海旺的成长历程是千万普通技工的缩影。他从技校毕业进厂工作,师傅教、自己学,在一线钻研,一干就是20多年。机床被称为制造之母,而摆角头则是高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刘海旺在师傅身边学习了10年,每个技术要领他都牢牢地掌握并深入实践,长期的刻苦学习使他成了少数几个可以装配摆角头的人。
2005年,刘海旺被派到德国学习。到了德国,他才发现这里的学习进修之路,并不像当初拜师学艺那般顺利。由于德方对一些核心技术部分保密,在装配核心部件时,坚持不让中方人员参加。刘海旺不气不馁,虚心求教,潜心钻研,在机床保养等后续服务中,与德国专家加强交流,而且比别人干的更多,边干边观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揣摩研究关键技术。短短半年时间,刘海旺通过观察摸索,受到启发,学到了关键技术。
刘海旺曾经连续两年春节假期都是在客户那里度过的。一年春节前夕,中国一家造船厂的螺旋桨生产,由于大型铣床摆角头故障,而产生局部停产,厂家万分焦急。出现故障的大型铣床摆角头,正是由德国科堡公司所生产,因为这个关键部件技术难度、精度等级非常高,结构复杂,安装修理十分困难,必须要运回德国原厂才能修理。回厂修理不仅意味着高昂的费用,还会延误船厂的生产计划。由于刘海旺技术水平高超,德方非常认可刘海旺的工作能力,维修最终在国内完成。刘海旺放弃春节假期,加班加点努力工作,在假期中抢修完毕。任务完成后,经过德国专家验收,完全达到德国标准。
刘海旺所倾注心血的摆角头是高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它就像数控机床的关节。灵活自如的关节可以将所驱动的刀具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加工出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而这些零件往往是工业特殊领域产品关键的部分,比如大型船只的螺旋桨、飞机发动机零件等。正是经过刘海旺和他的团队在工作中一贯的精益求精,使摆角头这个核心部件有着稳定的装配质量。即使在制造业发达、精密机床技术世界第一的德国,也只有几个人能熟練掌握这项安装技能。刘海旺常常把此比作艺术创作,它绝非是一个简单重复操作的工作。
作为公司重型机床制造部数控附件头装配主任带班员,刘海旺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附件头装配组成员,攻坚克难,屡创佳绩,其装配质量可与德国原装进口产品媲美,最高纪录年产附件头150多台,突破了前几年的总和。每一次大转矩大功率的附件头的安装,刘海旺和团队都当成一次技术磨练和创新的机会,北一机床“制造精良、追求卓越”的理念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对此,刘海旺很自豪地说:“这些年,我们装配组专干非标准化的、用户特需的产品,这些产品每一个都有特殊要求。大家都把装配机床附件头的过程,当成一次雕刻艺术品的过程。每一个机床摆角头的诞生,我们都认为是自己班组的杰作。”
(责任编辑: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