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孩子在家门口上“名校”
2017-05-30张英
张英
让孩子上名校是每一位家长最大的心愿,能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那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幸福。
碑林区作为西安市教育强区,在解决辖区内老百姓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后,把如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大胆探索实践,在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过程中总结出以“精准帮扶型大学区‘名校+的发展模式”来解决区内老百姓孩子上“名校”难问题,把区内相对薄弱的普通学校变为老百姓眼中的热点校。
推行精准帮扶,“名校+”发展模式,深化大学区改革
自西安市2012年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以来,碑林区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大学区交流中,学区长学校重视“大水漫灌”式全面推开,缺少对成员校具体问题的研究;追求大场面、大活动,缺少对具体问题的“望闻问切”对症下药等。因此,该区教育局决定在2016年5月起实施 “精准帮扶型大学区”建设,尝试在教育教研、教师交流、生源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多维度共建,快速提升薄弱学校办学规模和教学水平。
碑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文表示,促进教育均衡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符合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实施精准帮扶,是在原有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基础上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学区长学校的有效帮扶和成员校的积极努力,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不断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的覆蓋面,让普通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据悉,该局为全面有效地落实精准帮扶大学区政策,2015—2016年,全区教育累计投入约11亿元,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在“精准帮扶大学区”政策的指引下,铁一中和市2中率先形成帮扶模式,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市2中教学管理水平和硬件建设都获得巨大的提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学校市级验收,中央电视台在专题片《正道》做了专题报道;26中帮扶的93中实现了和26中的深度融合,93中校园按照26中标准整体改造,93中的老师学生全部在26中执教、上课;5中在西北大学附中的帮扶下,实现了管理团队和教师的双向交流,初一招生人数大幅增加,同时生源质量得到了提升;12中在铁一中的帮扶下,校园整体进行了改造,焕然一新,老师、学生信心倍增。
90中:
学生和家长眼中的热点名校
以前不被学生和家长看好的学校,2016年初一新生竟然招到211人,比去年人数翻了一倍还多,变为西安热点名校,这同样是得益于3中对90中的精准帮扶。
名校与普通学校最直接的差距就是师资。3中在对90中精准帮扶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输血”,选派优秀教师薛小芳任90中初一年级组长,并担任初一(3)班班主任,负责初一(3)、(4)班语文教学;张博亚老师任初一(4)班班主任,并负责初一(3)、(4)班英语教学;张林芳老师负责初一(3)、(4)班数学教学。同时,90中也派出四位教师去3中任课交流学习。
3中作为近年来西安基础教育闪亮的一颗新星,主要得益于优质的师资和科学、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3中在向90中“输血”的同时,不忘把一整套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也“复制”到90中实施,使该校管理更加细致化、规范化。例如教学管理方面,考试制度、测试质量分析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三项和政教工作方面课间巡查、午间滞留等两项管理,比其原来的管理更细、更严、更规范,对90中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以下两位90中学生的感受:
初一(1)班王世珍(家住伞塔路丹尼尔小区)说:“我很幸运,能够在90中的校园享受到3中优质的教育资源,校园环境优美,我们班老师认真负责,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各方面能力都提高了。”
初一(4)班赵奕璇(家住正和医院家属院)表示,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他深切地感受到了3中、90中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关心、爱护,课堂上他们生动讲解,课间他们耐心解答。在生活中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名校的魅力。
西信中学:
从不到30名学生到新初一104人
没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就读,以前的西信中学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写照。因为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陈旧,三个年级只有3个教学班,学生不到30人,成为碑林区名副其实的薄弱学校。
2016年8月1日,碑林区教育局投入1千多万对西信中学的一期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在市26中对教育教学工作具体指导下,如今西信中学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室更换了课桌椅,安装上了触碰一体化多媒体,护眼灯、窗帘、绿植为班级增添了家的温暖。在校学生由以前的不到30人快速上升,七年级二个班招生104人。
生源有了,校貌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读课标,精心备课,对学生耐心辅导,以高度的亲和力感染着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学生会学了,爱学了,家长感受到了学校的变化带给孩子的改变。
82中:
享受西工大附中优质教学资源
变化太快了!2016年秋季一开学,让82中初一新生感到惊讶的是给自己上课的老师竟然是西工大附中的老师。有这样的惊讶,主要是2016年9月,82中在学区长学校西工大附中的帮助下成功创办了初、高中西工大附中大学区示范班,该班由西工大附中特级教师许盈、高级教师朱亚丽、康金瑞、邢彩杰以及82中选聘的优秀教师共同执教。在教学中西工大附中老师的课堂对82中所有老师全面开放,使82中每位老师有了学习的标尺,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82中也派出李娜、刘喜盈、张楠3名青年教师到西工大附中跟岗学习,实现快速成长。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82中的招生数量与质量, 2016年初一招收新生400多人。
在教学中,西工大附中还向82中学生开放各学科实验室。如:化学探究实验室、生物分子探究实验室、机器人设计组装教室和汽车模拟驾驶室等。82中学生程诗瑶由衷地说:“生物课上,我用电子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核糖体等细微的细胞和物质,实在太震撼了!”
随着西工大附中对82中精准帮扶的深入,82中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地提升,原本的普通学校变为名校。
大学南路小学分校:
生源回流家长排队报名
大学南路小学分校前身为太白路小学,2014年6月,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有力举措下,实行“名校+”的发展模式,与大学南路小学组建了紧凑型大学区,形成“一个校长、两个校区”的新格局。
两年来,分校在大学南路小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引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各项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校舍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172 ㎡达到现在的11001㎡,操场面积达到近5000 ㎡,每班教室均具备网络多媒体教室功能,配有无尘黑板及LED70寸安卓系统多媒体触摸操控显示系统,实现班班通教学、点对点广播系统等; 2015年、2016年,分校吴慧敏、张静两位老师先后荣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教工先后申报、立项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市级小课题、15个区级课题、10余个校本课题。
分校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引起了学区家长、学生的关注与重视,报名的家长在校门口排成了“长龙”,大量学区学生回归,学生数量逐年递增,2014年分校有19个教学班,仅有学生853人,2016年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已达1162人,这种巨大的向心力,使学校用了两年时间,就跨入了碑林區为数不多的千人名校行列。
铁五小:
一名校资源多校学生共享
在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中,铁五小学大学区由铁五小、铁五二小、沙坡小学、金花南路小学四所学校组成。2012年9月,中铁小学与祭台小学进行合并,组建了“铁五第二小学”,它与铁五小学形成了西安市首家“紧凑型、捆绑式”合作发展共同体。铁五小和铁五二小,两所学校一个校长,一个办学理念,一套工作方案,两套班子,实现了管理制度与模式、教师调配与管理、教学研究与备课、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四统一”,真正实现达到资源融合,共享共用。如今,教师工作热情、责任心、专业素养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和提升,课题和教学能手数量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6年9月,两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深度融合,铁五二小一年级全部在铁五小就学,铁五小六年级全体学生在铁五二小就学。从家长的眼中,可以看出铁五二小已成为一所继铁五小之后的又一所优质学校,学生喜欢、家长认可。
三年的实践探索,铁五小大学区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各校教师教学能力稳步提升,学生变得更加阳光自信,4所学校教学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在碑林区评比活动中,大学区成员校多次同时获得一等奖、特等奖及优秀称号,实现了大学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连续三年获得西安市优秀大学区称号,铁五小被评为西安市最佳学区长学校,铁五二小被评为优秀成员校。
在切实推进区内“精准帮扶大学区”的同时,碑林区与长安区教育局、高陵区教育局合作,创建西安铁一中学—长安区五楼初中大学区、大学南路小学—长安区东大中心学校大学区、西安市第三中学—高陵县一中大学区等9个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发挥碑林区教育资源优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了西安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
老百姓有理由相信,随着碑林区“精准帮扶大学区”的进一步扎实推进,区内名校会越来越多,优质教育资源会得到均衡化发展,幸福感指数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