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船舶雷达盲区测定的探讨
2017-05-30陈君
陈君
摘 要:雷达凭借其优越的性能与作用成为了船舶重要的助航仪器,在航海上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甚至被成为船舶的“眼睛”,然而和其他仪器一样,船舶雷达也存在着一些缺陷,阻碍了船舶雷达充分发挥其助航作用。基于此,本文试图就船舶雷达盲区测定展开相应探究讨论,希望借此给予相关人员一定帮助。
关键词:雷达;船舶;助航;盲区测定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1]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雷达技术也不断获得了发展,其研究内容与内涵都在不断地拓展,并在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雷达在船舶上的应用,在确保船舶安全航行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针对船舶雷达盲区测定展开相应探究讨论。
1 进行船舶雷达盲区测定的必要性
由于船舶雷达采用的是定向天线,因此船舶雷达仅能集中地向一个方向发射电磁波,也仅能接收发射方向上的反射回波。当雷达天线沿着水平方向以某种角度进行旋转的时候,在垂直面上发射的电池波仅具有15°~30°的垂直宽度[2],而在那些雷达天线无法辐射到的地方,就是船舶雷达的盲区,这就为船舶的安全航行埋下了安全隐患。此外从IMO海安会MSC.192(79)决议—经修订的雷达设备性能标准建议案,《1972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6条2款的规定,STCW马尼拉修正案A部分II/1节要求等国际公约法规可以看到,船舶雷达盲区的了解与掌握是船舶驾驶员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进行船舶雷达盲区测量是有必要的。
2 船舶雷达盲区测定的探讨
2.1 理论计算盲区
查船舶总布置图,依据比例尺1:200,求取天线距船底高度、前大桅距船底高度、首楼距船底高度、第一BAY上满载箱顶距船底高度、天线距大桅水平距离、天线距第一BAY位箱前端水平距离、驾驶台大桅直径、烟囱直径、天线距驾驶台大桅垂直水平距离、天线距烟囱垂直水平距离等数值,然后依据相似三角形等比例原理将船舶雷达理论计算盲区算出。计算公式如下:
2.2 实际测定盲区
船舶驾驶员正确操作雷达,确保雷达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然后让测定船锚泊,并让小艇沿着船首驶离测定船(所选小艇最好为铁质)。最初船上并没有回波,然而当小艇驶出一定距离后,荧光屏幕上开始出现小艇的回波,此时需要及时记录下测定船与小艇两者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雷达盲区的半径。相反,也可以用小艇从较远位置驶近测定船,当荧光屏幕上开始出现小艇的回波的时候,及时记录下测定船与小艇两者之间的距离。如果出现实侧数值与理论计算不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应当以实际测定的数值为准。当驶出和驶近两种测定方法测出来的实际数值不相同的时候,需要取两个数值的平均值,或者选取较大那个数值为准。然而由于天线高度还影响着雷达盲区,而天线高度又受船舶吃水情况影响,因此在实际测定盲区的时候,应当时刻注意船舶的吃水情况。
2.3 最小作用距离
在船舶雷达显示器上能够发现目标物体的最近距离就被称之为雷达最小作用距离。[3]雷达最小作用距离与荧光屏上回波光电直径大小以及船舶雷达所发射的脉冲宽度有关。在船舶雷达天线正处于发射脉冲能量的瞬时内,当有外界物体反射回来回波的时候,此时回波是无法进入雷达接收机的,因为在这个瞬时内雷达天线的转换开关会短路。因此理论上船舶雷达的最小作用距离可以由以下公式求得。
船舶雷达在两种情况下有最小作用距离,而且这两种情况下有最小作用距离其数值并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在近距离的时候,船舶雷达会使用短脉冲,此时船舶雷达的最小作用距离数值就会比盲区数值小,可以用此时的最小作用距离数值来代替盲区数值。而对于远距离的时候,船舶雷达会使用长脉冲,使用长脉冲情况下的最小作用距离数值远远大于盲区数值,此时就不能用来代替盲区数值,驾驶员在使用船舶雷达的时候要尤为注意这一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船舶雷达技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但盲区依然存在,这是威胁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风险因素,这就要求船舶驾驶员在驾驶船舶的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于船舶雷达,而是应当使用AIS等设备或者用肉眼进行瞭望观察,尤其是在复杂航道航行和进出港的时候,要灵活运用各种瞭望手段来有效弥补船舶雷达盲区对船舶航行安全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常会振.船舶导航雷达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6-7.
[2]杨宝森.雷達目标信号检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3]薛仕中.雷达在船舶走锚判断中的应用[J].船海工程,2010,(3):162-165.
(作者单位:江南造船(集体)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