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环境下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反思与研究
2017-05-30王兴芬
王兴芬
[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贯彻和落实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使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研究方面体现出“人文性”“基础性”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认真对待的问题。然而,目前很多学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任重而道远。本文从教材、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考试方式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其改革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多元环境;大学语文;语文课程;课程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7)10-0086-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10.016
自1980 年南京大學、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其经历了一个逐渐规范化的过程。1996年4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提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要求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订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指出,对所有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除此之外,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及2007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转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等都强调大学语文是当今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所有高等学校都要创造条件,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开设。
虽然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已逐渐规范化,但作为一门正在建设中的新兴学科, 大学语文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尴尬,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200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的文章,文中说大学语文“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这篇文章也对造成大学语文尴尬局面的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文章中认为,大学语文之所以处于此等尴尬的境地,有领导、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也有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的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汉语也不断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对外汉语作为时下的热门专业也备受人们的青睐。据粗略统计,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多达千所,有100多个国家近3 000所大学和越来越多中小学都开设了汉语课程,越来越多外国人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然而,伴随着国际社会的汉语学习热潮,国内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教学却越来越不受重视。笔者认为,中国大学生汉语水平下降与学校、教师、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不重视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虽然大学语文课被认为是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高阅读欣赏能力、扩展视野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来看,又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学校的大学语文课只开1学期,每周2课时,要想在30多个课时内实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显然力不从心。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的语文课程被严重边缘化,教材陈旧,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也非常不稳定,很多文学院有水平的教授都不愿意从事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这些都导致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的滞后与教学思维的匮乏。
鉴于此,笔者就大学语文课程如何适应当前的多元环境做以分析与探究,以期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各方面的发展和改革,为将来大学语文成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课程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大学语文》教材需适应新时代的多元环境
罗毅在谈到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时说,“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是传播文章学与系统的文学知识;二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四是提高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语文课还应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1]。这就需要能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并适应当前高度信息化的大学语文教材。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种类多达上千种,正在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也有百种,翻阅这些教材可以发现,虽然版本众多,但良莠不齐。要适应当前的多元化环境,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体例等都要进行大胆创新。针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要打破纯语文、纯文学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应用性,充分利用文本内容丰富多彩的优势,把现行的‘大学语文改为‘综合性大学语文的新型课程模式”[2]。北大教授温儒敏也说,大学语文应该是一门综合课。他反对将大学语文上成一般的文学欣赏课,因为大学语文课程还应该有语言、文字、应用写作等方面的内容[3]。由此可见,对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改进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设置方面,教材编写者应深入调查学生对目前所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看法。笔者对其所带3个班的92位同学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问卷调查后发现,对于目前所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学生的不满意度高达83.15%。其中,学生对古代作品最感兴趣的占 32.61%,对现当代作品最感兴趣的占47.83%,对应用写作最感兴趣的占11.92%,对外国文学最感兴趣的占 7.6%。在教材内容方面,希望增加畅销作家作品的同学最多,希望加入一些应用写作内容的次之。这表明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与大学语文教材编者的初衷有较大的差距。由此看来,结合当今网络教学的优势,使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既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预期,也能适应当前的信息化发展,是大学语文教材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走访调查,结合当下的多元化教学环境,笔者以为大学语文教材在内容设置方面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一)知识性和应用性并重
目前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较少涉及到应用写作部分,占绝对篇幅的是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以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十版)为例,该书共12个单元,除在第3单元、第6单元、第9单元以及第12单元的最后分别加入“文学例话”探讨了说理、抒情、叙事、写人几个方面之外,收录的都是文学作品[4]。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技巧,但很多大学语文教材都重知识而轻应用。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知识性与应用性并重。
(二)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并重
从上述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是现当代文学,其次是古代文学。但现在通用的许多大学语文教材选编普遍存在“厚古薄今” “厚中薄外”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偏向古代文学。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古代,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代文学相对难懂。所有这些都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他们人文知识的合理构成。 “现代文学产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民主、个性解放是其思想精髓,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共鸣。以前一些主流文学史回避的作品因社会思潮的开放逐渐成为阅读的热点,如周作人、梁实秋、张爱玲等人的作品,语言无隔阂也给阅读提供了方便”[5]。因此,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并重。
(三)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学相结合
据统计,目前使用的100多种大学语文教材在选取教学内容时,选取的大都是经典篇目,而调查问卷显示,除喜欢经典文学之外,很多同学还对古代和现当代的通俗文学感兴趣。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在课程内容上应该适当加入一部分通俗文学作品。就古代文学而言,元明清时期关汉卿、汤显祖等著名戏曲作家的经典戏作,以及这个时期一些通俗演义小说的经典片段都可以汲取到教材当中;就现当代文学而言,时下非常流行的武侠与言情小说中一些教育意义或文学性较强的经典片段,以及一些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故事也可纳入大学语文教材中。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增加通俗文学的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通俗文学作品更好地发挥其文学文化作用。
(四)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学经典著作的同时,对目前畅销的网络小说也非常感兴趣。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材要与时俱进,适当增加学生关注并感兴趣的内容。由于目前多数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时数都在40课时之内,而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又需要大量的阅读,所以大学语文教材应该在每个单元后罗列出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外自行阅读。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必然带来大学语文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目前通行的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些体例“或以‘人文话题作为结构方式,一个人文话题作为一个单元,单元之内古今中外杂陈,或‘以文学史为结构线索,古代、现代、外国各占一块,或以体裁划分”[6]。如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共12个单元,分別以“仁者爱人” “和而不同 ” “胸怀天下 ” “浩然正气” “冰雪肝胆” “洞明世事” “以史为鉴” “故园情深” “礼赞爱情”等作为单元的主题来选取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作品。王建设等主编的《大学语文》则以历史线索为经,以具有核心价值意义的文学现象为纬,组成8大部分[7]。这8部分分别是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概述、诗骚风雅概述、秦汉史传概述、文学的自觉概述、骈散争辉、诗词双璧、戏曲小说、现代新文学。除此之外,也有将文学作品与应用写作相结合进行编排的。如王岩主编的《大学语文》就分为3个部分[8],即语言基础、文学鉴赏、实用写作。要适应多元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变化,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应该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每一单元的内容在同一主题下,所选的文学作品应该体现古今并重、中外并重以及必修与选修、通俗与经典相结合的原则。也有学者提出,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可以分为2个部分,即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张晓红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一文中说:“大学语文不妨借鉴中学教改的做法,或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以原有的课程作为必修课,增设一系列选修课,或全部为选修课,如古代诗歌选读、散文选读、戏曲欣赏、小说欣赏、古代文化常识、中外文化论著选读、民俗文化专题、古典诗词创作、实用写作训练、普通话语音等。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做出选择,收效自然会好一些。必修部分的内容也要根据新课程的情况及时更新具体篇目和内容,以防简单、重复。”由此可见,为适应新时代多元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及考试方式的变化,大学语文教材在内容方面做出重大调整的同时,编排体例也要进行改变。
二、大学语文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需适应时下的多元环境
如前所述,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思维也严重匮乏,很多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填”和“灌”,整堂课上师生之间没有任何互动,导致学生在课上昏昏欲睡,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完全没有被调动起来,教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真正体现,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微乎其微。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大学生的知识构成、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获得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要构建多元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自古以来,教师都被看成是掌握知识、传递知识的人。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得人们坚信教师就是掌握真理的人,教材内容的权威性更是不容置疑。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之下,学生总是用一种崇拜的心态去接受教师所谓的权威思想,用一种敬仰的目光去阅读经典文本,从而进入了学生对教师、教材绝对服从的怪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的逐渐渗透,时下教师的职责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师授课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传统教学中教师“独唱者”的角色逐渐变成了与学生的“合唱”,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之间平等、交互关系的转变。
(二)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实现真正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1.要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徐清华、吴春林在《大学语文“四进四出”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四出四进”教学模式[9],即:走进文本,读出自我;跟进思考,读出问题;推进理解,读出发现;融进鉴赏,读出评价。笔者以为,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大学语文古代以及现当代经典文本的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发现问题,再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 “翻转课堂式教学”也可以引进到大学语文教学中来。“翻转课堂式教学”是学生在课后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的互动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模式之外,大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尝试文化专题教授模式。“在文学史脉络映照之下,课程内容由一个个文化专题组成,每个专题中以经典篇目为主线,辅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大时代背景下的作家生平轶事、历来述评及渊源延续等内容,让学生从文学、史学、美学等多方面去感受文学的魅力,使其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有更深切、更正确的感悟,使课程教学在突出‘文化素养教育目的的同时,变得多彩多姿”[1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教学模式都需要学生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而在现如今大学语文不被学生重视的情况之下,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大力宣传大学语文的重要性,让大学语文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2.建立教学网站,设置网络课程。除了在大学语文课堂引进新的教学模式之外,还可以尝试建立大学语文教学网站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一般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只有30多个学时,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中外文史知识,如果建立教学网站,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好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站,将学生感兴趣的通俗类文学作品,如戲剧、民间传说以及时下畅销的网络小说、情感小说、武侠小说等加载到网站上。
当然,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网络课程,所学习的当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积极向上主题的作品为上, 并且要选择那些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语言简洁精练、在艺术特色与写作技巧运用等方面较有特色的经典篇章。教师可以在教学视频或小说的前面设制相关的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看视频或阅读小说。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网站上有计划地设计一些语文小练习,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引导同学们在线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还可以创建师生交流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和显示与课堂教学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和教师以对话的方式共同学习, 让学生进行小组协作、角色扮演,共同讨论问题,重视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他们在这种环境中鉴赏文章,从而使他们能更积极、主动地阅读和理解, 提高语言运用和作品鉴赏的能力”[11]。
由此可见,只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学语文教学才能适应时下多元环境的变化。当然,除了教学模式的革新之外,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途径也应该适应现在的多元环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多重渠道获取知识。除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一系列与语文学习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带学生去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地、文物古迹、科普教育基地等,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并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辩论赛、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等。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延伸和拓展,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学、历史等方面的话题,并列出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分析研究,最后通过论文、社会实践、演讲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大学语文的考试方式需与时俱进
大学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定都是通过学期末的闭卷考试来实现的,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现代社会,这显然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大学语文的考试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要建立起能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体系。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大学语文成绩的最终评定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评定和期末成绩评定,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随着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学生大学语文最终成绩的评定也应该以能力测试为主,大幅度地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不应该仅限于课堂的提问,学生在辩论赛、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课堂讨论中积极地发言,平时作业、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等都可以作为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期末成绩评定的方式也不应该仅限于闭卷考试,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开卷考试、调查报告、小论文写作等多种方式。这种与时俱进的成绩评定方式既可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与“练”的教学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只有大学语文教材、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考试方式等适应时下的元化环境,只有学校、教师、学生共同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才能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毅.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J]. 第十届全国大学语文学术年会论文,2014.
[2]余亮开.大学语文教学的反思与研究[J]. 济南:中国成人教育,2008(3).
[3]温儒敏.就“大学语文”的困扰答记者问[J]. 北京:文史知识,2005(2).
[4]徐中玉,齐森华. 大学语文(第十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江亚丽.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J]. 合肥: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2).
[6]张晓红.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 厦门:集美大学学报,2012(1).
[7]王建设等主编.大学语文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8]王岩.大学语文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9]徐清华,吴春林.大学语文“四进四出”教学模式研究[J]. 长春:现代教育科学,2010(1).
[10]吴春彦,李素娟,王东.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从部分高校问卷调查谈起[J].长沙:当代教育论坛,2009(10).
[11] 胡妍.大学语文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 南昌:南昌大学学报,2010(12):41.
(责任编辑:申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