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甲申三百年祭》增强执政忧患意识

2017-05-30马仲宇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李岩李自成忧患

马仲宇

摘要:《甲申三百年祭》,是郭沫若l944年3月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的著名史论著作。文章例举大量史实,从明朝政权的灭亡、李自成的成功与失败、李岩悲剧的深刻含义及农民起义军作风的蜕变几个方面,深刻揭示了中国历代政权兴亡更替及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规律。对于执政已近67年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当前面临的的一个重大考验就是长期执政的考验,《甲申三百年祭》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将时刻警醒我们党反思自身的不足与危机,不断增强执政忧患意识。

关键词:甲申、李自成、李岩、规律、执政、忧患

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写于l944年3月,是为了纪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胜利三百周年而写的。此篇文章当时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評价,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把《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延安整风运动的必学文件,对于推动当时全党整风、纯洁党员干部队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时值建国(中国共产党执政)67周年和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际,重读《甲申三百年祭》,更觉振聋发聩,其中揭示的历史规律,更加警醒全体党员干部应不断增强执政忧患意识,牢记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

一、明朝政权的灭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 从表象上看,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政权,但从本质上来说,应是《甲申三百年祭》文中的评论:“但在一般史家的习惯上是把甲申年认为是明亡之年的,这倒也是无可无不可的事情。因为要限于明室来说吧,事实上它久已失掉民心,不等到甲申年,早就是仅存形式的了。”

郭沫若做这段评论,是以很多史料为依据的,明末甲申年时,天下大旱,老百姓的生活困苦到了极点,到处是“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⑴的悲惨景象,而这时的明朝统治者在干什么呢,文中说:“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假使政治是清明的,那么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尽可以用人力来和天灾抗衡,然而却是‘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这一句话已经足够说明:无论是饥荒或盗贼,事实上都是政治所促成的。”⑵作者这段话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得出论断:饥荒与盗贼都是统治者的黑暗腐朽造成的。文章后面作者又继续以详实的史料来印证此观点:“贼知人心之所苦,特借‘剿兵安民为辞。一时愚民被欺,望风投降。而贼又为散财赈贫,发粟赈饥,以结其志。遂至视贼如归,人忘忠义。其实贼何能破各州县,各州县自甘心从贼耳。故目前胜着,须从收拾人心始。收拾人心,须从督抚镇将约束部位,令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始。”⑶由文中可见,在明末黑暗腐朽的统治下,官府、官兵不但不赈灾救民,反而严苛重税,老百姓挣扎于天灾人祸的双重压迫之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老百姓为了生存,自然揭竿而起,因此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这简短的几句话扼要地说明了导致明末政权人亡政息的“流寇”的起源,其实就是 “官逼民反”。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明朝末期政治的腐败黑暗与残酷的剥削压迫导致老百姓人心向背,是明朝政权灭亡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自身成长、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中,发展形成了我们党的群众观点;从自身的国情、党情、民情出发,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纲领,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这也是我们党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制胜法宝。

二、李自成的成功与失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时,政权就稳固兴盛;而当统治者鱼肉百姓,置民于水火,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时,也就是这个政权灭亡之时。《甲申三百年祭》中对李自成崛起的原因是这样叙述的: “今闯、献并负滔天之逆,而治献易,治闯难。盖献,人之所畏,闯,人之所附。非附闯也,苦兵也。”⑷文中摘录的史料对明末最大的两支农民武装力量李自成和张献忠做了评价分析和引证:“治献易”,原因是張献忠的队伍残忍暴虐,老百姓畏惧他;“治闯难”,原因是李自成的农民武装能收服人心,老百姓愿意跟随他。而老百姓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跟随李自成起兵造反,是因为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散财赈贫,发粟赈饥”救民于水火,顺应了民心,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拥护,故而出现了“其实贼何能破各州县,各州县自甘心从贼耳”的现象,李自成起义军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借助这股“大水载舟”的历史潮流,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攻陷北京,倾覆明室,完成了大顺朝的统治,成就了李自成的功业。

正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大顺朝仅仅支撑了四十多天就被逐出紫禁城,骤兴骤亡,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之王朝。那么原因是什么?《甲申三百年祭》里有这样的描述:“尽管平时的军令是怎样严,在大家都陶醉了的时候,竟弄得刘将军‘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⑸。可见,从刘宗敏这样的义军高级将领开始,自上至下都出现了麻痹、骄傲、腐化现象。针对义军从上至下的掠民、贪腐现象,义军的另一位核心人物李岩清醒的认识到了他的危险性。他立即上书李自成,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各营兵马仍令退居城外守寨,听候调遣出征。今主上方登大宝,愿以尧舜之仁自爱其身,即以尧舜之德爱及天下。京师百姓熙熙皞皞,方成帝王之治。一切军兵不宜借住民房,恐失民望。”⑹由这一段叙述可见,李岩是非常清醒的,对于如何巩固新生政权,他及时提出了政治及军事上的策略,即在政治上对老百姓实行仁治德政,严肃军纪,不扰民、不欺民、不掠民,以收服民心,稳定政权。但遗憾的是,李自成这时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置若罔闻,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纵容部下掠民扰民、奢靡腐化的条件和现实。那么,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丧失民心,军心涣散,溃败灭亡也是必然之中了。

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发展壮大靠的是百姓的拥戴和支持,而其政权的迅速灭亡,不能不说失去民心是其致命原因。回溯国际共运史,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都证明了人心向背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一个50多个人的政治组织不断的发展壮大、夺取政权并长期执政,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毫无疑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时时刻刻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拥护和支持,有了这个基础它才可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因此,我们党必须高度重视长期执政所带来的严峻考验,自觉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不断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及自我提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李岩悲剧的深刻含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兴亡更替都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李自成农民政权的迅速灭亡,从个人方面来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自成偏听偏信,近小人,远贤人,亲佞臣,杀忠臣,君臣离心造成的,这无疑也是李岩个人的悲剧。《甲申三百年祭》这样叙述:“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场大悲剧。李自成自然是一位悲剧的主人,而从李岩方面来看,悲剧的意义尤其深刻。”⑺

为什么说李岩的悲剧意义尤其深刻呢?李岩作为李自成农民政权的核心人物,在郭沫若先生看来,李自成“其兴也勃”,是由于得到了李岩;而“其败也忽”,是由于他不再信任甚至杀害了李岩。《甲申三百年祭》文中,郭沫若对李岩的两次有关起义军作风建设并关乎起义军生死存亡的重大建议有详细的叙述。第一次,义军初入河南,李岩建议“取天下以人心为本,请勿杀人,收天下心”、“散所掠财物赈饥民”⑻。 李自成听从了李岩的建议,严明了军纪,所到之处,对老百姓秋毫不犯,此后起义军几乎令天下望风披靡。郭沫若认为:“有了他(李岩)的入伙,明末的农民革命运动才走上了正轨。”⑼第二次,起义军进入北京城,李岩上疏建议严格约束部队,收揽民心,礼贤下士。但时过境迁,李自成已由当初的“流寇”变成执政者,骄心已盛 ,听不进逆耳之言,对李岩的提醒甚感厌恶,故而“每劝闯贼申禁将士,宽恤民力,以收人心。闯贼毫不介意”、“不甚喜,既批疏后‘知道了,并不行”。 ⑽不仅如此,退出北京城之后,李自成因一己之私又听信了军师牛金星的谗言,杀害了李岩;这次内讧直接导致了义军的瓦解,“由是自成将相离心,献策他往,宗敏率众赴河南”。⑾所以说,进京后的李自成大权在握,唯我独尊,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是引发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假使李自成能够谦虚纳谏,兼听则明,中国的历史就会从此改写。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借古喻今,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所面临的社情、民情都较封建时代复杂得多,要想知晓民情,团结群众,在决策时不犯或少犯错误,除了要具备谦虚谨慎、闻过则喜的胸襟,还应当切实地转变作风,走到群众中去,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逆耳之言、劳心之事”, 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扯扯袖子、出出汗、红红脸,就能够有效地实现有错能纠、有错必纠,才能使党和人民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四、农民起义军的蜕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甲申三百年祭》里,郭老用了较多笔墨叙述李自成义军的作风优势,如“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⑿军中规定了“军令不得藏白金,过城邑不得室处,妻子外不得携他妇人,寝兴悉用单布绵幕”⒀,甚至颁令“马腾入田苗者斩之”⒁。这些严格的纪律规定,李自成和其他将领身体力行,并且要求各级军官和兵士严格遵守。因此,义军队伍令行禁止,作風清廉。可见,李自成起义军能得百姓拥护,最大的优势来自于起义军自上至下的良好作风,这种作风保证了起义军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因此,李自成起义军数破明朝军队围剿,终成燎原之势,直至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绝非偶然,而是起义军良好作风的必然结果。值得警醒和反思的是,进驻京城不久,起义军的作风发生了严重的蜕变,从上至下,自李自成到刘宗敏、牛金星之流,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认为大功告成,天下再无危机可言, 便“纷纷然,昏昏然”。大顺政权的两个关键人物刘宗敏、牛金星更是荒唐了得,将军刘宗敏是“拶夹降官,搜括赃款,严刑杀人”。⒂丞相牛金星是“大轿门棍,洒金扇上贴内阁字,玉带蓝袍圆领,往来拜客,遍请同乡”⒃。以致整个起义军队伍,领导层生活腐化,宗派内耗日增, 士兵掠民,军纪涣散,起义军內部离心离德,其结果就是李自成起义军创立的大顺政权仅存40余天就仓皇收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作风蜕变导致的失败,深刻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旦胜利,政权领导层自上至下的骄傲自满、贪图享乐、奢靡腐化和脱离群众。基于对历史规律的清醒认识,面对中国共产党即将夺取全国政权、全面执政的新形势,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号召。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又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不学李自成!”正是在“两个务必”的警钟长鸣下,执政68年来,中国共产党牢固树立“赶考”意识,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经受了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各种挑战和考验,给全国各族人民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形势下,我们党不仅担负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且面临着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如何应对这些考验和危险,尤其是长期执政的考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顺利推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全体党员的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时时处处把人民当“考官”,做清醒的“赶考”者,永葆“赶考”状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古人曰:“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甲申三百年上演的这出历史悲剧,对我们党在新的执政环境下,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执政“周期律”,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应时时刻刻惕厉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居安思危、戒骄戒躁,不断增强执政忧患意识。

注释: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引自《甲申三百年祭》原文,作者 郭沫若 人民出版社 2004年4月第三版

猜你喜欢

李岩李自成忧患
Up-conversion detection of mid-infrared light carrying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再论李岩其人
画里有话
李自成的逆袭之路
哲理漫画
青春1919:心怀忧患、担当奋斗的湖南青年
忧患、悲悯、历史沧桑感——我读杨强诗词
“能吏”的“魄力”
李岩绘画作品选登
那一夜(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