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书店的灯光温暖了多少人心(上)
2017-05-30范昕
范昕
过去的这一年你去了几次实体书店?那些实体书店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时下的人们恐怕真得细细回想一番。这正是网上书城对实体书店实实在在的冲击。
与其说实体书店正在经历倒闭潮,不如说正在经历大洗牌。时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批实体书店在复苏,从“亚马逊时代”的网络阅读和虚拟书店罅隙中开出艳异的花。它们成为温暖的“第三空间”,以富于人情味的生活美学体验留住读者,点一束光,照亮一座城。
在这样的“第三空间”,享受着美与新知、灵感与惊喜
时下,全球的实体书店都在努力摆脱卖书的单一模式,凭借创新甚至是颠覆,营造出与衣食住行等生活美学相关的复合空间。
德国柏林的Pro QM书店吸引了全世界的年轻读者,其魅力不仅在于售卖的建筑、艺术、音乐及设计方面的书籍,更在于浓厚的文化创意氛围—多年来,它常年主持的沙龙、研讨会吸引了一批忠實的读者,更像一个聚集文化创意的社交中心。
书、活动、啤酒和家具,是日本东京一家名为B&B的书店的关键词。除了卖书,书店坚持每天举办与书相关的活动,每年数量在500次左右。书店收银台一侧设有啤酒机,随时为顾客提供生啤。新鲜的不仅是生啤,也是边喝啤酒边看书的体验。店里的椅子和书架,同样是可以售卖的商品,并且是渗入生活情境的。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酷客美食书店,索性将书与美食混搭了起来,5间餐馆与9个售书区集于一体并交互呈现出奇特的空间。餐桌就置于图书区中央,顾客们在书本的环绕簇拥下惬意地用着餐,稍稍离席,就能从书架上取来一两本书随手翻翻。
越来越多的书店,成为了家与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在这里,人们享受着美与新知、灵感与惊喜。
卖书之外,人与书店的信赖关系更值得耕耘
“在那条寒风凛冽的街道上,这可是个温暖舒适的去处。冬天生起一个大火炉,屋里摆着桌子、书架……”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 一书中回忆的书店风景令人感怀。很长一段时间,他常常往莎士比亚书店跑,不光因为那里有书,还因为那里没钱也能赊到书—书店主人西尔维亚对人和蔼可亲,她说可以等有钱时再交保证金,想借几本书借几本,钱方便的时候再给。
线上购书固然给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然而,实体书店里人情的温度更是牵引人心的磁场。时下,不少书店欢迎客人在店内拍照,也不在乎客人拿笔抄录图书信息。店主更看重的,其实是卖书之外的一种信赖关系。
日本有家名为SPBS的书店,从“高调系”转型成“邻居的小书店”,客人竟然翻了一倍。原本,这家书店强调的是“时尚”,图书种类集中在设计、美术、摄影方面,店面装潢走的也是高冷路线,设计感是够了,却难免给人距离感。光顾这里的大多是业内人士,有寻常读者干脆坦言“不敢推门进来”,担心这里的书既贵又看不懂。为此,SPBS试着从改变图书种类着手,就以“妈妈们都能看懂的书”作为选书标准。对于时下生活中的不少细微变化,店家也格外上心。有时,店员们整理书架时随着随口的嘀咕就把店里接下来的主题陈设给换了—“最近与京都相关的书卖得不错。”“咦?接下来的假期,想去京都的人是不是很多呢?”“有可能。”“我们这里不如做个京都主题的角落吧!”
在英国有着百年历史的福伊尔书店,一些看似过时的传统却被特别予以保留,比如格外依赖店员。他们不仅熟悉出版业、对图书市场有专业判断力,同时也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简直堪称“活字典”,有的甚至掌握了15国语言。在获取资讯从未如此便捷的互联网时代,店家对店员的严苛要求是多此一举吗?答案恰恰相反。踏入实体书店的人们,想要找寻的其实是人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彼此谈论倾心的书籍,相互分享对于书中内容的体会,期待对图书有着独到见解的店员们为他们创造书与人的偶遇,这些可都不是冷冰冰的搜索引擎、电子设备所能替代的。
图书区常常可见由店员署名的手抄小纸条,上面写有推荐的书名并附有简短感想—美国西雅图艾略特湾书店的这样一个小细节似乎让图书有了温度。下雨的时候,帮顾客结账的店员会从柜台抽出一只经过特殊加工的透明塑料袋,给书店提供的那只手提纸袋穿上“雨衣”,只露出两只提手—日本东京纪伊国屋书店提供的这项服务令一位读者记忆犹新。
台湾作家钟芳玲在遍访全球书店和书人的《书店风景》一书中坦言,“逛书店最过瘾的事,莫过于碰到气味相投的店主或店员,与他们煮酒论剑一番,或是听他们口沫横飞地谈论自己喜欢的作品。若是在古书店就更不得了了,店主如果觉得来者是行家,有时会得意洋洋地把珍藏书搬出来炫耀,或是夸称他们曾经经手过的宝贝。书店的灵魂其实是这些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