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环剥对贵妃红荔枝叶片营养及成花的影响

2017-05-30徐宁朱建华李鸿莉卢美英彭宏祥秦献泉李冬波邱宏业

南方农业学报 2017年11期

徐宁 朱建华 李鸿莉 卢美英 彭宏祥 秦献泉 李冬波 邱宏业

摘要:[目的]探讨冬季环剥对贵妃红荔枝末次梢叶片生长及花穗抽生的影响,为制定贵妃红荔枝高效栽培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冬季对10年生贵妃红荔枝树进行环剥处理,分析其末次梢叶片氮、磷、钾元素和叶绿素含量及花穗抽生状况。[结果]环剥处理后第15、30、45和60d检测,发现贵妃红荔枝末次梢叶片的氮和磷元素含量均显著低于未环剥对照(cK)(P<0.05,下同);第15d钾元素含量显著低于CK,第30、45和60d钾元素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第75d钾元素含量显著高于CK;第45、60和75d总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CK;经环剥处理后花穗抽生率和花穗宽度比CK高,花穗长度比CK短,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冬季环剥能有效抑制贵妃红荔枝冬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穗抽生率,可作为实现贵妃红荔枝丰产、稳产的有效技术措施推广应用。

关键词:贵妃红荔枝;冬季环剥;叶片营养;花穗抽生

中图分类号:S66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7)11-2030-04

0引言

[研究意义]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是我国重要的南亚热带果树。贵妃红是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05年培育的荔枝新品种,其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果实品质优,栽培面积逐年增长(苏伟强等,2005)。近年来,由于荔枝产区时常出现暖冬,荔枝枝梢生长旺盛,导致成花困难,影响荔枝产量的稳定和提高。环剥是果树栽培中用以控制枝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和防止落果的技术措施,不同环剥时期和环剥方法对荔枝生长影响不同,不同荔枝品种对环剥处理的响应也各不相同,但目前针对贵妃红荔枝冬季环剥控梢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开展贵妃红荔枝环剥控梢促花研究,对制定贵妃红荔枝高效栽培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周贤军等(1999)研究发现,在荔枝果实发育后期螺旋环剥能提高果实中的生长素含量,减少采前落果率;黄旭明等(2003)、王丽敏等(2010)研究认为,荔枝枝梢环剥能抑制新梢生长,环剥17d后叶绿素指数明显下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不同程度下降;邓英毅等(2010)研究表明,环剥可极显著提高三月红荔枝成花率;莫伟平等(2013)研究发现,环剥会降低黑叶荔枝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产生永久性光抑制,显著抑制黑叶荔枝枝梢生长;叶翰江等(2014)研究发现,环剥能提高糯米糍坐果率和产量。[本研究切入点]目前,有关贵妃红荔枝冬季环剥控梢对其叶片营养和花穗抽生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贵妃红荔枝为试验对象,研究冬季环剥对其末次梢叶片营养及花穗抽生的影响,为制定贵妃红荔枝高效栽培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贵妃红荔枝为种植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基地荔枝种质资源圃的10年生树。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 于秋梢老熟后冬梢未萌动前(2015年11月16日)随机选取10株树势相近的贵妃红荔枝树,对其中5株进行环剥处理,其余5株不环剥作为对照(CK)。环剥方法:在离地面20cm高度主干部位采取对口环剥方式,环剥口宽2mm。

1.2.2测定指标及方法 叶片氮、磷、钾元素及叶绿素含量测定:从环剥当天起,每隔15d采集试验树末次梢小叶叶片60片,共采集6次。采集当天随机取10片测定叶绿素含量,其余置于20℃冰箱保存,待完成各采集批次后测定氮、磷和钾元素及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氮含量采用自动定氮仪法(NY/T2419-2013)测定,磷含量采用钼锑抗比色法(NY/T2421-2013)测定,钾含量采用火焰光度计法(NY/T2420-2013)测定,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叶绿素含量为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合计。

花穗抽生情况调查:于盛花期(2016年4月15日)调查试验树花穗抽生率。花穗抽生率=抽生花穗数床次梢数。用直尺測量试验树花穗的长度和宽度。

1.3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7进行统计,采用SPSS13.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冬季环剥对贵妃红荔枝末次梢叶片氮、磷和钾元素含量的影响

从图1~图3可看出,环剥处理贵妃红荔枝末次梢叶片的氮和磷元素含量总体上低于CK,钾元素含量前期(环剥后45d前)低于CK,后期高于CK。环剥后15d,贵妃红荔枝末次梢叶片氮、磷和钾元素含量迅速下降,且3种元素含量均极显著(P<0.01,下同)低于CK;环剥后30-75d,氮元素含量呈前期较快上升后期平缓上升的变化趋势,磷元素含量呈前期上升后期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钾元素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

在环剥处理当天,环剥树与CK末次梢叶片的氮、磷和钾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环剥后15、30、45和75d,氮元素含量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低于CK;环剥后15-75d,磷元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K;环剥后15d钾元素含量极显著低于CK,环剥后75d,钾元素含量显著高于CK,而环剥后30、45和60d,钾元素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

综上所述,环剥处理后贵妃红荔枝末次梢叶片的氮和磷元素含量总体上明显下降,钾元素含量在环剥初期显著低于CK,环剥后期显著高于CK。

2.2冬季环剥对贵妃红荔枝末次梢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图4~图6可看出,环剥处理后贵妃红荔枝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CK。环剥处理当天,环剥树与CK末次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环剥后45和75d,叶绿素a含量极显著低于CK;环剥后45、60和75d,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CK,总叶绿素含量极显著低于CK。可见,环剥处理总体上会明显降低贵妃红荔枝末次梢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

2.3冬季环剥对贵妃红荔枝花穗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环剥处理贵妃红荔枝的花穗抽生率和花穗宽度均高于CK,花穗长度短于CK,但差异均不显著,说明环剥对贵妃红荔枝花穗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促进花穗抽生和花穗宽度增加,对花穗长度无明显影响。环剥贵妃红荔枝与对照花穗抽生率的P=0.081,在0.05与0.10问,因此环剥处理贵妃红荔枝的花穗抽生率与CK的差异值得肯定。

3讨论

环剥是一项用来调节果树营养生长或生殖生长的栽培技术措施,如控制枝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及减少落果等。在环剥调节果树生长机理研究方面,周贤军等(1998)研究发现,环剥改变了生长激素在植株体内的合成和分布,导致营养生长或生殖生长发生变化;袁荣才和黄辉白(1993)研究认为,环剥切断了植株的韧皮部组织,使枝梢合成的营养物质无法输送到根部,导致根部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能力减弱从而间接抑制根和枝梢生长;黄旭明等(2003)、王丽敏等(2010)通过小枝环剥试验排除了环剥对根部的影响,证实环剥能直接抑制怀枝荔枝枝梢生长。

本研究结果表明,环剥后贵妃红荔枝氮元素含量显著低于CK,与周贤军等(1999)对糯米糍荔枝、肖华山等(2002)对荔枝、金磊(2007)对杨梅的研究结果一致。黄旭明等(2003)、罗羽洧等(2007)研究认为,果树花芽分化与植株体内碳氮比显著相关,碳氮比提高有利于花芽分化。本研究也证实,环剥使贵妃红荔枝末次梢氮元素含量显著降低,且环剥切断了树体韧皮部致使枝梢合成的碳水化合物无法输送到根部,促进碳积累,提高了贵妃红植株体内的碳氮比,对花芽分化有利。

本研究还发现,环剥后贵妃红荔枝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CK,导致其叶片光合作用降低,生命代谢活动下降,生长速度减缓,抑制冬季新梢生长,与李保国和王永慈(1991)对枣树、郭卫东等(2009)对佛手的研究结果一致;环剥处理降低了贵妃红荔枝叶片中的磷元素含量,与金磊(2007)对杨梅、王丽敏等(2010)对怀枝荔枝的研究结果一致;环剥处理前期貴妃红荔枝叶片中的钾元素含量低于CK,后期高于CK,但总体上环剥对钾元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与王丽敏等(20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叶翰江等(2014)研究认为,环剥可显著提高荔枝花穗抽生率,本研究结果与其不一致,环剥处理贵妃红荔枝的花穗抽生率高于CK(2016年4月统计),但差异不显著,可能是2015年冬季气候较冷不适宜冬梢发生,对荔枝成花有利,从而降低了环剥处理与CK间花穗抽生率的差异。本研究中环剥荔枝与对照花穗抽生率的P=0.081<0.100,统计学上认为当处理与CK问的P在0.05与0.10问时不应轻易否定其存在的差异,因此环剥处理贵妃红荔枝的花穗抽生率与CK的差异值得肯定。

4结论

在冬季末次梢老熟后新梢萌发前对贵妃红荔枝树体进行环剥可有效抑制其冬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穗抽生率,可作为实现贵妃红荔枝丰产、稳产的有效技术措施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思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