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锋日记进入教科书可行吗

2017-05-30

雷锋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事迹学雷锋雷锋

编者按:

“建言十九大”栏目开通之后,《雷锋》杂志编辑部陆续收到读者来信,其中河南省邓州市“编外雷锋团”战友文相生同志提出了一个疑惑: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纳入到一年级后的教科书中,让孩子们去学习雷锋、认识雷锋,这件事能不能行得通?

针对这个问题,《雷锋》杂志编辑部立即联系采访了各界人士以探求答案。以下摘录了几个颇具代表性的觀点,希望可以解答文相生同志的疑惑。

曲建文(雷锋班第四任班长):

全国学雷锋已经有50多年了,我是这50多年的见证者,自身也一直在学雷锋,特别是1983年我转业到地方之后,一直在为弘扬雷锋精神而奔走。我所在的枣庄市有一个雷锋精神研究会,自成立 15年来一直在做雷锋精神研究。企业学雷锋,社会学雷锋,特别是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做得最好、坚持得最久。

目前来看,我们有几百所学雷锋学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弘扬雷锋精神先进学校,二是弘扬雷锋精神示范学校,三是枣庄“五大家”——枣庄市宣传部、文明办、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雷锋精神研究会,以及团市委一块命名的雷锋小学、雷锋中学和雷锋学校,其中有雷锋学校1家,雷锋中学1家,雷锋小学3家,还有1家雷锋幼儿园。

以前,孩子们学雷锋是从小学 6 岁开始的,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学雷锋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抓起,也就是说应该从 3 岁开始让孩子们学习雷锋,不要给他们讲太多的大道理,而

是让孩子们知道雷锋是个好人,是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他经常做好事,把身边的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为人民、为他人,不为自己。从小熏陶孩子们,为他们灌输这些知识,把雷锋的故事印成书本发到学生手中,做成课程,这种方式我赞成。国家教育部门如果这样做的话,肯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实际上,现在枣庄的雷锋学校和兄弟学校,除了正常的课程之外,大部分学校都有根据雷锋日记编的书。将雷锋日记、雷锋故事还有学校产生的好人好事也编成小故事印到书中,做成相关教材供学生们学习,这是切实可行的。

师志伟(《雷锋》杂志湖南通联站站长):

习主席说:“学雷锋要从娃娃抓起”,湖南也在抓紧落实这件事。我们分头到校园,从小学开始,初中、高中、大学,我们都在走。目前社会上不可否认地出现了很多道德败坏的现象,如果没有雷锋精神的培育,孩子们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有很多人、很多单位都在为弘扬雷锋精神而努力。比如湖南卫视就正在策划“雷锋文化节”,号召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节日中来,在节日中精彩亮相,从而认识到雷锋精神的重要性。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这批人都懂雷锋,但孩子们年纪太小,有很多不懂雷锋,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从课本入手,让雷锋思想慢慢根植于心、外化于行。现在很多孩子面临的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精神层次上的问题。如今我周边的很多学校都在讲雷锋,把雷锋精神深入到教学系统,学校里面会评选道德模范、学雷锋先进典型,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想评上雷锋式的好学生,这个荣誉比三好学生的含金量还要大。

把雷锋事迹写进课本里面切实可行,为什么这么说?一是实践证明,年轻一代有着很强的学雷锋的积极性,二是现在的学生需要雷锋这样的榜样,一些学校这么做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做出了相当不错的示范。

秋词牧(历史学博士,留学生):

首先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件事是 :不论是当年的报道还是后来的求证,雷锋事迹真实存在,并且有着强烈的积极意义。“学习雷锋好榜样”在当年是一股学习风尚,是一代人的革命记忆,是革命历史的组成部分。历史不可磨灭,雷锋精神应该一代代传下去。

我在想,现在国外有很多人都知道雷锋,我们如果不知道,岂不是很可笑?学校课本所呈现出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学生精神层次的塑造,尤其是对于人格尚未完善的儿童来说,课本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权威,我认为课本内容对于孩子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会伴随他们终身的。雷锋精神不是指单纯地“做好事”,还指对人坚韧人格的塑造力、正确的是非判断、高远的精神境界和乐观与悲悯交错的情怀的培养。因此,在课本中传播雷锋事迹,我觉得可行,这也是我的希望。 (本刊记者蒋培卓整理)

猜你喜欢

事迹学雷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人物与事迹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写给雷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