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志愿者:靓丽风采最荣光
2017-05-30刘春霞
刘春霞
7000多年前,乌海地区的先民在岩石上刻下了众多的岩画,其中以太阳神图案最具代表性。“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太阳神精神”,一直照耀着这里的人们。如果把煤比作太阳石,“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煤炭产业工人就是冒着生命危险,从地心深处采掘光明、无私奉献热力的“太阳神”。乌海煤炭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历史便是一曲气壮山河的“太阳神之歌”。
周总理为城市命名
60年前,乌海地区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搬倒小山修铁路,移开大山要煤烧。”1958年,伴随着一句今天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场为支援包钢建设而掀起的“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打响,这片沉睡的土地被唤醒。从此,乌海的煤炭工业逐步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时的乌海地区,黄沙漫漫,人烟稀少。当时只有两间平房的乌海火车站连站台都没有,建设者们只能从火车上跳下来,一落地就是没脚深的黄沙。
广大矿山建设者们不顾生活的艰苦和生产任务的繁重艰险,“向贺兰山进军,向煤海开战”,安家在荒漠沙滩上,夺煤于荒山野岭间。他们先生产、后生活,战天斗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赢得了夺煤大会战的胜利。
乌海的命名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在酝酿成立乌海市时,由于多种原因,最初确定的名字是海乌市。当建市报告呈送到国务院时,重病中的周恩来总理了解到海勃湾与乌达都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工矿城市,便提议新建城市的名字叫乌海市,并说:“乌海、乌海,乌金之海嘛!”这是乌海历史的光荣,也是乌海人的骄傲。
“来沙漠看海”
乌海市地处三大沙漠交汇处,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曾经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比重达60%。生态环境面临的困境,一度成为制约乌海发展的瓶颈。
为彻底遏制并扭转这一局面,乌海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工作,下大力气、坚持不懈推进生态建设,将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来做。
在为城市披上绿的底色的同时,乌海人也在努力实现着亲水梦。
“来沙漠看海!”2014年,随着海勃湾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形成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这句话成为许多市民邀约外地亲朋好友来访的流行语。
站在乌海湖畔,由东向西远远望去,波光明净、碧水连天,既含江南水乡之秀美又富塞北大漠之雄浑。乌海湖,不仅实现了乌海人的安澜之盼,也圆了水润之愿。
迈向文化之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彰显着城市的内涵。
乌海虽是一座仅有55万多人口的年轻移民城市,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从“以图代字”的远古岩画到如今书法文化蔚然成风,书写似乎是这片神奇土地赐予这里人民的天赋。
目前,全市常年练习书法的有上万人,拥有自治区级书法协会会员145人、国家级书法协会会员35人,有200余人次获得过包括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在内的全国性奖项。2008年,乌海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城”。
乌海的书法文化不仅在全国声名鹊起,还名扬海外,成为一张彰显城市特色的金质名片。目前,乌海已成功举办过五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2014 年,乌海書法家作品还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东盟10国文化部长。
书法文化、赏石文化、葡萄酒文化……繁荣发展的多元文化正推动着乌海由“工业之城”向“文化之城”大踏步转型。
志愿服务似春风
如今,漫步乌海,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随处可见。一顶顶小红帽,一张张笑脸,汇成了一道道动人的风景,传递着爱心、温暖和正能量。
2015年2月,乌海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在创城过程中,乌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创城的积极性。
“德耀长河·善行乌海”主题实践活动、“实干圆梦”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感动乌海”人物评选活动、乡风文明大行动……一项项“接地气”的创建活动,进一步在乌海营造出“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201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园建成,园内由好人苑、怀德堂、雷锋广场、24字立体雕塑群及二十四孝文化长廊等核心景点组成,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接受文化的熏陶。
2017年 4月,海勃湾区墨香梨园社区开办了一所“雷锋银行”,向志愿者提供“存折”,但存折上存的不是金钱,而是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领取了“雷锋银行存折”的社区志愿者每做一件好事,社区都会为其记录工时,在存折上盖一枚印章。当志愿者的奉献工时积累到一定分值后,就可以到社区的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的奖品。志愿服务精神如温暖春风唤醒大地,似玉兰绽放沁人心脾。
经过多年的创建,乌海人民经历了各种道德洗礼,礼让斑马线、向不文明行为宣战……每一次的洗礼,都让城市的风气更加净化,文明的光芒更加闪耀。
就像昔日白手起家建城市一样,今天的乌海人继承了先辈们敢想敢拼的拓荒精神,以“敢于无处生万有,能凭海阔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与豪迈气概,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开始二次创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与城市同步转型,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文明花开遍地香,向着“打造内蒙古西部区域中心”的目标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