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苏州市2019年体育中考项目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2017-05-30宋志杰

体育风尚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中考苏州市改革

宋志杰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阐述苏州市2019年初中体育中考改革背景、分析讨论新调整的考试项目。认为,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办法增加了中考体育项目的选考范围、强化技能考試项目、增加了体育中考分值、突出了游泳考试的重要性。提出增加多种有氧耐力项目为必考项目供考生选择、增加考试机会、合理界定免考和减试申请办法等建议,旨在为苏州市体育中考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苏州市;体育中考;改革;分析与思考

苏州市于1992年开始试行体育中考至今,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纵观历年来苏州市体育中考项目设置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苏州市教育部门一直在根据苏州市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改革,从原来的跑、跳、投三个考试项目增加到了目前的男、女生各6项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由单一的“必考”改为“必考”+"选考"组合,组合方法也达到了10多种,选考项目得到了很大的补充,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但随着“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一直不能很好地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步伐,尤其是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看,中考体育也出现了一些“应试教育”的现象,因此必须尽快改革和完善中考体育的标准、形式、内容、方法和组织实施细则。

一、《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办法》出台背景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以及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文件的要求,引导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特制定我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实施办法。主要目的在于:适度拉开体育中考分数,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强体能训练,改善薄弱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新方案六方面调整

(一)提高中考体育总分:由40分提高到50分,中考体育分数占中考总分的比例由5.48%提高到6.76%(其中:统一考试45分,日常考核5分)。

(二)调整了项目设置:统一考试共三项,其中必测1项: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选测2项: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引体向上(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足球运球、篮球运球、排球垫球、游泳(其中球类项目只能选测一项)。

(三)调整了项目分值:统一考试每个项目分值由原来的10分提高到15分。

(四)调整项目标准: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满分标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的上限和优秀的下限。

(五)调整了日常考核的分值和考核内容。

(六)取消了游泳优惠政策。

三、改革新方案的五大亮点

(一)增加中考体育项目的选考范围

新的“考试办法”的项目设置和评分标准在参照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7年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并结合苏州青少年体质现状作了适度调整。在规定必考项目的同时,扩大选考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性别差异、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选考项目(2项),这样既保证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性,又有利于学生兴趣培养,有助于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技能储备,也有利于各校挖掘各自优势,培养体育人才,形成各自体育特色。因此,本次中考体育改革,从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二)强化技能考试项目

根据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增设了技能项目自主选择的设置,这样的考核办法更具有全面性和过程性,既强化了过程性学习的作用,又开阔终结性考试的广度,避免了学生只抓考试项目,忽视其他项目训练的做法。构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评价模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需求,鼓励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解决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差异的问题。本次改革丰富了技能类考核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引体向上、臂屈伸等等,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特征,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这样的项目设置,顺应了时代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取消了两个应试类项目

本次改革取消了实心球、50米两个项目的考试,很多学校为了初三体育中考成绩,强迫学生中考前强化单调枯燥的实心球、50米训练,而忽视了增强身体素质渐进性、长期性。

四、结语

体育中考的初衷是测试学生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检测学生初中阶段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不是教育部门设置门槛为难考生,所以体育中考在项目设置、考试机会以及减、免试申请办法等方面都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多维度、多方式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在完善体育中考项目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与体育课堂教学之间的平衡,正确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让学生在享受体育运动快乐的同时,为终生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17号)[s].2007,4.

[2]教育部:《关于印发一关于初中毕业一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199915号)[s].1999,4.

[3]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8(9).

[4]苏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办法》[S].2016,11.

(作者单位: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中考苏州市改革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延续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中考体育考试改革对西安市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借助信息技术 做好初中体育备考
那一年初三,我们一起成长、进步着
改革创新(二)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