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7-05-30吴梦娇

体育风尚 2017年12期
关键词:调查大学生分析

吴梦娇

摘要:本文结合晨跑相关的背景,即阳光体育、学生体质以及晨跑的概念、特点、作用和注意事项,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大致了解,再根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情况的具体探讨,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部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晨跑的利弊分析,以及学生晨跑的态度、晨跑运动时间、组织形式、场地和影响因素等几方面出发,提出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晨跑,培养激发学生的晨跑的动机和发挥晨跑活动正能量的积极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晨跑;调查;分析

晨跑活动作为高校体育锻炼的有效形式之一,在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下,以及大学生体质日益下降的背景下,分析利弊把握其中隐藏价值,做好朝气蓬勃的晨跑体育工作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的情况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是校区、田径场、宿舍和教室的200名同学。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写作需要,通过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西安体育学院资料室查阅并使用大学生晨跑相关方面的理论著作,以及相关的学术论文与报刊,杂志,同时阅读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体育文化与素养等相关书籍,为论文的完成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本研究设计相应调查问卷并发放相应人员。根据抽样原则,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校部分在校晨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200份调查问卷。

3.访谈法

结合学生晨跑运动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本文的研究目的,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部分晨跑学生和相关人士进行口头访谈,提出与本文研究相关的问题,以促进本文研究的完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的基本情况的分析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参与晨跑的人数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晨跑学生中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占大多数,这是因为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一切事物都有极大的热情,朝气蓬勃的晨跑更能体现出他们的活力。而且他们的空闲时间相对的多,大三、大四和研究生的晨跑人数低于他们,忙于找工作、毕业论文等事情,就相对忽视了晨跑。另外,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值得关注的有女生占了总人数的52%,可见这种比例相差的也不太悬殊,但在一定层面上看来,女生目前相對重视了晨跑锻炼。从侧面可以了解到学生参与晨跑人数与学生的性别和年级都有一定的关联。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运动的态度

所有被调查访问的学生在反馈出的对待晨跑的态度问题上,有68%的学生不喜欢晨跑,只有32%的学生喜欢晨跑。访问时他们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不喜欢晨跑的一部分学生认为晨跑枯燥无味,还有另一部分学生说是没有时间去,还有大多是没人陪伴着去晨跑,看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和自己的同学、朋友一起度过的,而没有强制规定晨跑的时候,他们进行晨跑锻炼是需要一定的自觉性和自控力的。很多特别是女生,均表示如果在有同学或者朋友陪伴的情况下,不想去独自锻炼。现在的大学生正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但是还不完全成熟的重要时期,其心理变化较大,不能自主的进行晨跑锻炼,而同伴刚好提供给了他们鼓励和监督的作用,还有一小部分选择了其它;在喜欢晨跑的同学中,他们的理由也有不同:有的表示喜欢晨跑的过程,早晨空气清新、安静舒适的内心在晨跑中更加放松和进行跑后感觉精力更加充沛,精神面貌会更好。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运动的频度

运动频度在体育文化与素养中给出的定义是指每周的运动次数,从表5中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晨跑运动频度上,可以看出学生总体上从事晨跑锻炼的频度即次数多集中在每周1-3次和每周4-5次的人数,占38.4%和34.2%,是整个研究部分的大多数。27.4%的学生每周进行晨跑运动6-7次,这种差异说明学生每周晨跑的情况具有特殊性,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正确设定运动频度。有研究认为,最适宜频度是每周锻炼3-4次,但间隔不应该超过3天,关键是体现运动习惯化和运动生活化,即选择适合大学生自己的锻炼次数的话,每周最低不少于2次,在这方面可以注意并改善。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运动的时间

在大学生晨跑运动时间的理解上,运动时间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大学生运动的时间多保持在20-40分钟(34%)和20分钟以内(28%),还有大约24%的学生经常运动40-60分钟,14%的学生一次晨跑运动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占了一少部分。据研究,一般可在持续有氧运动20-60分钟范围内,按其运动强度及体质、健康水平决定运动时间。而对必要的运动时间的把握上,学生每次晨跑锻炼时间应在此之上适当延长。为了使晨跑锻炼效果更明显,锻炼的持续时间影响着锻炼的心理效应,根据不同的运动目的,强度设定引起机体产生良性反应之间的中等强度,改善情绪效果最好,晨跑锻炼时间在20-60分钟。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运动的形式

有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晨跑学生在运动形式的选择中,42%的学生是由学校班级组织进行的晨跑,占了23%的学生是出于自愿,而35%的学生乐意与同伴一起进行晨跑。运动形式上出现的差异,可以说明晨跑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再者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学校进一步做好晨跑的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走向操场,走近自然,踊跃走到阳光下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自身体质,提升身体素质,提高综合素养水平是相当有必要的,晨跑的组织模式较少,形式单一的话,也就需要针对有些学生早晨锻炼只做操、跑跑步或点个到,这样的呆板、枯燥无味的现象进行分析,对于大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晨跑制定出相应的更适合本校学生情况的晨跑制度;调动相关指导力量的积极性,贯彻落实真正的素质教育,构建更新、更健康的晨跑模式,在知道无法激发大学生早起健身的兴趣和欲望也不能满足大学生晨跑需求时,社会关系和环境背景下的阳光晨跑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晨跑运动形式做出一些创新型的改变,比如可以改进晨跑活动趣味性,适时举办校际、校内各个比赛做出激发学生锻炼动机的改变,以及给予晨跑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科学合理性的分析

科学合理性晨跑的要求,不仅是要体现在学生晨跑过程中,也要体现在运动后的放松。学生在晨跑运动后进行放松的占了41%,只是少部分,而没有进行放松的同学占了大部分59%,无论是哪种健身锻炼进行之后都应该做些适当的放松整理活动,这是很必要的,不仅对于锻炼效果有利,也更有益于学生的身体机能。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晨跑科学性的认识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科学合理地进行晨跑的必要性,为今后大学生晨跑价值的运用以及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掌握一两门运动技能提供重要保证,让他们乐于接受并增加相关专业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做到能够为他们将来的职业需求服务。

对科学性的晨跑锻炼了解程度的分析中:知道科学性晨跑锻炼的最少,仅仅占了5%,知道一些的学生占了42%,不知道和几乎不知道的学生各占了9%和44%,这让晨跑误区的体现更清楚一层,对我们做出有利的锻炼效果的检验有阻碍因素。晨跑利弊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应该在早晨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长期不间断的晨跑锻炼,坚持晨跑的过程中还要培养自身规律的作息、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尽量选择氧气充足、空气清新的天气进行晨跑,避免内源氧缺乏,雾天不宜晨跑等等,这也就需要加强对晨跑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要明确晨跑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注意事项,学生应注意加强自我锻炼意识的提高,学生要学会评价自身的健康水平,学会一定的保健知识,加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使晨跑更加合理化、深入化。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意识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不喜欢晨跑,学生没有积极的晨跑意识,还有意识与行为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无疑对晨跑活动的开展有着阻碍作用。提升学生晨跑意识,增强他们晨跑的动机是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活动的科学合理性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晨跑后没有进行放松,还有好多学生意识不到科学合理地进行晨跑的重要性。这说明学生的晨跑运动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组织,不仅要在健康基础上的运动形式、运动时间、运动频度上给予他们科学性的指导。具体到组织管理学生在有弹性的地面进行晨跑,注意根据学生自身身体状况以及环境外在客观因素的各个方面进行晨跑规划,使科学性的晨跑活动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晨跑的动机亟需进一步激发和培养

在调查中得知,学生晨跑的动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外在的条件,而真正有利于学生晨跑的动机是指能够推动学生参与晨跑体育学习与身体晨跑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只有在学生良好的晨跑的动机提高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推动作用,更好的开展学校晨跑活动。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晨跑的动机,让学生自觉锻炼很有必要。

(二)建议

1.提高学生晨跑意识的建议

结合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晨跑的特点,调动学生的晨跑兴趣,选择与学生兴趣相一致的项目,提高晨跑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且乐在其中,从而提高学生晨跑意识。

2.对于科学合理地组织晨跑运动的建议

结合运动处方的专业知识和注意事项,正確运用到实践中,注意结合合理的晨跑运动频度和运动时间,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晨跑运动,多宣传科学晨跑锻炼的常识及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增强专业指导性,让晨跑成为对学生有利的锻炼方式。

参考文献:

[1]郑钰.高校大学生早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01):89.

[2]娄志国,周辉,蔡农.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状况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05):43-44.

[3]郭琪.利用校园媒体推动大学生晨跑活动[J].新闻战线,2015(06):89-90.

[4]刘继忠,冯永福.大学生晨跑误区的根源与解决方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7):98-99.

[5]聂晶玲,谭志刚.晨跑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能力与发展变化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02):118-120.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调查大学生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大学生之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