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地区小学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7-05-30程仕武罗玲韦芳芳

体育风尚 2017年12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

程仕武?罗玲?韦芳芳

摘要: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黔南地区小学生的体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黔南地区小学生的体质呈下降趋势,主要受经济、教育、家庭、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对黔南地区小学生体质进行研究,为以后黔南地区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黔南地区;体质现状;健康;教育

黔南地区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受经济、教育、生活习惯等的影响,近年来黔南地区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其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肺活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素质能力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其中耐力素质多数出现下降。对黔南州少数民族小学生耐力素质发展状况分析发现,近年来,黔南地区小学生耐力素质整体出现下降,黔南地区小学生是将来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主力军,其体质健康状况将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就黔南地区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了解黔南地区小学体育教育情况,掌握该地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状况,找出影响学生生长发育的原因,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黔南地区数所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有关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的各类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2.数理统计法

从相关学校与部门获得近年小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利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处理。

3.实地考察法

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走访与实地考察,大量收集数据信息资料,为本研究积累大量的基础资料。

4.逻辑分析法

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收集的各类信息进行较为深入地讨论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身体形态分析

通过对黔南地区小学生身体形态方面指标进行走访、调查、发放问卷,了解到黔南地区小学生近年来身体形态方面的指标存在不均衡性。身高指标呈上升趋势,体重指标则出现大幅度的超重与肥胖。小学生在6—12岁阶段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身体形态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年时期的身体形态。在调查中得知,造成这一身体形态指标的不均衡性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的:一是遗传因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上的特点,如人体骨骼、结构、神经系统等。黔南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大部分人身材较矮小,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经济与物质生活的提高,机体在身高方面略有上升。二是环境因素的制约,环境是指外部因素。环境是指人的身体发展过程中的外在客观条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必须加快社会生活的节奏。在所调查的小学生家庭环境中,城镇、农村居民上班族每天早出晚归,疏于对孩子的管理与关心,小学生属于儿童阶段,自身不懂如何管理自己与照顾自己,于是造成营养膳食的不合理,学习休息时间不充分,该吃的时候不吃,该睡的时候不睡,家长们在早出晚归之余给予的是零花钱而不是关爱。导致小孩子乱吃零食,学校的营养餐甚至用零食代替。从而导致了肥胖率的上升。三是学校的教育因素,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根据调查得知,当前大部分学校重智轻体的教育思想仍然严重的存在。加之体育教师的人员数量不够,工作量大,教学内容单一等原因,课内课外没有很好的开展好体育活动。从而使体育教学的质量下降,学生没有兴趣学,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不学、不练、不会,导致学生的超重现象增加。

(二)身体机能分析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趋低。特别是一分钟跳绳,50米×8 往返跑大幅度下降,其重要原因是平时无论是体育课与课外活动中根本没有练习或练习太少。小学生正值儿童阶段,游戏活动是他们的主要身体活动方式,而现今的教育学业负担重,使学生没有过多余暇的时间来玩与锻炼,加之体育教师的缺乏,学生不懂得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缺乏锻炼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表现为:对教师组织的教学内容感兴趣的是“玩”,或自己选定老师组织“玩”,对不会的锻炼方式,不练习也不学习。学生喜欢的项目和老师上课的内容单一,使学生身体发展不平衡,在体育教学中球类玩得多,学得少,练得少。由于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强调智育多,关注锻炼少。在教学中表现为练习不能持久,练习随心随意,喜欢什么就练什么,家庭教育与管理的不够,没有专业老师的引导与教学,没有父母的带头模范作用。处于儿童阶段的小学生根本就谈不上对身体各方面机体的锻炼与练习,这些情况表明,现在的学生胸围越来越宽,肺活量却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高,跑得却越来越慢,体重越来越重,力量却越来越小了。

(三)身体素质分析

经过对身体素质测试的各项数据分析得出,大部分学生在耐力(50米×8往返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座),柔韧(坐位体前屈),爆发(50米跑)等重要指标素质上与国家标准相差较大,呈下降趋势。调查研究的结果并不是偶然的。随着现代学校教学內容的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认识活动量的加大和强度的增大,对学生身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的作用也就越来越突出。我州乃至全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中只重视应试科目,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而不“视”,重智轻体越来越突出。而体育课也轻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导致了身体状况与学业不相适应的局面。家长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比如,过去学生都是走路、骑车上学,现在都坐公交、私家车甚至打车了。另外 “家长没有锻炼习惯、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的重要原因。‘校闹也是一个困扰中小学校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的严重问题。学生如果在学校体育课上出现运动伤害,家长的无理要求令学校头痛。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学校被迫取消了长跑、器械体操等锻炼价值高、锻炼效果好的体育项目。于是,就形成一个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恶性循环:越不练,越下降;越下降,越容易受伤;越受伤,越不许练。”家长只在意体质健康测试的分数。“除非孩子有体育特长,否则谁都不会关注孩子的体育锻炼。”从而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各方面大幅度下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黔南地区小学在身体形态方面受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超重、肥胖现象大幅度上升。

2.体育教师单位缺乏、家庭教育的滞后,自我锻炼与练习时间过少导致黔南地区小学生心肺功能功能大幅度下降。

3.受家庭的保护、学校教育的重制轻体思想束缚,黔南地区小学生身体各项素质下降,严重导致身体状况与学业不相适应。

(二)建议

1.认真落实国家、中央下达的任务与文件精神,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2.要克服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大力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3.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去除功利思想,把锻炼学生身体和意志、学会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因地制宜开展多种体育活动。

4.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5.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学生休息时间;改革体育课成绩的评价与考核办法,加大体育成绩的比重。

参考文献:

[1]顾晓艳,余明友,张涤初.等黔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3):86-90.

[2]张继辉.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86-88.

[3]姚鑫,陈波.“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学生体质健康持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2013(3):93-93.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