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①
2017-05-30张玲
摘 要:中小企业是江苏新一轮“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手,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内部外部两方面共同努力,推进各个子因素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发生关联,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培养高职人才,通过机构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途径来协同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江苏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提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c)-188-02
1 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江苏是经济发展的大省,也是中小企业聚集的主要省份之一。全省中小企业个数超过100万个,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9%,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以上,中小企业专利占全省企业专利的80%以上。完全可以说,中小企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据工商部门统计,目前,全省企业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在中小企业工作。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在江苏省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江苏新一轮“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手。
但是,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的限制,江苏省中小企业存在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较低、管理结构有待完善等问题,导致企业面对风险调节能力较弱,易受外部金融、资金、市场等环境变化的冲击和影响。因此,要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存在较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企业技术积累不足、创新资源有限、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等内部因素;二是政策支持环境、外部协作网络、市场融资环境、创新产业集群等外部因素;三是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个体和能够灵活使用这种能力的具体执行人员;四是缺少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系统性、关联性与产业分类研究。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会进入中小企业工作,因此,培养高职院校人才,从而提升江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是一条效率高、见效快的优势选择。
2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各个影响因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子因素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发生关联,从而对系统产生整体性的促进作用。因此,从内部外部两方面共同努力来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2.1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2.1.1 创新技术能力
企业主要是通过为市场提供产品来获得利润,因此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在技术上实现产品的创新开发、设计与生产。研发人员是提高产品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中小企业首要任务是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創新技术队伍。可以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合作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进行联合创新。另一方面,利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合理的薪酬制度、宽松的创新环境,招聘、并且能够留住优秀人才,尊重人才的创造性,激发人才的创新精神,对核心创新骨干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有进一步学习最前沿创新技术与能力的机会,实现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
创新技术能力的另一个关键是不断增加创新资金的投入比例,例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向他们购买技术服务或者请他们培训公司创新人员等。
2.1.2 创新市场能力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创新的直接动力,市场的开发能力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在市场中,用户是商品的购买者,用户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研发、设计和创新的方向。目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来收集用户的需求信息,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市场开发能力不仅包括发现需求的过程,还要通过广告和促销活动,能够在众多商品中吸引客户的注意,影响和说服顾客购买公司产品,提高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而,企业要在传统技术、观念基础上,建立多维、立体的销售渠道、配送体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高标准来培训销售人员,根据市场情况、用户需求调整销售策略。另外,产品的安装和售后服务等也是创新开发市场的重要一环。
2.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2.2.1 政府的支持政策
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是运用政策文件手段,引导、激励、保护技术创新的活动和行为。政策和法规是政府推动创新的直接工具。政府通过制定、调整相关创新政策,支持企业研发、利用最前沿的技术,给予企业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排污、促进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时通过制定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2.2.2 与大学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
建立面向中小企业创新技术人员的终身学习体系,与高水平的大学教育与的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通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深造渠道,保持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使人才资源保值增值,增强创新适应性。
2.2.3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集中建立和发展与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相配套的社会服务协作体系。依托各行业重大工程项目,以中介为平台推进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发挥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作用,采用多方共建方式在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打造一批工程创新实践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和职工培训中心,为企业的创新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进行深入调查,以实现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与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效对接。此外,还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强化行业自律性组织的作用,促进其规范发展。
3 研究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模式与高职人才培养协同机制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SMT企业在江苏中小企业中占据着不小的比例,但高技能SMT人才极度匮乏,为了缓解这种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很多院校开始开设这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而SMT的设备很昂贵,要达到让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设备,对于学校的资金压力太大,所以目前国内院校的学习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当前实体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教好这门课,让学生经过学习培训后能够无缝链接到企业,能够做到“用则能战”,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系统化、标准化的培养模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SMT中小企业所需人才时,注重对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意培养,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
3.1 机构设置——学校成立电子工程学院校企合作事业部
2011年3月18日,学校电子工程学院校企合作事业部正式成立,这意味着学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翻开崭新的一页。
电子工程学院校企合作事业部,是基于2004年以来学校SMT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托省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平台,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南京同创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子陵先生为首任总经理兼任电子工程系主任。
3.2 专业建设——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
校、行、企三方紧密合作,从“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打造双师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4个环节切入,结合“职业体验、专业顶岗、就业顶岗”3个阶段开展合作育人,完善并实施“343”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建设期内,完成“343”全过程教育教学活动及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深入分析电子制造企业岗位技能素质要求,构建“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优化设计职业素质、职业技术基础、职业专项技能、职业综合实践、职业拓展与职业资格认证6个课程平台,重点强化双证书体系建设,并在课程体系中合理规划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方案设计。建立了“校中厂、厂中校”,与多家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提升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使专业的发展更宽广,社会信誉度更高。教学模式、内容、手段的改革初显成效。
3.3 课程建设——以《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为例
通过行业协会利用行业专家资源与行业标准规范,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依托岗位开设课程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样,课程建设也应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通过行业协会各项活动,能直接接触行业企业中的技术人员,这为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行业人才资源;通过深入行业,能了解行业规范与标准,使课程建设更能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结合实际工作,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从以下两个方面深入挖掘利用行业资源。
第一,邀请行业专家直接参与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能更好地把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可有效保证课程教学内容适合岗位工作需要。2005年起,学校SMT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市SMT协会主任魏子陵的大力支持,其亲自参与课程标准制订、教材编写、数字化资源建设等工作,2008年其组织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主持了学校SMT设备拆装课程开发,完成了设备拆装的全过程录像示范工作,为学校建成了首个SMT设备维护实训项目。
第二,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通過行业专家指导,将行业技术规范嵌入到课程教学内容、将行业岗位标准嵌入到课程考核标准之中,丰富课程建设质量与内涵。在此方面,相关研究实践有:在魏子陵、宣大荣等行业专家建议与帮助下,学校将SMT岗位规范、行业标准纳入到SMT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考核体系之中,并在他们指导下结合课程开发了电子装接工(SMT)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开展中级工认证工作;在南京宝灿公司协助下,将仪器行业标准嵌入到《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体系之中,并开发了电子仪器装调工认证培训项目;《光伏工程施工》课程也嵌入了光伏电站施工的相关行业标准。
《SMT制程与设备维护》课程培养“SMT制程设计、组装调试、品管返修、设备编程与维护”的能力目标,遵循新手、生手、熟手、能手职业成长规律,系统化设计了与其相适应的课程学习与工作任务,考虑课程与生产过程工艺、设备紧密结合的特征,课程教学全部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创新的依托市(校)赛、省(部)赛、国赛三级项目竞赛平台,开展寓教于赛。
参考文献
[1] 丁伟钧.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以《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课程为例[J].才智,2015(12).
[2] 许爱顺,罗鄂湘.人力资本、薪酬激励和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11).
[3] 周莹莹,周鹤群.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创新人才能力效度评价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04).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职教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路径探究——基于江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视角(D/2011/03/012),主持人:杨晔/张玲。
作者简介:张玲(1982-),女,硕士,山西太原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