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品开发试验样车及质量控制
2017-05-30朱青
朱青
摘要:试验样车是整车开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文章阐述了样车在不同阶段试制过程中的应用,论述了汽车行业中试验样车开发的共性与特性,详述了样车试制各环节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和手段,为进一步提升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高质量样车试制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试验样车;质量控制
1引言
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国产汽车产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多平台、多项目并行开发工作越来越多,其中代表研发能力的试验样车质量水平占据着重要地位。掌握先进汽车试制核心技术,拥有稳定和可靠试制能力,保障试验样车的质量水平,就必须开展汽车试验样车开发和质量控制研究。
2试验车概要
试验车指的是汽车生产厂家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试制的各类样车,主要用于对新产品进行各种评价和性能试验。
2.1主要目的
2.1.1设计数据验证
试验车制作在新车开发过程中,提前分析发现设计问题点并进行整改。提前制作可评价的车辆,使其满足充分验证和评价的技术要求。发现零件件设计、结构的不合理性,反馈给设计开发部门。
2.1.2缩短开发期限和开发费用
在试验样车开发制作阶段,根据设计数据采用试制工艺在最短的周期内制作样件和样车,可以在正式模具投产前检查车身冲压零件的可成型性、设计结构的不合理因素,能够在早期控制车身设计阶段设计节点的变更,从而节省开发周期的缩短及开发费用。
2.1.3确保开发质量
在产品量产前,对产品量产的可行性(成型性、可焊性、装配性)进行同步分析,同时通过试验车零件的试制提高供应商的开发能力,提前整改初期零部件的问题,缩短量产化的时间周期。
2.1.4减少售后顾客抱怨
通过对不同阶段试验样车的验证和评价,将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问题在开发前期就进行充分的暴露,并通过用户使用相关的耐久和可靠性验证,尽可能地降低售后的顾客抱怨。
3试验车开发阶段
3.1根据不同项目开发的要求,试验样车可以分成如下几个阶段,见表1:
3.2发展趋势
随着CAE分析能力和准确性的提高,部分验证已经具备用虚拟验证替代,不再通过试制模具制作样件,可以缩短试制车阶段和数量。
4质量控制
汽车产品的质量绝大部分取决于设计质量,而设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样车试制质量体系的运作水平。在每个项目前期,针对项目输入质量目标进行分析策划,在过程中增加适当的质量控制环节,其中样车制造过程的管理活动对样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4.1完善质量控制职能和机构
成立相关试制小组,作为同步工程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成员包括:项目管理、技术、工艺、工装和检验等。职能小组对责任进行细化,进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
4.2策划产品实现过程
4.2.1试验样车开发的主要原则
严格遵守设计与工艺的技术条件,发现问题要及时通过相关人员,对问题进行记录与保存。
4.2.2试验样车主要流程
(1)制件的准备
(2)试制工装的准备
(3)试验样车的总装
4.3开展样车制造过程质量管理
对制造过程问题的处理流程进行梳理,使现场问题有反馈、有记录、有跟踪、有处理措施。在样车制造环节增加最终检验流程,开展样车整车检验工作。
4.3.1车身焊装质量
车体覆盖件:车门、发动机盖、翼子板、尾门外板、测围外板、顶盖等采用组合检具、夹具或冲压模具对软模生产的零部件进行检验。
4.3.2总装装配质量
(1)制作复合检具:提高前围、后围、侧围、车门系统、儀表板零部件装配相关性精度。
(2)线束功能检具:验证线束平面布置,检查线束回路短路,验证功能
检查方法
制作与实车类似的骨架后,在与实车同样的条件下组装所有的线束和车辆电器部件,根据与电装确认同样的方法在实车停止状态上进行验证。
检查内容
确认车辆电器部件(灯具类、门玻璃升降器、仪表和信息娱乐系统组合开关),各种开关类(仪表板,天窗),各种警示的运转功能,见图1。
4.4构建具有样车特色的评价标准和流程
试验车的品质评价是按照设计制作实际试制车(零部件),以客户的眼光对样车进行评审,反馈给设计部门,并对问题改善进行再确认,是验证设计的重要活动。
4.4.1事先评价活动
(1)制作试制车(零部件)前,比较流程图零部件和装配图纸,确认设计的符合性。
(2)主要是校核零部件结构的缺陷,图纸尺寸的遗漏、误记等。
4.4.2试验车评价活动
在实际试制车的(零部件)制作过程中中,确认设计信息的合理性,并为了实现量产的效率提升提供工艺方案验证活动,包括:
(1)零部件制作的成形性研讨。
(2)车身装配可焊性,工序可作业性研讨。
5结语
通过对产品开发阶段试验样车的需求,提前策划产品的核心动力总成系统验证用的样车,为整车动总选型和匹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整车验证不同阶段产品设计数据的成熟度,相应采用试制手段,降低的开发风险,节约了开发费用。
在试验样车试制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过程质量的控制方法,通过搭建样车质量体系框架,对样车质量保证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后续开展过程中,需进一步导入全员质量保证模式,完善该质量体系,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